明确科学共同体新责任 走进科学文化新实践——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教授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的时代,公众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一向以庄严肃穆面貌示人的科学文化也快速进入公众开放讨论的范畴。这一新的发展特点对科学共同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教授在访谈中阐述了他对“明确科学共同体新责任,走进科学文化新实践”这一重要议题的理解。

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传播的分众化和传播渠道的智能化。

在过去,科学观念话题的探讨多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即有着专业学科背景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之间。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加入了科学文化的传播讨论过程,传播的分众化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的科普框架强调:掌握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的科学共同体需要将科学普及给普通大众,传播者掌握主动权,受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但是,这种交互性的缺失与当代的开放创新路径很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当代的科学与社会发育的断裂。传播的分众化强调的是多主体开放参与并交互,这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高涨的自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享受科学、参与科学的愿望,提升社会多主体的科技理解与阐释能力。

移动新媒体、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深度改变公众获取知识、共享观念的渠道和体验方式。通过这些日益智能化的渠道,公众得以自主、便捷地参与科学文化的传播和讨论,当下的一大特色即自媒体平台成为公众讨论科学议题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活跃于其间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显得很重要,通过粉丝群,这些科学传播领域的意见领袖能迅速地传播其科学观点和对事件的研判。然而,开放交互环境形成意见领袖参差不齐的科学素养,又会导致传播过程中出现谬误甚至是谣言,形成一种新的科学文化场。

针对这一传播现状,汤书昆认为:科学共同体应该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承担纠正科学传播中错误的职责。基于科学文化传播的新特点,科学共同体应该打破传统的小众圈子,将具有一定科学文化传播能力的人,例如一线科技工作者、科学议题讨论领域的意见领袖等纳入其范畴协同“把关”,搭建起“平等开放+安全正确”的交流平台。在共享开放的交流中及时纠错,促进健康的科学文化的生态,这可以弥补我国科技共同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纠错机制的目前的缺位。当然,要实现这一建制化的目标,首先需要建立相关机制对其赋权和确权。

传统的科学共同体局限于科学精英阶层,即科学家或准科学家,经受过系统现代教育但在非科研一线工作的知识分子往往并不被认为属于共同体,但是这一被忽略的群体却数量很大,潜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们实际上是有较好的基础水平参与科技创新讨论与科学观念的社会普及,如果这一很大群体的潜能被挖掘出来,那么他们将能为科技创新注入巨大能量和活力。可以鼓励科学家进入网络与社交空间进行科学问题讨论,并将这些行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此外,在自媒体平台,很多意见领袖在传播科学文化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将具备基础科学水平的知识工作者和参与科学文化讨论的意见领袖都纳入科学共同体的一致行动中,那么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并重发展的重要战略,才有可能更快实现。

在资源共享、公众话语权增加的互联网时代,科学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科学共同体,而是扩大到了社会公众的范畴,科学文化的传播也成为了社会性的日常议题。汤书昆认为,科学文化成为公民文化的一部分将是科学文化新的理想状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