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做新时代扶贫路上一缕光 用真情助力桐华美丽绽放

2020年10月,取材于小凉山彝区马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真实故事的公益微电影《珙桐花开》,获得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征集展示展播活动视频类全国唯一特等奖。2020年12月,马边县以“桐华扶智行动”为载体推进教育扶贫的做法,成功入选中国扶贫杂志社和人民网联合组织评选的“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作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挂职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995级本科校友陈劲松直接参与并见证了马边实现又一个“一步跨千年”的历程。

2018年7月,陈劲松从北京出发来到2000公里之外的西南大山深处。两年多的时光,在忙碌中转瞬即逝。回顾来路,陈劲松说:“这是一段无怨无悔的燃情岁月,也是重温初心的宝贵历程。”他在朋友圈写下的“锦瑟年华留墨处,落笔有情寸心知”的诗意字句,正浓缩了自己在马边脱贫攻坚一线谱写的真情篇章。在两年多的“锦瑟年华”里,他用书香润泽了彝乡孩子们的生命,用翰墨记录了马边脱贫攻坚的绣花功夫。

珙桐花开:寻回失去的时间和失落的梦想

《珙桐花开》中,故事主人公阿依、曲子等人都是年龄偏大的彝族女童,在偏僻的大山深处,由于种种原因,在适龄时没能及时入学,十几岁还在上小学一至三年级。在班上,像阿依这样的大龄学生容易遭受歧视。同时,受家庭和风俗影响,他们还极有可能中途辍学,早婚早育,提前步入社会。

《珙桐花开》微电影截图

影片中,孩子们口中的陈叔叔就是陈劲松。2018年冬天,陈劲松和同为北大校友的省纪委监委挂职干部刘凤祁等人一起,第一次来到全县十分偏远、堪称“贫中之贫”的村庄——民主镇小谷溪村,在村小教室发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15岁彝族姑娘立古曲子。她和比自己小五六岁的弟弟妹妹一起,坐在同一间教室上课。陈劲松清楚记得,当立古曲子看见他们一行人的时候,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我当时挺吃惊,以为她是别的班、高年级的同学在这里。后来老师悄悄跟我说,曲子爸爸在外面打工,妈妈要照顾她和另外5个弟弟妹妹,而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两个小时,妈妈不可能每天都送她上学,她只有等到弟弟妹妹都能自己走路了,才能跟弟弟妹妹一起上一年级。”吃惊之余,陈劲松更多的是感动。“你要勇敢地抬起头,千万不要不好意思,我觉得你挺了不起!”陈劲松佩服立古曲子有勇气和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弟弟妹妹坐在同一个教室上学,学习成绩还在班里名列前茅,“只要你想上学,永远都不怕晚。”

立古曲子采访图片

从小谷溪村回来,想到自己13岁的儿子在城市里已经念初一,“都是一年级,但是完全不同的一年级”,陈劲松再也坐不住了。他及时向领导汇报、与教育部门同志沟通,说这些孩子虽然上学晚,但并不是天生的差生,应该多帮一把、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想办法把他们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事情很快有了进展。在马边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和教育局的组织下,县城最好的小学民建小学等很多老师在不考虑报酬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参与。“让最好的老师教最困难的学生”,挤出县城碧桂园职业中学的教室和宿舍等资源,在2019年暑假先办了一个月的试点班,名字叫作“桐华培优班”。

“桐华培优班”开班仪式

“桐华培优班”是马边孩子的“童话班”

为什么取名“桐华”?陈劲松是这样解释的:“桐华”是用马边的“珙桐”命名的。珙桐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树大如桑,枝叶繁茂,花色洁白,纯洁如雪,花形如鸽,跃跃欲飞。

每年5月,马边彝族自治县高山上白色的珙桐花次第盛开,虽然比其他花开晚了,但是只要有阳光雨露,它们依旧不减风华,向阳而生。珙桐花,不仅点缀了马边,也孕育着马边的梦与希望。

“桐华”,就是珙桐花,就是那些因为交通不便、家庭困难、传统思想等原因错过最佳上学年龄的花样少年。他们或是要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或是从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担,没有及时走进学校,但是他们心中依旧有强烈的、炽热的、不止息的向外探索的梦想与渴望。幸运的是,有人将他们从黑暗逼塞的环境中托举起来,并为他们送上阳光和雨露,让这些花儿能够寻回曾失去的时间和失落的梦想,顽强地、热烈地绽放出纯洁如雪的、如鸽展翅的美丽花蕾。

珙桐花

所有坚守在脱贫攻坚阵地的奋斗者,就是给珙桐花带去希望的人。“‘桐华培优班’是我们马边孩子的‘童话班’,也是所有关心教育的人的‘梦想班’。”珙桐花开,虽晚犹盛。陈劲松说,希望“桐华班”的孩子能像珙桐花一样盛开。

在纪委监委等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级领导、各方面关心重视下,在马边广大扶贫干部和教育系统的共同尝试探索下,“桐华培优班”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推开。“桐华培优班”的培养模式,给历经风吹雨打的珙桐花们提供了阳光雨露,也让他们寻回了失去的时间和失落的梦想。在“桐华培优班”的培育下,孩子们快速成长,立古曲子和当时班上年龄最大的女生阿培阿黑还跳了一级。

阿培阿黑在“桐华培优班”变得自信

之前连能否上完小学都不自信的立古曲子告诉老师,自己也想上大学,以后“想当语文老师,然后走出大山,如果有机会的话,回小谷溪村教他们”。说这话时,她眉眼带笑,没有了最初大龄入学时的自卑和失落,而是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怀着坚定的信念与信心,期待着自己如珙桐花般热烈的绽放。

变得自信的立古曲子

除立古曲子以外,还有一片珙桐花海在蓄势绽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在2020年拿出专项帮扶资金,支持马边常态化开办桐华班,确保“不落下一个孩子”。四川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关注“桐华培优班”的开办情况,加强业务指导、推动总结提升的同时,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2019年暑假至今,已有230多名大龄低年级学生,参加了“桐华培优班”学习,加上开办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桐华夏令营”、奖励资助优秀学生外出研学的“桐华行知路”,受益学生一共达到2100多人。“桐华培优班”托起了很多彝区大龄孩子的人生梦想,“桐华扶智行动”相关项目让更多彝区孩子看到更大更远的世界,而“陈劲松”们就是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追逐梦想的摆渡人。

放飞梦想的“桐华班”孩子们

一句承诺、一片丹心,他努力让珙桐花开满彝乡

从北京来到马边,陈劲松背负着一个承诺的责任,那就是中国向全世界的承诺:“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在教育扶贫路上,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他和所有扶贫人一起,以满腔赤诚开辟出马边脱贫攻坚的“高速路”“智慧路”和“民心路”,以一片丹心托举起孩子们从不敢想的梦想,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努力让珙桐花开满彝乡。

开办“桐华培优班”守护大龄孩子的梦,是马边教育扶贫努力的缩影,也是陈劲松扶贫工作的日常片断。到马边之后,陈劲松至少有一大半时间和精力用在教育扶贫上。

为什么要这么做?陈劲松说,确实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他几次讲到一个观点:从深层次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才是扶贫的根本,即使路修得再宽、房子盖得再漂亮,但如果人还是旧时代的人、人的观念还停留在1000年以前,就谈不上真正脱贫,还是缺少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抓教育可能短时期看不到效果,但必须全力投入去做,只有马边的孩子有希望,马边才真正有希望。

在马边,受相对封闭的交通条件以及传统陋习等影响,曾经存在一些辍学存量,同时也存在厌学的隐患。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包括马边党委、政府从“一村一幼”、“学前学会普通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教育发展,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因贫辍学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文化观念因素阻碍脱贫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正因如此,陈劲松才坚持不懈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关于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精准帮扶的要求,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变人、塑造人,聚焦大龄低年级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块“短板中的短板”,通过开办“桐华培优班”旗帜鲜明释放这样一个信号:“我们决不会在脱贫攻坚路上丢下一个孩子,一定会用百倍努力保证孩子们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同时,陈劲松也欣慰于参与“桐华培优班”的孩子们能够重拾自信和梦想,在知识的补给下开启新的人生征程。他认为,扶贫是一个双向成就的过程,他在帮助孩子们重拾梦想的同时,也收获了爱孩子的机会,并在给予爱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感动、纯洁了自己的思想。

他讲述了3件尤其让他动容的事。第一件事是2019年暑假母校北京大学的博士硕士师弟师妹们来到马边给桐华班上了一堂关于理想的课,请孩子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职业理想。这28个同学,除了只有一个孩子写上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当明星,其他同学写的都是当老师、当医生、当解放军、当科学家……问及缘由,孩子们说这些工作都能帮助别人,陈劲松深深为这些很上进、很争气、充满正能量的孩子们所感动。

第二件事是关于立古曲子的。在北京大学的志愿者们讲述了关于理想的那堂课后,曲子在自己的QQ里发了北京大学的校园图片。北京大学,成了这个彝族姑娘的梦想。陈劲松想起他第一次见到曲子时对她说的话,“只要想上学,永远都不怕晚”,这个彝族姑娘,真就如陈劲松所希望的那般,拥有了重新发掘自己未来无限可能的自信与勇气。陈劲松说,也许未来曲子不一定能够考上北京大学,但她在桐华班接受的教育和收获的自信与梦想将使她的孩子、她孩子的孩子以后考上北京大学的机会和希望大大增加。

第三件事是关于阿培阿黑的。这个当时16岁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曾经给陈劲松讲过两句话。一句是:“陈叔叔你们这些关心帮助我们的人就像穿过裂缝的一束光,照亮了我们”;还有一句是陈劲松走了近2小时山路到阿黑家中回访离开时,阿黑用妈妈手机发给陈劲松的信息:“陈叔叔你答应过要来看我们,你做到了,你是个诚实守信的人。”陈劲松说,两年多来,孩子们说的话一直鼓励着他、温暖着他、支撑着他,让他感受到,每一份信任和期待都不可辜负,需要付出更多去帮助孩子们追梦圆梦,因为孩子们梦想成真就是他的梦想。

陈劲松和桐华班的孩子们

谈及对马边教育发展的展望与希冀,陈劲松话语间充满力量:“我不敢奢望桐华班的每个孩子都能走进大学,但希望他们能够记住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力量,不留遗憾;能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为梦想拼搏,人人在新时代都能享有出彩机会,这就是桐华培优班的意义所在。”除此之外,陈劲松内心还有一个期待:“希望未来马边也能够有孩子考上母校北京大学”。他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计划性的:控辍保学,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同步改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注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育对孩子的吸引力;持续不断地进行励志教育,让孩子们敢于追梦,永不放弃。

大山不是阻隔孩子们拥抱美好的屏障,而应成为他们奔向更远更开阔的未来的底气。陈劲松热切期待着这些美丽的、惊艳的、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珙桐花能够蓬勃地、热烈地开满整个彝乡……

策马扬边:北大人与马边的长久情缘

谈起母校北大与马边的关系,陈劲松直言,“就像是亲戚一样”。在马边的脱贫攻坚中,北大人与马边保持着实实在在的情感联系,维系着长久的情缘。

2016年以来,先后有帅志聪、刘凤祁、孙永超、陈劲松、郑深宇5位北大校友被选派到马边扶贫或挂职锻炼。陈劲松回忆说,2019年甚至出现3位北大校友同时在马边挂职扶贫的情况,北大人投身脱贫攻坚战的赤诚与热情可见一斑。

2016年,2014级政府管理学院校友帅志聪主动向母校北京大学对接汇报,确定马边为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实践基地,并选派24名研究生到马边开展实践和课题调研活动。研究生实践团通过开展短期挂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在实践中践行北大精神、展示高校学子风采,结合自己所学为马边积极建言献策,实现了参与式、多元化的精准教育扶贫。截至目前,北京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团已在马边连续五年开展实践和课题调研活动,先后有61位研究生因此与马边结下特殊缘份,马边被北京大学评为研究生暑期专项实践活动“优秀基地”,实践团多次获得优秀团队一等奖。

志愿者在“桐华培优班”支教

在担任志愿者期间,硕博生们往往会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与乡民们同吃同住,他们或是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摸清村里的情况,为村庄的发展进言献策;或是为桐华班和乡村留守儿童夏令营的孩子们讲课,通过励志交流、科技教育等方式为孩子们带来对世界的全新感受和认识,让孩子们看到更大、更丰富的世界,树立起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并怀揣着憧憬与信心,亲自去探索这世界的广博与精彩。

2018年10月17日,值国家第五个扶贫日之际,北京大学四川校友会发起“衣旧暖心”爱心扶贫捐赠活动,并以定向捐赠的形式将收集到的物资送到了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镇笆子房村,为那里急缺冬衣和学习工具的学生送去了温暖与关怀。

四川校友会为孩子们送去书包和礼物

2019年5月,北京大学校友摄影俱乐部刘学红一行5人到劳动镇笆子房村小学开展以“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为主题的公益助学活动,为全校59名学生拍摄半身、全身肖像照,并附上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及理想,以此作为礼物送给每个学生。此外,俱乐部为全校学生每人捐赠了平板学习电脑等学习用品,向老师捐赠了办公设施,向其他三所学校捐赠了相机,为学校成立学生摄影社团提供了硬件支撑。

“传播爱心,记录成长”主题摄影之旅公益助学活动在马边进行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扶贫的号召,基于对马边工作和干部队伍的信心。2019年8月,陈劲松在北大时的同班同学、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带着6位校友专程到马边,捐赠10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基金,用于在深度贫困的彝苗杂居村小谷溪村配备维护教学设施、资助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师生等。

2020年11月,在李永新积极促成下,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共76名导师和学员走进马边,举行毕业典礼。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文胜赴马边出席毕业典礼,并与多位北大校友企业家共同表达了对马边彝族自治县县政府的感谢,号召北大创业者多关注、关心、支持马边的扶贫工作,鼓励大家共同努力,不仅是为了北大人个人的理想,更是为国家的进步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北创营学员走进马边

2020年的最后一天,李永新第三次走进马边,捐赠设立1亿元、执行周期为10年的中公教育发展基金,除支持建设桐华学校,更重要的是从引进名师团队、补助临聘老师、加强师资培训、奖励资助学生等方面帮助解决教育短板,为马边教育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中公教育集团帮扶马边捐赠仪式

在马边策马扬边、加速腾飞的脱贫攻坚事业中,北大校友践行着百年北大传承下来的精神特质,心怀人文与家国关怀,情系贫困地区发展与建设,展示了北大人的责任使命。

被问到支撑自己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坚定前行的精神支撑,陈劲松说起了自己在北大的收获和感悟:

——北大人有大的格局与情怀。母校教给学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宏观的理论思维能力,让学生总是将对国家的责任放到小我前面,在大的背景下找寻自身的价值,所以北大人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深沉的责任感。陈劲松说,到现在还记得季羡林先生翻译的印度古诗集《沙恭达罗》中的一句话,“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的心,黄昏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这种真挚情感摆脱小我,是内化于北大人血液的。受这种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支撑,北大人始终怀揣着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关怀与责任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在北大人的心中熔铸,为扶贫一线的北大人攻坚克难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北大人有成事的激情和定力。激情源于责任,定力源于信仰。因为放下小我,因为信仰足够坚定,北大人对每项他们所认定的事情都能投入不可估量的热情与激情,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他们也拥有强大定力,敢于坚持正确,专注于将自己所认定的事情做好。在一线扶贫的实践中,陈劲松执着于教育脱贫,像抓教育扶贫一样深入具体地助力推进马边脱贫攻坚。陈劲松说,在“桐华培优班”的办班过程中,一开始也有不理解甚至有“资源这么稀缺,为什么不把资源用到最好的孩子身上,而要用到最没有前途的孩子身上”的质疑,陈劲松坚持认为啃硬骨头要聚焦短板,始终保持着定力,坚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并逐渐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稳扎稳打、步步深入。有记者采访时对陈劲松说,马边的孩子是幸运的,在一生的关键时刻遇见了他。陈劲松却说,是因为一个好时代,因为有强大的组织可以依靠,因此,势在,人可为,事可成。将心中的激情热流汇聚到时代的洪流中与之同向而行,并在激流中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定力,这反映了北大人的精神特质。

——北大人有顽强的反省力和意志力。陈劲松说,从北京到马边,是重心下沉向基层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磨砺、自我完善的过程;下派干部需要在基层不断的“修炼”中,完成从理想主义者到现实主义者再到理想主义者的螺旋式上升飞跃。怀揣着大的格局与情怀,理想主义的陈劲松从北京去往了相距2000公里的马边,在陌生的环境熟悉一切,在执着的奋斗中推动改变,在鲁迅先生寄语的“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的精神境界中探索创造。陈劲松坚信:夜色虽黑凉,坚行有曙光。他心中的理想和他所见的现实提醒他时时刻刻在自我反省中追求更好,让他心里时刻揣着一团火,烧尽自己的疲劳情绪和懈怠情绪,保持着强大的心态和意志力投入到伟大的扶贫事业。

——北大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陈劲松说,扶贫是一项无需回报的纯粹事业,扶贫干部最大的成就感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能爱”比“被爱”更重要;李大钊先生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铁肩”和“妙手”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敢于牺牲、乐于奉献、“以无我之心成就有我之业”的情怀。陈劲松说他在挂职初期建立了一个“台账”,账上记录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账上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两年显然不太够用,很多事情很可能想做但是来不及做。他以“珍惜每一天”的心态尽力多做点事,为后来同事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功力也必不唐捐。

《北大人》记者手记: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劲松校友多次提到,一线扶贫经历让他深刻地体会到,在脱贫攻坚路上,他们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个人是渺小的,但团结起来的组织力量却十分强大。

“你们有爱,我们有力。”在“桐华培优班”的开办中,始终得到纪检监察系统等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方方面面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而北大人对马边的帮扶,则更是给陈劲松留下了特殊记忆与情感,让他感受到了团结在脱贫攻坚一线北大人的磅礴力量。

我们今天传递陈劲松的故事,不仅是要挖掘出支撑北大人投入脱贫攻坚一线的精神特质,也是要与身在全国扶贫攻坚一线的北大人形成一种思想上的呼应,更是要用这种精神和思想召唤更多的北大人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将团结的北大人的力量汇入到脱贫攻坚的洪流中。

同时,我们也希望陈劲松校友和他的彝族孩子们的故事能够让更多北大人看见和听见,吸引更多北大人关注马边的教育,给孩子们带去励志教育和科普教育,以无形的扶志给予孩子们对未来的更多憧憬。小凉山彝区的青山绿水和彝汉苗融合的特色文化等资源有待开发,马边的产业有待振兴,需要有更多企业家以实际行动支持帮助彝区百姓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持续增收。

“马边第一条高速公路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已于2021年元旦通车试运营,第二条高速乐山-西昌高速正加快建设,马边作为大小凉山腹地交通枢纽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马边有四川纬度最南的野生大熊猫保护基地——国家级的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有3万多亩青梅林、100多万亩竹笋、23万亩有机高山茶园,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勤政高效的营商环境,这里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彝乡、秀美马边欢迎大家到来。”说起马边的资源和产业,陈劲松俨然是个熟练的“推销员”,他真诚欢迎并期待更多校友来到马边,为马边的未来发展进言献策、对接合作。

坚守脱贫攻坚阵地已经两年多的陈劲松,曾用自己的诗句表达对小凉山这片土地的深情:

走过雷打石的路

翻过仰天窝的山

趟过小谷溪的水

也看过大风顶的景

千万次湿润双眼

千万次叩问初心

千万次魂牵梦萦

终于听到花开的声音

当前路成了来路

当他乡成了故乡

当陌生成了熟悉

我和你是难舍难分的姐妹弟兄

若今天就是一生

若沧海可为桑田

若一瞬凝铸永恒

我愿用最后一滴热血温暖凉山

再化作大风顶的石头

在一年看三百六十五次花开花谢

在一天看二十四次太阳升起落下

但最爱那一千次回眸

回眸

直到最晚的一枝珙桐

也如花绽放

借用陈劲松校友诗词里的一句话,“我愿用最后一滴热血温暖凉山”,期待未来有更多北大人的温暖汇聚到脱贫攻坚一线,以团结一致的组织力量维系北大与脱贫攻坚的长久情缘,续写更多如《珙桐花开》一般的美丽故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