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晗:医者仁心,探寻心血管研究领域的蓝海

编者按: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励志学成报国,经年沉淀,成长为各个领域内卓越的青年学者,并最终回到燕园继续探索学术、教书育人。


“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再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从他们身上,我们更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

帮助他人、救死扶伤,这大概是每个从医者最初的理想。而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肖晗来说,这也是一条始终牵引着她的丝线,多年前将她带到了北大,最终又将她带回到这里。

曾经,她在书本中触碰到生命的脉搏,探索医学的过去与未来,最终选择了基础研究的道路。如今,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她已然成为心血管领域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当初的理想悄然发芽,正在此地绽放。

肖晗近照

一节课,一本书,一个理想

“小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让我们写自己将来的理想。我写的是,我想当科学家。”回忆往事时,肖晗忍不住笑道,“而这正是我现在做的事情。”

199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肖晗对临床医学的想象,大多来自于电视屏幕之中。她最喜欢的一部连续剧叫做《红十字方队》,剧里讲述的正是一群年轻军医的故事,住校的肖晗每周回家都要看上几集。

那时候,肖晗对未来的构想尚未清晰,也没有一定要读某个专业的想法,但救死扶伤的理念就像一枚小小的种子,悄悄埋在了她的心底,冥冥之中将她引向了医学这条道路。最终她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转向心血管病理生理学,从此致力于心血管领域的基础研究。这条路多有坎坷,需要强大的耐力,而肖晗一步一个脚印,怀着最初那份稚嫩的理想与憧憬走了下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24年。

在肖晗看来,学医是件令人快乐的事情。本科期间,她常常与高中同学通信,交流各自的大学生活。其中不少朋友表示,自己选择的专业和想象中相差甚远,但肖晗却总是高兴地在信中写道,她挺喜欢现在的专业。一想到现在学到的东西,将来都可以对身边人有帮助,她就感到无比满足。

从临床医学转向病理生理学研究,同样也是出于一份“天真”的理想。

肖晗至今还记得,本科阶段学习呼吸系统疾病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贺蓓教授曾在课上说,整本内科书,可能只有今天讲的这一章——肺炎,可以算是说能完全治愈。当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未出现,常见的肺炎主要是细菌、支原体感染等造成的,所以使用抗生素就可以医治。

这句话给肖晗带来了极大的震动:那么厚的内科书,书中记载了那么多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案却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疾病的残酷与医学发展的艰难,第一次明明白白地展现在她面前,也令她原本的想法产生了动摇。比起成为一个医生,研究疾病的根本问题、为治疗找到一些新的机制与靶点,似乎更让她神往。

后来,她在偶然间读到一本现代医学史的书,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从书上她了解到,迄今为止人类在医学上取得的变革性发明极少,其中一个是疫苗,另一个则是抗生素。除此以外,能称得上变革的医学成果屈指可数,可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研究者们却从未停下探索的步伐,即使在如此孤独又漫长的旅程中,一颗颗坚定的心也从未被打败。

肖晗决定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并且将目光转向了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

2003年,肖晗本科毕业,由临床医学转向病理生理学,成为了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韩启德院士和张幼怡教授的研究生,从此专注于心血管受体方向的研究。早在2000年,在肖晗大二时,她曾在学校听过韩启德关于高通量基因芯片的一场报告。在各种学科边界日益模糊,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正在兴起的时期,韩院士提出了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方式,即与北大数院的老师合作,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来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这样新颖的想法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启示。

数学正是肖晗从小到大最擅长的科目。在她决定学医时,她的高中老师甚至为她的数学天赋感到惋惜。但在肖晗眼中,经由数学培养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研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后,她也致力于推动医学部与北大本部老师的合作,试图寻找一种崭新的、学科交叉式的方法来解决医学现有的疑难问题。

彼时,以博士后身份归国的肖晗成为了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2017年,在助理研究员晋升副研究员的面试中,肖晗正巧遇上了时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主任的贺蓓教授。贺老师问起她为何要从临床专业转到基础研究,她笑着提起了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一时师生感慨万千。

也许这就是北大课堂的魅力所在,这里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与激荡,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轨迹。

从挫折中来,向未知处去

肖晗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

当同样是博士研究生的同学顺利做完实验,按期发表了文章并成为优秀毕业生代表时,她几经挫折才终于得出了满意的实验结果。由于毕业答辩前,她的文章还未发表,她不得不延毕,又在实验室多留了一年。

“做科研和读书不一样。”肖晗总结道,“很多科研上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这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转折,亦是每个研究者都必须经历的难关。本科时期的学习在肖晗看来是相对轻松的。那时大多知识都来源于书本,只要肯花时间、肯下苦功、反复记诵,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成绩。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她却忽然意识到,那些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个等待她去破解的谜团。书本中没有唾手可得的钥匙,文献里也没有通往终点的捷径。她只有亲自趟过那条河,才能找到期待的答案。

距离毕业还剩下一年时,肖晗的两个课题都宣告失败。她几乎心灰意冷,以至于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科研。

在张幼怡教授的鼓励下,肖晗最终又重新振作起来,从头开始着手进行她的第三个课题,即药物对心脏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机制。课题组中没有做过这个方向的同辈,一时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她便埋头于文献之中,寻找可行的道路。

博士学位答辩会合影

“有时候,我也挺羡慕那些挫折少一点的人。不过后来我又觉得,即使遇到很多挫折,假如你能够挺过来,你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强大。”日后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肖晗也十分感叹。而事实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被挫折磨炼过的成果不仅不会逊色,甚至还会更加耀眼。

2008年,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在温州联合举办了一场优秀青年学者报告会。会上,肖晗围绕着自己那篇还未发布的论文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报告,最终拿到了第一名。其中一位来自美国的评委对她大加赞赏,并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后来,这位评委John Y.J Shyy成为了肖晗的博士后导师。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进行博士后工作的那些日子,肖晗的科研之路依旧算不上平坦。换课题、被拒稿,即使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与汗水,成功也不一定会降临。但此时她的心境已然成熟许多,那些曾经的挫折与失败使如今的她拥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屡败屡战,从不放弃。这也是肖晗从实验室同辈身上学到的宝贵品质。在课题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既是彼此可靠的科研伙伴,也是无比亲密的朋友。如果说博士期间的经历让肖晗真正进入了科研的领域,那么在美国度过的两年多时光,则进一步培养了她成为独立研究者的能力。

实验室成员的合影,中间紫色运动服为肖晗

“感觉我大展拳脚的时刻到了。”

阔别北大两年,肖晗应当初的博士生导师、时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幼怡教授的邀请,以一名优秀的青年研究者的身份再度回到了燕园。此时的她仍然怀抱着当初学医时的理想,脚步却比从前更加坚实有力。

理想,在萌芽处绽放

回国之后,肖晗在博士课题的基础上,展开了对药物二甲双胍减轻心脏纤维化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并探究了交感应激引发心脏特异性炎症损伤的机制及其干预手段。急性应激状态下,交感过度激活可促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在研究过程中,肖晗发现,交感应激后,心脏会快速产生并激活心肌炎症小体/IL-18,应激后尽早阻断IL-18活性可抑制心脏炎症及纤维化。因此,炎症小体/IL-18有望成为应激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新治疗靶点。

这个崭新的发现,照亮了多年前那个渴望着做出有价值成果的心,肖晗因此备受鼓舞。

论文的发表并不顺利。一开始想投的两份杂志均拒绝了她的投稿。最终,这篇论文发表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并在2021年底,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评为“十三五”期间的十大基础研究论文之一,且排名榜首。

“这篇文章完全是在国内做的,所有的作者都是中国人。”

到现在为止,除去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工作的两年,肖晗与医学相伴的时光都是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医三院度过的。

肖晗回国时,按照当时的制度要求,即便她完成了博士后培训,她也需要按照博士毕业生的标准从助理研究员做起。肖晗打起精神,从头开始,利用学校给予的平台与机会,带着张幼怡教授的博士生一起埋头于实验之中。直到2019年,她接收了自己的第一批研究生。

看着那些年轻的、充满理想与志气的学生,肖晗总是想起过去的自己。那个时候,她和他们一样,被信念所驱动,也因挫折而沮丧。因此在入学时,肖晗就会告诉自己的学生,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及时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与此同时,她也明白,旁人的建议永远无法代替实践的分量,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够真正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的肖晗始终陪伴着他们。当课题进展顺利时,她会发自内心地替他们感到高兴;当失败来临时,她则为他们提供充分的鼓励与帮助。困难与挫折并不可怕,但态度一定要时刻保持严谨。在她看来,严谨是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每当学生在论文中标错数字或遗漏图片,她总会反复强调,科研不容许任何的马虎,这同样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态度。

这样一份无保留的支持与帮助,令同学们对她充满了感激。而到了毕业之际,同学们也忍不住慨叹,老师曾经说过的许多话,他们直到现在才领会到其中的道理。

2013年在美国San Diego参加国际心脏大会

巨大的时间成本、海量的专业知识、极快的更新换代速度、失败与挫折的反复累积,这些都是肖晗曾经历的挑战。尽管她总是开玩笑似的说,当初的理想十分天真幼稚,但这项事业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却是她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

有时候,她会和不同专业的老师在一起聊天。当肖晗谈起自己的研究内容时,常常有老师说,他记得曾在某个地方听过她的报告,可惜听完只记得报告的内容,却不知道报告人原来就是她。

“这样最好,重要的是工作。”肖晗这么笑道。

人物简介:

肖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年-2003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直博生,2010年-2012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医学科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2012年加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心脏和血管重构的炎症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以第一/责任作者(含共同)身份在包括European Heart Journal、Circulation等领域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7篇。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2017年获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2020年获姜必宁奖-杰出青年心脏医师论文奖,2021年获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创新突破奖。

专题链接:燕归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