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尔:“我从没忘记北大”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塔希尔·埃莱兹,1943年生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山区特罗波亚的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中学毕业后被选派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了一年中文后,塔希尔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66年回国。1970年代中期再次来华在大连化物所进修。1992年,塔希尔出任阿尔巴尼亚社会剧变之后的第一任驻华大使。1997年离任后,他与家人一直生活在中国。

20年前,卸任中国大使后,塔希尔做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留在中国。

塔希尔热爱中国这片土地,他与中国的缘分是在北大结下的。

多年之后,塔希尔与北大同学在广东相聚,重逢场景令塔希尔非常感动,虽然年龄大了,塔希尔的同学仍然像过去一样,称呼他“老塔”。

塔希尔

对塔希尔而言,在北大短暂而充实的时光仍然历历在目。

1962年,塔希尔受国家委派到中国留学。来中国留学的机会十分不易,塔希尔格外珍惜在中国读书的机会。结束了在北外一年的语言学习,进入北大学习专业课。和塔希尔一起来到中国的阿尔巴尼亚留学生除了到北大学习,还有的到清华大学、钢铁学院、地质学院、纺织学院等学校学习。

“国家要求我们学的专业尽可能和阿尔巴尼亚的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塔希尔被分配的专业是物理化学。进入北大后,他住在靠南门的26楼,当时叫26斋。

在北外的时候,塔希尔觉得学习还比较轻松,“你再用功也是从课本上学,考试也是课本上内容。”来到北大,不再是单纯学习语言,塔希尔感到有一些压力。物理、化学等课他开始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讲化学反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时,听起来就很困难了。“在北大的第一年实际上还得提高中文水平。”为此,北大还专门给留学生编了一个班。

“北大的教学方式和北外有很大不同。”虽然困难重重,塔希尔逐渐适应了这关键的第一年,逐渐和老师同学们越来越熟悉了。“那时候我有些汉字看不懂,老师讲的课我也跟不上,同学们非常耐心地帮助我,讲得很慢,一直到我明白为止。”

塔希尔对化学系的老师也有着很深的印象。无论什么课,老师都非常照顾他。塔希尔记得,每次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花文廷老师会尽可能详细地、非常耐心地给他解释。有时上课没法特殊照顾他,但下课后,花文廷一定会问塔希尔能不能跟上、需不需要辅导。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塔希尔回到母校看到了有机化学的张滂老师、华彤文老师、年级辅导员齐大荃老师等人,他们还像当年一样热情地接待了塔希尔。塔希尔感慨地说:“就像回到了当年。”

塔希尔在北大西门

在北大就读期间,塔希尔还参加了中国大学的“开门办学”实践活动。此前,他多次向学校申请未经批准,终于在1964年,获得批准的塔希尔和一位越南留学生到中朝友谊公社去劳动。“那时蚊子特别多,夜里睡不好觉。”塔希尔和同学们在这里进行插秧劳动。虽然干的时间不长,但是,塔希尔一直渴望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劳动,“我不愿当旁观者”。

当时,阿尔巴尼亚和中国关系处在持续升温阶段。身为留学生的塔希尔对此也深有感受。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很少。阿尔巴尼亚国家虽然小,却有不少人来中国。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一批批来中国实习的工人、技术人员,他们是中国为在阿尔巴尼亚援建工厂培养的技术人员。不仅如此,当时的留学生越来越多,阿尔巴尼亚派到中国来的代表团也越来越多,涉及经贸、文艺、体育、军事等。塔希尔回忆说:“我们和中国人,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彼此都感觉特别亲切。”当时外国人不多,老百姓大多不敢靠近或与外国人说话。但是,“如果我说我是阿尔巴尼亚人,大家会亲切地对待我。”

1965年塔希尔到北京参加国庆庆祝活动,天安门广场地面上画成一块一块的,各大学分别在各自区域。塔希尔和几个同学走来走去就出了北京大学的“圈儿”。中国朋友问他是哪里人,当得知塔希尔是正在北大读书的阿尔巴尼亚学生后,令他没想到的是,中国朋友一下子把塔希尔抬了起来,大声说“我们是朋友,是战友”。

毕业后,塔希尔在阿尔巴尼亚一家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塔希尔在北大的专业学习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北京的经历,也使他在阿尔巴尼亚期间一直对中国念念不忘。

亲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尔巴尼亚曲折的社会发展,以及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不寻常关系的塔希尔,目睹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对北京大学都有着不一般的深厚情感。每次来中国,他都能感受到中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经历几十年,但中国看上去似乎跨越几百年。”每次来他都不禁感慨。

“我总希望能做一些对祖国和中国都有益的事。”卸任大使后,闲不住的塔希尔还积极用自己的专业和人脉,促成中国企业与阿尔巴尼亚企业合作。

“几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北京大学。”如今塔希尔时常回到燕园。博雅塔、未名湖及其周边的古建筑,以及北京大学的文化氛围都让他深深牵挂。

(文章根据《从化学博士到驻华大使》整理编写,整理者:新闻网记者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