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步克:本心不改 坚守讲台三十载

个人简介:阎步克,1954年11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2年本科毕业后,跟随田余庆先生相继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从事科研与教学至今。阎步克为人谦和,待人和蔼,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其对待学术严谨认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90余篇。阎步克的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等,译著有《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等。

“北大师说”阎步克篇

1978年5月,从部队复员进了沈阳鼓风机厂的阎步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年,他会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并与此结下一生的缘分。

从学生到学生

阎步克生于1954年的北大荒,工业基地孕育出来的自然多是崇尚科学知识的孩子,阎步克也不例外。他从小热爱读《我们爱科学》这样的科普书,对于某些科幻故事,他至今都记忆犹新。由于“文化大革命”,阎步克的学习生涯中断在了小学五年级。后来他回忆道,“那段日子,对革命风暴中的父母来说是动荡而艰难的,而我们孩子们反倒有幸享受另类的‘快乐’。我每天忙于捉蟋蟀,喂着一群鸡,还养了一只黑猫,还装过矿石收音机什么的。课本都丢在角落里任其尘封了。”复课后,阎步克直接上了初二。

阎步克

毕业,下乡,入伍,复员,阎步克成了一名工人。恰逢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阎步克想碰碰运气“蒙一把”,可在报考的时候又犯了难。按理说他该选择理工科,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但他又是一个根本没有数理化基础的24岁青年,考虑到生计问题,只能现实一些选了文科。靠着背得滚瓜烂熟了的百十来页复习资料,他报考了北京大学的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可语文成绩不够理想,所以被第二志愿历史系录取了。

阎步克的中学不开设历史课,所以大学之前他一天历史课也没上过。这意味着基础薄弱的阎步克要付出比同学更多的努力。初入北大的阎步克十分迷茫,入学后有好一段了,他仍不知道如何读书做笔记,下课了也不知道干些什么。他现在回顾那段日子,说到自己进入历史研究的历程完全是一个跟着感觉走,跟着思考走的过程。

学术生涯的领路人

即使古书上的东西是渺茫遥远的,阎步克还是决定潜心读下去。他坦言:“我最初对历史并没有特别的兴趣,但哪怕是一块石头,放在怀里捂久了,也会热乎起来”,就这样,历史这块“石头”在阎步克怀中越捂越热,成为播撒进他心中的一颗种子。在北大的课堂上,接触到各位老师,他们的道德文章令人景仰;在经历了“文革”造成的精神匮乏之后,图书馆里的浩瀚书籍让他惊叹世界之大;北大的自由空气,使人耳目一新。大四临毕业的时候,天生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的阎步克留恋着学生时代的散淡自由。他想到一年前他写的一篇有关先秦“信”观念的文章被《历史研究》发表,就又觉得历史这个专业虽然枯燥,但还是可以试试的,他打定主意考研。

阎步克在本科时曾听过田余庆先生的秦汉史课程,深为田先生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和深邃独到的讲授所吸引,所以就打算考田先生的研究生。“壮着胆子上了田先生的家门,说自己想考研,又送上了发表的文章。当时田先生不置可否。第二次去的时候,田先生有了笑容,表示愿意接受”,阎步克说道,“这样,我开始了魏晋南北朝史的学习”。

谈到田余庆先生的影响时,阎步克说,即使读了研,仍然对历史的学科传统缺乏理解。正是在与田先生的日常交流中,听着他对人物、事件的评判,一点一点摸索到治学门径的。田先生对同学们的论文会非常认真地逐字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田先生常常教导大家,做学术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而不是为求发表去写一些“急就章”。宁愿有一些东西没有写出来成为遗憾,也不要因为写出来的东西不合格让自己后悔。田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在阎步克心里深深地打上了烙印,成为了阎步克的学术标杆。

条件艰苦,扎根学术

就这样,这颗“历史之石”在阎步克怀中被捂得滚烫,竟一发不可收拾地促使他在历史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相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阎步克,在1988年留校任教。初登讲台的光景,阎步克记忆依旧清晰。“作为新教师,先从公共课上起。因为没有教学经验,第一堂课挺紧张,基本就照稿子念,效果不好,还出了一身汗。到了第二堂课,学生只剩下一半儿。随后我逐渐适应、逐渐放松了,课堂也活跃起来。”

123_副本.png

阎步克的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课堂

留校做讲师的日子也相当艰苦,“做讲师那会儿,一家三口挤在29楼的学生宿舍里,用一个煤炉子做饭。炉子经常坏掉,就得骑车到西单的维护点去修。回头来看,那段日子过得比较艰苦。但当时却没怎么觉得艰难,因为上大学之前做过知青、当过边防军,艰苦惯了。”即使学校的待遇不尽如人意,阎步克的意志也没有丝毫动摇。或许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决心将自己这一生奉献给历史,奉献给讲台。

阎步克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史。上个世纪史学界偏重古代史研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状况不知梳理了多少遍,要想再出成果比较困难,但阎步克做到了,其中的枯燥和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忍耐的。他在谈起自己的学术道路时,心平气和,自称“勉为其难,尽力而为”。史学研究不仅仅靠天分,更重要的是勤奋加思考。其中的乐趣也只有那些爱思考的人能够体会。

课堂上的“完美主义者”

自1988年任教起至今30余年来,他未曾长期出国与休教学假,每个学期都承担教学任务,没有一个学期不上讲台。尽管每学期都开设课程,阎步克的课程名额却是一座难求,有些同学甚至从大一就想选阎老师的课,到了大三也没有选上,去得晚了一些就没了座位。

堂堂坐满的课堂效果,独具设计的授课方法,都是不断努力的结果,并非自初而然。阎步克自认为“记忆力差,口才不怎么好,缺乏做教师的天赋”,要讲好课只有多投入、多努力。每一次备课,他都会对内容再度修订剪裁。甚至话怎么说才清晰生动一些,也会花心思推敲。

每次备课都要有所改进,这是阎步克给自己的标准。经过一轮一轮的讲授,呈现出来的内容更精致充实了。

听过阎步克讲课的人,总对他的PPT印象深刻。2000年左右,出现了PPT教学的新技术。阎步克率先学习采用,“其实比起历史学来,我更喜欢那些需要动手、跟电器有关系的东西。少年时就装过收音机,在军队时干的又是雷达兵。十多年前我用一本译著的稿费买了台电脑,随即就旧病复发、沉迷其中了。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的培训,学习了POWER POINT”。随即,阎步克开始动手制作“中国古代史”这门课的课件,忙了整整一个夏天。开学后在课堂上试用,学生的反映非常好,甚至一些之前听过这门课的同学又来听一次。

阎步克亲自制作的幻灯片——汉代二十等爵制继承规则及其与周代的比较

阎步克称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经常思索如何使PPT表达鲜明,样式美观,对每一张幻灯片都是改了又改,可谓“十易其稿”。那时阎步克经常在屏幕前耗到早上三四点甚至5点钟,睡上一小会再简单吃些东西,就又去赶上午8点的课。阎步克为各门课程制作了大约二三千张幻灯片。如果做一张花一小时,总计便是二三千小时。“投入时间、精力太多,但乐在其中,因为讲课时更明快流畅了。”

严谨温和的学术之师

北大每年评选“十佳教师”,这是学生给教师的直接认可。阎步克曾在1999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这一称号。

每次下课,都有一堆学生围住提问,阎步克都会一一耐心解答。只有解答完所有问题之后,他才放心满足地骑车离开。阎步克鼓励学生超越专业局限,超越“井底之蛙”的一隅之见,尽可能多地了解古今中外对真善美的不同看法,辨析其异同之所在、变迁之因果,阎步克认为这就是应当给学生培养的人文素养。

提及此,阎步克感慨有幸在历史系工作近30年,他喜欢这里的风气。这里有很多他所敬佩的师长同仁,他们远离喧嚣、潜心学术,唯以一个精彩论点、一篇优秀论文为乐。他建议同学不妨选修历史系的课,体会那种感染熏陶。

f21b85c4bd42406f8a8264eac915b61d.jpg

阎步克在教授茶座上与学生交流

当被问到近30年教学生涯,什么事情带来了成就感时,阎步克对各种奖项荣誉只字未提,而是说“从初上讲台的笨嘴拙舌,到课上开始有了笑声,下课时有了掌声,就感觉很温暖很快乐”。他对听课学生的鼓励怀有感激之情,这便是推动他讲好课的最大动力。

接续文化,传递文明

像老师田余庆先生那样,如何将历史与文明接续下去,也是阎步克孜孜以求去探索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因此这种师生之间的代际传承尤为重要。所谓“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文明传递的纽带。

关于“历史学科”,阎步克谈道,“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日益发达与普及,本科学习逐渐变成了一种素质教育。历史专业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训练,让我们通过回溯人类文明历程,而了解一种寻求知识的手段与途径,深化对生活与社会的理解。拥有这种素质,对未来职业生涯会有无形的帮助”。

在阎步克看来,史学是一门学术。它既有着科学的精深严谨,又像艺术一样美妙动人。史学的艺术魅力,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是永恒的。这魅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根本上说,了解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固有方面。“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我们从一些看似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那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也是我们的校园为什么会成为‘精神家园’的东西”。

“一生中有若干年在大学度过,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对话,是值得珍视的机会。历史系的4年时光,你不会毫无所得。”这是阎步克给所有历史系学生们的寄语。(张一夫整理)

参考资料:

【人物访谈】阎步克,中文百科在线

《阎步克:田余庆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历史侦探”》,北京大学校友网

《通史教学彰显人文魅力:专访历史学系阎步克教授》,北京大学新闻网

《教学成就奖获得者阎步克:北大任教三十载不下讲台,他的课一座难求》,北京大学官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