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北大,永远的先锋者

五月,鲜花盛开的季节,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岁的生日。

当一所大学的120年历程与民族的奋争和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一段跨越世纪的追寻与求索见证并推动着国家的发展进步,我们从这120年风雨兼程中汲取的,便不只是一所大学的成长史,更是一部百年中国的觉醒史。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话语穿过历史的尘埃,响彻神州大地。

穿越三个世纪、两个甲子的风雨坎坷,进入新时代,北京大学早已深深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早已融入北京大学的精神内核,120岁的北京大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民族复兴的世代求索

时光老人,转身之际,120年光阴,倏忽而逝。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语凝聚了北大的百年历史。

从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并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之时起,“囊括大典,网罗众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便伴随着这所大学走过一百多年的变革求索。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简简单单的八字校训,是蔡元培时期留给北大的遗产。“爱国”蕴含着“为民”,“进步”昭示着“改革”,“民主”包含着“闳放”,“科学”意味着“求真”,于是乎,“爱国为民,闳放求真,民主科学,改革进步”开启的不只是北大百年的爱国主义史,更是一部为国家和民族振兴、朝着国家和民族梦想的方向永不停歇的奋斗史。

“这真是一块圣地。近百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北大教授、文艺评论家谢冕这段话,清晰地镌刻在北大90年校庆纪念文集的扉页上。

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这个国家开始拥有她的“造梦”能力,她的国民尤其是青年,始终怀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之心,自信地谈论梦想,并为之付诸行动。

120年前,在大清帝国危如累卵的变局中孕育着一个关键性的选择。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开启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的一个创办高潮。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新生的京师大学堂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为失落的近代中国寻找世界坐标、提振民族精神,以及推进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

1920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访华时,惊异于北大学生思想的自由,由衷感叹,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不仅自己富有公共精神,而且还具有唤起全民公共精神的强大力量。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影响之下,改革一触即发。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在蔡元培的力主之下,彼时的北京大学讲台风光一时无两。拖着长辫的辜鸿铭不买胡适的账,坚持旧文学的黄侃在课堂上大骂倡导新文学的师弟钱玄同有辱师门。正式生、旁听生和偷听生共处一堂亦为当年一大盛景,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时就常跑去听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讲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之时,还是一名中学生的著名社会学家、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雷洁琼,虽远在南国,仍深深被北大师生的革新精神所鼓舞。直到1971年她进入北京大学,从事科学研究、指导研究生,更是时时感到北京大学那追求科学、提倡学术民主、把学术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的精神。

“从我受北京大学的影响到加入北京大学成为为其使命奋斗之一员的实践中,我认为它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发展学术而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值得发扬的。”雷洁琼曾在纪念文章中这样写道。

从诞生之日起,京师大学堂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然而在当时国运式微之下,北大真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蔡元培等先贤改造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也成为中国最早介绍、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大成立了中国北方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向全国输送核心骨干……

历史的选择总是有着如此强烈的使命色彩。当时钟运转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北京大学历史性地承担起新中国文化传承和自主创新的使命,顶天立地,勇于担当,不断创造着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技术。

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在青蒿素研发、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中,北大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代代北大人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唱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全体北大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早已融入北大的精神,成为我们办学的灵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

进入新世纪,全国基层就业宣传典型夏海亮、第一届大学生村官陈丽娟等一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生在各领域肩负起引领未来的重任;1998年,助推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985工程”在北大百年校庆之时启动,中国高等教育走进跨步前行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2017年底,北大公布《北京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北大将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成为世界著名的学术殿堂;对接雄安新区,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新型智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鲁迅先生在纪念北京大学建校27周年的文章《我观北大》中提及:“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73年之后,谢冕在纪念北大百年华诞纪念文章中,穿过历史的云雾与鲁迅先生遥相呼应:“北大人是入世的,他们读书思考,却始终不曾须臾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他们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作为知识者,他们有一种能力,可以把现世关怀和焦虑转化为文化与学术的革新与建设。”

“我们现在讲守正创新,实际上与维新图强的北大精神一脉相承,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北大既要遵循规律办事,更要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贡献力量,并且一定是改革运动的先锋。”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说。

中国文化的历史之镜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发展质量都是挑战。从学习到超越、从跟踪到引领,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决不是重复人家已经走过的道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发挥引领作用。这不仅需要资源上的持续投入,更要求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在林建华和北大人面前,是120岁的北京大学重新面临的一场大考。

北大在方案中如此绘就一流大学建设蓝图:到2020年,将北大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0年,学校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48年,学校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主流学科全面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一旦戴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之精英与明日之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谢冕说,从上个世纪末到如今,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社会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播撒文明的种子。

变革的基因早早在北大的文化中撒下了执着的种子。

1917年1月4日,隆冬季节,大雪纷飞。一辆四轮马车驶进北京大学的校门,徐徐穿过校园内的马路,停了下来。这时,伫立着的两排工友恭恭敬敬向马车鞠躬致敬。不承想,新校长竟然走下马车,摘下礼帽,向工友们鞠躬回礼。蔡元培向“短衣帮”的工友们回礼,这在当时无疑是开风气之先。

作为新任校长,蔡元培漫步在旭日晨光里,决心在这里发动一场革命。“延揽人才、清除积弊”,是首要的事。“大学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蔡元培选聘教师,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学术造诣,在这个神圣的标准之外,不曾有第二个标准。在蔡元培治下的北大,新人旧人,各安其位,传为佳话。

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章士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这些名字属于那个群星闪烁、交相辉映的时代,他们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而群星围绕着北大这条灿烁的“星轨”。各派人物异彩纷呈,各种思想火花迸溅,各类角色各得其所。

一百多年前,蔡元培不拘一格纳人才。一百多年后,“近者悦,远者来”是北京大学秉承的人才队伍建设理念,既能把一流人才“引进来”,还要让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更好发展。截至2017年底,北大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还有25位教师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教师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院士等国家相关科学院院士荣誉。

1917年,景山附近落成了一座新的西洋式建筑,这便是新的北大校舍“沙滩红楼”。这里变成一所“人人都可以进去的”大学。蔡元培在改革原有的招生制度之余,更向社会开放大学之门,鼓励非北大学生前来旁听。当时在京津一带居住的中小学教师、政府公务员、报社从业者乃至失业青年,都慕名前来听课,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坐在课堂上,若是教室满员,就站在窗下或门口。

百余年前的北大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变幻中,给出了自己坚定的回答,也由此亮出了维新、图强这两种北大精神的鲜明底色。

彼时的北大,几乎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命运的滥觞。曾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眼光,最先接纳了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各种先进思潮,为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转折培育了深厚根基。

上世纪90年代,有几位国外学成的经济学家,立志要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揭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建立起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秉着这股子劲头,这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在北大创建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老地学楼的破旧房间起家,到重新设计和建设了朗润园,他们建设了可能是具有最优雅环境的经济研究机构。后来,经济研究中心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领域拓宽到了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做出了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重镇。

“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拓展人类的认识边界,是要培养人,以保持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基础研究拓展了人类的知识边界,应用研究拓展了人类的能力边界。”在林建华的视野中,卓越的学术机构要有明确的使命,要担负国家和社会责任,不断产生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或未来技术,还要不忘初心,始终坚守。

历史与现实的相似经历中,往往蕴含着相似的文化传承。

1917年,邓中夏从湖南考入北大。自幼对古典文学兴趣浓厚的邓中夏一进北大,就在传统学问方面狠下功夫,希望将来有所成就。然而,时局的动荡容不得他只做一个在故纸堆里寻求出路的学者。受当时思想自由氛围的影响,邓中夏开始发奋阅读各种新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并在新思潮的指引下积极关注时局,介入社会的改革大潮。

数年后,邓中夏和他曾经的湖南师范同窗蔡和森,以及蔡和森的至交毛泽东,共同走上了中国道路崭新的探索之旅。

人们不会忘记,那个春寒料峭的时节。

1919年,北京大学的学生蘸着启蒙的“印台”,写下“五四运动”四个大字。以北大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第一次集体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正如谢冕所言,这所大学,它诞生在灾难深重的年代,它承袭了这片土地上的全部忧患,而后生发为抗争和奋斗、追求和梦想。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的召唤中,走来的一代又一代学人,万家的忧乐、社会的盛衰,充盈着这批最先觉醒的中国精英的心灵。

维新图强的先锋行者

今天,在北大未名湖畔,圆明园遗物——乾隆诗碑和翻尾石鱼雕塑,静默矗立,仿佛在诉说一个多世纪以来燕园的逝水流光。

“北大就要有北大的样子,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办学自信,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提出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郝平如是说。

2018年,北大重新站上起跑线。

这一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即将迎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在通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以常为新的运动先锋姿态挺立于世,北大笃定于等待一次次的新生。

2015年,站在“北京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首期讲台上的林建华,不讲成果,不给结论,而是现场抛出了几个问题,“北大教育发展之路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北大的诞生、变革与发展,自有其鲜明使命特点和历史轨迹。“北大诞生于救亡图存之中,是维新变革的产物,天然具有维新、图强的基因,这是北大精神的重要源泉。”站在2018,回望120载斗转星移,林建华坚信,面对120年北京大学伟大精神的凝聚传承,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去思考新时期北大精神的时代价值。

岁月变迁,精神不灭。2017年4月的一天,借着“蔡元培与北大”专题展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的机会,郝平深情地说,“蔡元培先生的背影从未远去。他的办学思想,迄今仍然是我们北大的精神传统,一直在指引着北京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

在林建华的视野中,百年校庆是北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和起点。从那时起,伴随着“985”工程的启动实施,彻底改变的是中国高校发展的眼界和姿态。“将这种变迁放眼于新时代,就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在多年的“985”工程建设中,在“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思路引领下,北大的研究机构面貌一新。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可以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一批青年学者很快成长起来;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和协同文化,鼓励与不同专长的学者合作,在生物医学基础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新建的人文社科研究院则致力于在人文社科领域“涵育学术,激活思想”。

其实,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北大的学术空气相当活跃,越来越多的师生力图深入认识中国所面临的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试图提出更好地推进我国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建议。林建华始终觉得,开展“双一流”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释放大家的创造潜力。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本着对世界一流的矢志不移的追求,北大的发展活力辉映苍穹:学校整体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基础前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全国29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中,11位为北大校友,居全国高校之首;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北大有41个学科入选,位居全国高校榜首;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北大被评为A+的一级学科数量为21个,评为A的一级学科达到学校一级学科总数的70%,均领跑全国高校;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致力于推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今年3月,中国高等学府第一次以独资经营、独立管理形式走出国门开办的实体办学机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启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重要思想,为学校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在党的引领下,北大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了实现使命与梦想的光明前景,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先锋力量。一代又一代北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探索民族复兴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努力创造和发展中国的新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7年11月18日,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式上,面对台下1200余名参会者,郝平语气坚定。

历史的长河中,百年只是转身一瞬。120年的风雨兼程,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开启新一个甲子的北京大学,将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有怎样的新作为?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怎样的新的历史性贡献?

“一所伟大的学校,从来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北大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北大人就是这样一群有担当的人。改革开放四十年,北大的发展举世瞩目。北大的未来,基于历史的积淀,更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林建华说,在北大新的发展历史节点上,沿着旧地图绝对是找不到新大陆的,必须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原文链接:北大,永远的先锋者——写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转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02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