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5年发展路 迎接13次党代会】社会服务篇(二)教育资源反哺社会 服务国家战略

编者按:回望过去的五年,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在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后勤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上级要求,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在今年11月中旬召开。北大新闻网特推出“回眸5年发展路 迎接13次党代会”专题,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校地合作拓展人才培养新局面

“我们在山区——将公路修进闭塞已久的村落;我们在乡间——让果实满枝、牲畜满栏,让乡亲们喜笑颜开;我们在路上——在调研与走访中,勾勒出一村一镇的未来;选调生,我们走出燕园……走进广阔时代。胸中,是家国。脚下,是未来。”

这是2016届选调生集体创作的诗歌《选调生之歌》,2016年7月1日,在2016届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毕业生欢送会上,选调生们将胸中的理想与对母校的深情化作诗歌,向母校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为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欢送会上,即将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的北大深圳研究院硕士毕业生郑明凤说道,他立志沿着北大前辈的光辉足迹,从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转徙于带领一方百姓促变革、务发展的大道上,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安放梦想、砥砺心智,在广袤的土地上同人民群众一道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

为了让师生感受到更好的工作、学习和成长体验,北京大学始终坚持以校地合作反哺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注重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开拓实践育人平台和干部交流渠道,培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的栋梁之才。学校重点输送干部、教师、毕业生到各地方、特别是到中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创业、选调挂职,为地方政府、企业培训高端人才,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向西部和基层输送选调生500多人,涌现出大山深处扶贫攻坚的博士副县长王锋,扎根帕米尔高原、辗转多个边陲乡镇的钟梓欧,带领贫困村成功“摘帽”的第一书记陈俊等一批先进典型;与地方合作建立了江西井冈山、南京雨花台等20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大学按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根北京、服务北京,有序推进与天津、河北的全面战略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北京的发展是北大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依托,北大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北京市的支持。近年来,北京大学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服务首都的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争取政策支持、空间发展、校区建设等多方面资源。学校积极参与北京市推进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三城一区”建设:全面参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创立了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筹)等新型科研平台,调整提升校园周边功能布局,建设北京大学创新一条街,孵化出OFO共享单车等知名创业公司;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参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牵头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即将落户怀柔科学城,持续推动在线同位素丰中子束流装置项目前期工作;整合校内外科技资源参与未来科学城建设,积极探索与入驻央企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各类市校合作平台作用,加速推动成果在北京经济开发区转化。

北京大学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医疗资源优势,深入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校与天津共建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不断释放前沿技术的转化潜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与天津市合作共建的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极大改善了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和诊疗水平。北大第三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第六医院分别与承德市、秦皇岛市、沧州市、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开展医疗合作,有效提升了河北省医药卫生服务水平。

2017年4月中央作出设立雄安新区重大决策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率团访问河北,会见了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双方就北大在雄安新区建立医学中心、开展高端培训、输送优秀毕业生等合作达成了共识。今后,北大将把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学校服务国家大局的重要选择,以自身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新区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教育兴邦,人才强国”——教育资源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大学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大力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主动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需求。近五年,全校31个办学单位举办各类培训项目6500余个,辐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授培训学员30余万人次,网络培训90余万人次。

学校在坚持走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的宗旨下,充分挖掘、整合学校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以高端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

北京大学抓住国家实施党政人才战略带来发展机遇,主动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培养计划,促进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成果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扩散。

在周密实施和各院系的配合下,学校精选“名师”“名课”,提供高水准的教学服务。北京大学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得到了广大学员、选学单位和中央组织部高度评价和肯定。中组部在致北京大学的感谢信中,称“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师资力量雄厚,服务热情周到,受到学员普遍好评,为干部选学试点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组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项目中,厉以宁主讲“中国经济走势与转型发展”

近年来北京大学与多部委、省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教学培训成为学校支持部委、省市及行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继续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扎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教育培训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是北京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北京大学在深入拓展校企合作思路与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保持并强化了在制造业与服务业教育培训领域优势地位,培育出具有长期效益和长远价值的品牌项目,得到葛兰素史克、拜耳医药、松下电器、广汽集团、TCL、百度等中外企业的一致认可。

学校通过与多家中央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面向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在领导力、战略思维、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年来,培训涉及中航科技、电子科技、大唐集团、三峡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华侨城集团、葛洲坝集团等行业企业。同时,北大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专业优势,面向银行、证券、咨询等机构开展培训合作,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中信、招商、光大、广发、花旗、毕马威等企业合作关系良好。

此外,北大还逐步探索普通高校与军队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途径,拓展“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的合作形式,参与军队系统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转业军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五年中,北京大学充分激发知识创新与扩散的活力,打造出一整套服务社会、政府、企业、军队的全方位继续教育新格局。

建设新型平台,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近年来,北京大学坚持守正创新,集中核心资源支撑核心使命,汇聚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外延任务,探索出了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一条新路。

林建华为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揭牌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分别在江苏省常熟市、启东市和山东省潍坊市建立了苏南分子工程研究院、华东生命科学研究院和现代农业研究院,还将与浙江省杭州市合作,共建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上述研究院不但将建设化学、生命科学、农学、电子与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国际一流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孵化平台,扩大相关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将为母体学院带来学科和人才建设亟需的各项资源,形成校内外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言献策,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北大发挥了文、理、医、工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高校新型智库。

国家发展研究院大门

作为高校新型智库的典范,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在过去的20年里,国发院参与了国内几乎每一场关于改革问题的重大争论,在新农村建设、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土地制度改革、电信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汇率政策、宏观调控、股市治理、生育政策调整等诸多领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在资政启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网记者王岩整理)

编辑:山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