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荣:北大校史园地的耕耘者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历:郭建荣,河北隆尧人。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长期从事自然辩证法、科技史、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元代科技文化发展管窥》《“人定胜天”的变迁》《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等文章百余篇;著、编著、主编、合主编出版《中国科学技术纪事》《中国科学技术年表》《北京大学史料》《北京大学纪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北大的大师们》《北大的学子们》《北大的才女们》《涵容博大守正日新——我眼中的北京大学》《一清如水——徐光宪传》等著作。

郭建荣

“我擅长往图书馆里跑,钻研文章,不擅长做管理和开会,所以当原单位领导想要我由教研室主任改做系主任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跑!最后跑到了北大。”北大校史馆研究员郭建荣幽默地说道。

郭建荣作为北大校史园地的耕耘者与坚守者,累计整理校史资料上千万字,为北大校史的修纂与保存作出了积极贡献。

郭建荣认为,学习更重要的在于自己,老师只能起引导作用。

他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来解释——“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当时还是一名大学生的郭建荣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不要以为这些和我们无关,就去无视一些东西。讲座往往是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听一次讲座比我们看十本书还强,这才是取得知识的捷径,如果一直囿于狭小的专业里,视野就很狭小。”郭建荣尽量去听感兴趣的讲座,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这为他以后走上北大校史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郭建荣被授予“北京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改革开放浪潮席卷中国大地之际,全国上下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大家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科技现在如此落后?郭建荣有幸参与其中,理科专业出身的他,兴趣逐渐转到科技史研究方面。1986年,郭建荣成为了北京科技管理研究中心杂志的编辑。出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入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在研究中,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科技早期的发展与源头大都与北大有关,他要搞明白北大的历史情况。

工作中的郭建荣

于是郭建荣萌生了回母校的想法,因为研究离不开北大图书馆。当时正值北大90周年校庆,郭建荣以校友的身份回校参加,开始关注老校长蔡元培先生。1991年,北京市启动编修地方志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北大党史研究室亟需人手,郭建荣终于如愿以偿,回到母校工作。

北大的老师们在校园碰面,往往三句话不离本行,互相询问、讨论双方关心的学术问题,这种浓烈的学术环境令郭建荣不敢懈怠,不敢不努力。“我本想搞完北大校史就回头去继续研究科技史,但没想到校史到现在都没整理好——北大的大师太多了,北大的‘中国第一’太多了,北大的历史就是个‘金矿’,值得研究、发掘的宝藏实在太多了。手头上永远有看不完的资料,我只感到自己知道的太少,不知道的太多。”郭建荣感慨道。

在整理校史的过程中,郭建荣不仅逐渐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方法,更在北大众多大师的生平事迹中明白了家国情怀——“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 “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尤其是王选院士为了激光照排事业而长期艰苦奋斗,终于站在了世界前沿,造福子孙后代的动人事迹,以及徐光宪院士为了国家需要数次改变研究方向,使中国由稀土大国成为稀土强国等活生生的榜样,使郭建荣更加坚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个人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会对国家建设有益。

郭建荣虽年近耄耋,但仍然精神矍铄,退休后被学校返聘,继续在整理校史的天地里耕耘不止。他遵循蔡元培“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他,我止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的读书多闻择善的态度,来丰富和提升自己。郭建荣深有感悟地说:“看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感恩前人,感谢家人朋友,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的人。北大教会了我宽容坚韧,不去计较成败。”

郭建荣介绍,他的名字取自“建设祖国光荣”之意。一个人的生命,能达到多少厚度?在北大校史收集与整理工作中默默耕耘几十年的郭建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文/新闻网学生记者 向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