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君英: 研究思路她来定 几乎两年没休息

俞君英简介

籍贯:中国浙江   学历:博士毕业   院校:北京大学   出国时间:1997年   留学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毕业时间:2003年   现工作单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汤姆森实验室  职位:助理科学家

据媒体报道《美日造出人类“万能细胞”》,在取得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的美方研究小组中,领导者是一位中国姑娘。“我们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从而让干细胞研究多了一种选择”,来自中国的年轻女科学家俞君英这样概括她的研究小组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

署上“老板”名字

俞君英199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随后赴美留学。她参加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个研究小组20日宣布,通过向皮肤细胞植入一组4个基因,他们成功培育出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干细胞。俞君英21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把这些“点石成金”般的关键基因植入皮肤细胞后,皮肤细胞经过“直接基因重组”,就可以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这实际上是让皮肤细胞“退回”到了胚胎干细胞状态。

虽然俞君英的论文署名有长长一串名字,但研究思路确立和主体实验都是她一个人完成。尊敬师长的俞君英还不忘署上她的“老板”、实验室主任汤姆森的名字。

两篇论文为何同发?

俞君英说,他们和日本研究小组虽然都是向皮肤细胞植入4个基因,但他们的4个基因中有两个与日本研究小组用的基因不同。俞君英说:“我们是通过对100多个基因的筛选最终确定这4个基因组合的,当然还会有别的基因组合,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其他研究小组可能正在尝试用不同的基因组合来改造人体细胞。”

俞君英说,2006年就知道有日本同行也在做这一研究。在两个研究小组暗暗展开“时间赛跑”时,俞君英的小组出了纰漏,“实验室里的一台干细胞培养机出了问题。”这使得之前所培育的干细胞无法继续使用,也导致研究成果发表时间被推迟。

在记者问到如果没有发生事故,她的小组是否有可能领先发表报告时,俞君英说:“确实有可能会提早几个月,不过研究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为何《科学》和《细胞》两份期刊选择在同一天发表他们的论文?俞君英表示自己也不明白。因为双方提交论文的时间很接近,她猜测这可能是协商的结果。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俞君英认为,虽然方法并不让人感到神奇,但之前付出的艰辛努力却是一般人不能想象的。2003年来到汤姆森实验室后,俞君英用整整2年时间作前期研究。她利用胚胎干细胞分化出血液细胞,再将血液细胞退化为干细胞,以此证明人体细胞通过基因改组可以转化为干细胞。从2005年开始,俞君英将精力全部扑在筛选改组皮肤细胞的特殊基因组合上。2年中她每天在实验室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放弃节假日。今年7月初,俞君英的实验成功了,她兴奋极了,但庆祝活动只是回家美美睡了一觉。

“诺贝尔奖?谁知道呢”

面对记者“成果是否经过鉴定”的提问,俞君英显得很自信,“我们用来改造的皮肤细胞是从专门的公司买来的,有相关的数据和DNA信息,其他实验室一拿去就可以判断真伪。”

俞君英表示,她的研究成果会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很多实验室都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更有突破性的研究。但俞君英说:“这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讨论利用这些干细胞培育人体器官并进行移植实在还为时过早。”

听到记者问“这项成果有希望拿诺贝尔奖吗”,俞君英笑了起来,“如果技术被证明是成功的话,有可能会拿诺贝尔奖,呵呵,不过谁知道呢?”

想开车去看易建联

今年30刚出头的俞君英出生于浙江诸暨,1997年进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生物博士学位。2003年,俞君英加盟汤姆森实验室做研究助理。

由于工作太忙,俞君英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娱乐和休闲活动。但她希望过一阶段后,能有时间看看书、看看电视,去郊外或开车去一个小时车程之外的密尔沃基看一场易建联的比赛。

组内还有其他中国人

俞君英介绍,除了她之外,研究小组里还有其他中国研究员。俞君英一同在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科学家潘光津(音译)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媒体,作为一名干细胞研究人员,他认为用体细胞改造成“万能细胞”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我的同事能有这样的成就感到十分骄傲,尤其是她也是一个中国人”。

潘光津说,现在普通的细胞也能被改造成干细胞,这是十分振奋人心的事。“人们通常认为这种逆转是不可能的,但现在这一技术被证明是可行的!这为所有的生物学家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不过,潘光津也表示,将这一技术运用于临床可能还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现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不过,科学通常比我们想象的发展得更快。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