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两会笔谈 | 王曙光:在经济发展和开放中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十九大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新变化,未来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但是中央一直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中国还将以更大的格局推进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这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向。同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在继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又要始终高度关注国家安全战略,两者并行不悖。

我们所要构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既强调自由竞争、开放、创新,同时又强调法治、监管、秩序与安全。这两组不同的词语,正好说明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面:一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在各种资源禀赋的约束下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率和最优的要素配置结构,因此必须强调市场机制与竞争体系的作用,必须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开放与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最大限度的创新,并为此建立一套鼓励自由竞争与多元发展的制度结构;但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极为复杂、高度综合的经济体系,因此在面向更为开放和更加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其对于运行的安全与秩序的重要性的强调比封闭单一的经济体系更甚,其中国家安全这一考量因素,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更加受到各国重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中心的发展中大国,其国家安全更应得到重视,国家安全这根弦应该绷得更紧。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政治共识,各国(尤其是政治经济大国)对国家安全均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者已经敏锐地洞察到国家安全在新时代的重要性,洞察到在高度复杂、高度开放、各国经济联系高度紧密、大国关系高度敏感、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挑战的今天,把国家安全作为基本国策的极端必要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一直把国家安全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这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私有化策略,而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营造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以便为国有企业和私有部门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不断改革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使其不断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的改制使得国有企业的效率不断提升,其控制的领域也从一般性的竞争领域退出,而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领域能够被国有企业所控制,从而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完善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逐步多元化,使国有和私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双赢,从而保证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这是中国模式中最值得关注的特点。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和全球的高度,深刻把握我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新型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思想初步形成,对于我国未来构建新型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当今高度开放和多变动荡的国际格局下,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开始积极推动双边、地区、全球等多层次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渐被更多的国家所认可,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不断推进“走出去”战略,这一战略是对中国原来的全球化战略一个重要的补充。然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重视在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国防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生态和粮食安全等。我们要在国家安全的大前提下,对于构建一个新型的国际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对于协调好国内战略和国际战略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成熟的、长远的、通盘的顶层设计。要汲取别的国家在全球化中的经验和教训,不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同时,我们要全面理解国家安全。它包含国家军事安全(国防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几个维度。其中经济安全(包含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基础的部分。经济安全既包括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安全、国际引资安全(吸引外国投资所涉及的国家安全)、国际投资安全(本国企业到国际上投资所涉及的国家安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信息安全、国际金融安全等涉及国际交往的方面,也包括国内经济安全,包括国有经济安全、国家财政体系安全、国家金融体系安全、国内竞争安全、国内资源和能源安全和国家科技安全等方面。在当前条件下,尤其要注意国际交往中的金融安全和投资安全,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货币主权和货币安全,避免大规模币值波动带来的风险,避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各类投资风险和法律风险,避免大国之间在国际贸易斗争和博弈过程中所产生的国际竞争风险和贸易纠纷风险。目前,我国金融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金融安全既包含国内金融体系的总体性和结构性风险,也包含国家金融体系进一步开放所引发的金融开放风险,更包含着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和国际金融竞争所带来的全球化条件的金融风险与货币风险。对于这些关乎中国长远发展大局的国家安全问题,都要通过建立强有力的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组织体系、通过全国协调一致的国家安全战略执行体系、通过高度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挑战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才能在国际和国内两个战线、在传统国家安全和新型国家安全两个层面上,开展实施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

作者简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经济学著作《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中国论衡》《中国农村》《中国方略》《问道乡野》《天下农本》《金融伦理学》《农村金融学》等20余部,并出版《燕园拾尘》《燕园困学》《燕园读人》《燕园论艺》及《老子心诠》《论语心归》等著作。

专题链接:聚焦两会2020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