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甲:极致理性与极致感性的交点

个人简介:张一甲,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创始人、CEO。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获经济学双学位;曾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笔名“甲小姐”,科技行业头部KOL;2017年入选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2018年获得“2018ECI年度商业创新新锐人物”奖项;中国新闻网《改革开放再出发》专题纪录片首集主人公;学习强国APP视频纪录片首集主人公。甲子光年为中国科技产业智库,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发展。

奥数金牌、保送北大、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国标舞一队、广告狂人、福布斯亚洲30Under30、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创始人……,从2009年入学北大至今,一晃已十年。当所有人都惊叹她身上的复杂多元,惊异于她在显得矛盾的不同维度上所爆发的张力时,张一甲说:“不,每个曾经的瞬间都是此刻的伏笔。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0岁,和自己“握手言和”

对张一甲来说,人生的高光时刻来得要早一些。高二,她就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同时手握北大清华的橄榄枝,选择保送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多才多艺的她一上大一,就担任了新生文艺汇演总导演、数院一二九合唱总导演,还获得新生杯辩论赛冠军,但她一点儿没有“享受”的感觉,反而感到压力巨大,因为学术能力是数学人的“本”。

张一甲

“每晚两点从阅览室回宿舍,每次考前自己就像剥了层皮。大学是迄今为止我感到最纯粹也压强最高的时光。每天深夜和纸笔做朋友,头两年半几乎没离开过中关村。”

尽管如此,数学在张一甲看来,从来是一件和工作无关的事。“数学对我而言,就像攀岩、跳伞、蹦极,是一种从小爱好的极限运动,我对它的热爱和‘经世致用’毫无关系。”

纯粹的学习经历,让张一甲形容自己对世界外物一直持有“钝感”,直到大三才开始思考工作方向。

“投行?精算?”彼时也算有烫金履历,但张一甲却隐隐感觉到这不是自己要的,“我对攀爬职业阶梯毫无兴趣,对拿人生时间换钱毫无兴趣。”

大三的冬天,20岁的她开始主动放空,让自己松弛下来,看闲书、和陌生人聊天、涉猎不同信息,一个月的放空后,她做出了决定。

“心空则灵,我逐渐看清自己是谁。数学好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钻研得好,一种是自己一旦钻研清楚,能够用极简的语言讲给不懂的人听,我玩笑地想,我更属于第二种。”这个自我认知,叠加了她从小大量的写作经验、舞台经验、多种文艺特长,使得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交点。

“把象牙塔里的智慧搬到墙外去。我希望聪明的头脑被更多人看见。”

张一甲意识到,这不是一句虚话,它可能意味着一种事业方向:理性内核,感性外衣,她希望走出一条站在数理世界原点,影响大众世界的道路。

她果断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开始补习数学之外的能力。大三的她仿佛新生般好奇一切——补修大量社会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经济学课程;加入北大电视台;联合创办北大影戏创作协会;毕业后先后加入国际广告巨头奥美、互联网巨头百度,获得品牌全流程管理经验和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

“奥美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品牌大理想;百度让我理解了过去20年互联网浪潮摧枯拉朽以及创新浪潮背后的核心逻辑。这让我为之后创业做了最浅显最基础的准备。”

24岁,和浪潮“相识于微”

2015年4月,24岁的张一甲从百度离职,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科技媒体Xtecher。

她离职时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在雨中奔跑”。基于反复思考观察,她心中对未来充满期待,确信自己看到了一个新周期正在走来。

“中国经济腾飞后,创新逻辑将从市场驱动变为能力驱动。过去,因为有人口红利、政策松绑红利、廉价资源要素,大部分中国创新企业是模式创新,研究怎么分蛋糕;未来,由于红利不再,跑马圈地结束,大家开始思考如何造蛋糕。我深信各行各业会开始寻求技术创新。2015年初,虽有双创浪潮,却集中在O2O和共享经济,其中罕有技术创业者的声音,聚光灯看不见他们,那我来想办法让他们的价值被更多人看见。”

读书期间张一甲主持学校活动

于是,在2015至2017年的两年,张一甲带领团队采访了上千位科技创业者,写就了上百万字的科技领域的深度报道,成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前排观众”,也见证了若干中国科技领域独角兽从出生到壮大。如今,在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科技等领域,不少行业头部企业和独角兽公司的第一篇深度调研报道和此后每个里程碑节点的跟踪报道,都出自张一甲和她的团队之手。

“相识于微”,张一甲以此评价自己和新一代中国科技企业家的关系。

“每一波经济周期都会涌现一批优秀的新企业家,同时会涌现一波优秀的陪跑者。我希望能够成为新周期里中国科技企业家最信任的伙伴。”

26岁,和大势“同频共振”

“技术如果没有落地的土壤,技术就是永远不会发芽的种子。”2017年,张一甲意识到,仅仅靠媒体,已经解决不了身边这群科技企业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多年数学训练追本溯源的思维又促使她思考:市场如一条汹涌的大河,科技创业者和传统企业家带着焦虑的情绪站在河两岸。前者有技术,有人才,却缺乏产业基因,远离落地场景,难于商业化;后者坐拥资本和场景,却缺乏技术敏感度和鉴别力。

“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是大势所趋,但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之路却道阻且长,仅仅靠媒体已经不够了。”

张一甲萌生了做一家科技智库的想法——从旁观者,走向服务者,她想为行业决策者提供专业的外脑支持和落于实处的产业服务。几个月后,科技智库“甲子光年”诞生,彼时,她26岁。

如今,已是张一甲创业的第4个年头,28岁的她感觉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幅画卷才刚刚打开,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

“甲子光年”是张一甲注册公司时想到的第一个名字。

甲子,天干地支之首,意味着时间的起点;光年,宇宙大距离单位,意味着空间的无限可能。她说,科技创新的成长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热的东西早晚会变冷,但冷比热更持久。她说,相比于做模式创新、做投资、做互联网,她面前的这条路可能更慢、更长、更难,但她已做好准备,与中国科技产业融合的弄潮儿们长期陪跑下去。(文/新闻网学生记者 白金星)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