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主讲才斋讲堂第157讲:《资本论》的完成与未完成

马克思无疑奠定了近现代史上重要的经济思想体系。他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长期耕耘,产出一系列经济研究手稿和笔记,并最终完成具有突破性的巨著《资本论》,首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先河。上世纪60年代末,许多学者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整体结构上,探索《资本论》的“完成”和“未完成”,指出围绕《资本论》不同的诠释角度和分析方法。2018年5月24日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海良教授阐述了自身对《资本论》多维度的剖析和此著作与马克思其它思想、理论著作的潜在联系。

顾海良主讲才斋讲堂第157讲:《资本论》的完成与未完成

顾海良首先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做了全面的整体回顾。1857年8月所完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为之后的“五篇结构计划”“六册结构计划”“四卷结构”等埋下重要伏笔,并建立了理论基础。关于“五篇结构计划”,马克思冲破当时对政治思想及对国家政府的既有圭臬和理解藩篱,从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论述,阐明国家在经济关系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勾画出世界市场的概念,并强调国家在整体经济关系里的相互作用。另外,在此计划中,马克思正式肯定了劳动价值论,由此孕育了若干人文社会学科的雏形,深刻影响了诸如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六册结构计划”中,马克思着重于对“资本”的发掘,涵盖以产业资本为代表的一般资本研究以及对资本的竞争、流动和相互作用的具体阐述,进一步指出“信用”在种种资本作用中的应运而生。关于资本论的“四卷结构计划”,马克思得益于与恩格斯的思想精神交流,最终出版德文原版和法语译版《资本论》,包含主题“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总过程的各种形式”和“理论史”。

在总结了各个与《资本论》相关的结构计划后,顾海良对《资本论》进行了“完成”和“未完成”的探讨。“完成”的观点认为《资本论》体现了典型核心的马克思经济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工资范畴作为“崭新的因素”,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实现的政治经济学科学革命的基本特征和思想特色,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标识,也是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意蕴所在。“未完成”观点则认为《资本论》没有穷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探讨的全部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计划”,展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的恢弘构想,其中的一系列论题,已经成为当代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讲座现场

讲座收尾,顾海良提醒大家“不应该躺在《资本论》里边,而是应该站在《资本论》身边”,再诠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积极发掘其当代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主讲人介绍:

顾海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所长,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专家、首席专家,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结合高校管理工作,也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和发展问题做过多方面的探讨。

编辑:麦洛

责编:白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