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2011)开幕: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中寻求变革与转型

2011年11月4日上午,第八届北京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赵凤桐,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等出席开幕式。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会期三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分别特为本届论坛录制视频致辞。此外,来自韩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柬埔寨、肯尼亚等国家驻华使节以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嘉宾也应邀出席北京论坛开幕式。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主持北京论坛(2011)开幕式,他首先代表本届论坛组委会对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与支持表示感谢,向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为主题,力求从历史演进、经济增长、艺术传统、城市转型、教育创新多个角度,来探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变革与转型的方式。他强调:“我们深知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探寻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人类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我们学术界同仁的热情参与和积极的贡献,相信在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致辞中指出,自2004年举办以来,北京论坛一直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在国际大背景下率先提出了“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主题。郝平着重强调教育是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交流融合途径,是推进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基础,北京论坛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育部将继续积极支持以北京论坛为代表的高端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希望与会嘉宾一起为实现世界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这一目标携手努力。

罗黛琳代表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里德宣读贺信。贺信中说,他一直是北京论坛的坚定支持者,从首届北京论坛举办开始就关注论坛。2011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40周年纪念,今年的北京论坛汇集了很多出色的学者、思想家以及决策者,大家将共同分享如何能够进行和谐的转型,能够为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使世界更加和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论坛发来视频贺辞。潘基文向参与北京论坛的各嘉宾和学者表达了问候,并感谢主办方为论坛的顺利举办所付出的努力。潘基文说,如何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繁荣和强大,是联合国的使命。因此,联合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议题,明年将要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大会”将为此提供新的契机。北京论坛始终关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今年论坛也必将为此作出更多的贡献,共同致力于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

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赵凤桐在讲话中谈到了北京论坛对北京市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意义。他提到,一个城市的魅力还体现在其文化上的内涵。北京论坛在北京市的举办,不仅有助于北京市文化内涵的提升,还有助于北京市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提高北京市的国际影响力。此次北京论坛的城市分论坛专门探讨城市化的过去和未来,力求探寻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方向与出路,即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城市的转型以及如何在转型中发现和延续传统中的优良价值。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代表韩国SK集团崔泰源董事长致辞。他在致辞中说,今年论坛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实际上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一个传统的社会能不能同时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二是现代社会能否保持其传统。崔泰源以中国唐代诗人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结束致辞,表达了对北京论坛进一步汇聚全世界力量和智慧推动社会发展的期望。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致辞中向出席北京论坛的领导、嘉宾、学者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各界人士一直以来对北京论坛的大力支持。他说,在北京论坛的视野中,传统从来不是静止和僵化的元素,它随着当代人每一次的回溯与重构焕发出新的魅力。传统也是相当丰富和多元的,我们拥有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发展轨迹,也拥有古典和近代的思想成果,所有的传统都将在以下的愿景中得到重新阐发: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更为平等,人与社会之间如何才能更为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如何才能更为包容和互惠。

罗伯特·贝拉、克林·卢卡斯、罗杰·梅尔森和林毅夫四位国际知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奖章获得者、世界著名社会科学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罗伯特·贝拉发表了题为《骤变与不变:爆炸式发展与永恒真理》的主旨报告。贝拉指出,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并没有引起道德的突飞猛进,“我们所能达到的或不能达到的道德标准并不是现代化的产物,道德标准远远领先于现代化,我们现今仍然依靠着古人的智慧”。他指出,了解今天文明背后的传统可以让我们认识自我,也能让我们明确我们的未来。报告的最后,贝拉教授以中国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话作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表达了对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坚定信念。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杰·梅尔森以《理解政府机制的基础:领导力、法制和地方政府》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对比英美与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政治体制,揭示其背后的普遍原理。他指出,英国议会制与中国科举制都能确保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可以在精英阶层中得到分享,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同在于儒家体系为官员之间的交往奠定道德规范,而西方依靠法律体系。

牛津大学前校长、大英图书馆前主席,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克林·卢卡斯的主旨报告以《协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大学的作用》为题,讨论了大学在减少“现代”和“传统”之间冲突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卢卡斯认为,要达到“文明的和谐”,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重视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其次,保存差异,因为差异是人类的固有元素,也是创造力的核心;第三,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第四,大学在文明的和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林毅夫作了题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的主旨报告。林毅夫以经济的发展是否代表着文化的复兴,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是否可承载中国的现代化等问题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文化复兴的问题。林毅夫最后指出,21世纪有可能是各个文明一起发展、共同繁荣、共济互补、相互辉映的世纪。

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为主题,共设有七个分论坛、一个青年学生论坛、一个专尝一场圆桌会议和两场对话。七个分论坛,将分别从哲学、环境、国际关系、城市、医学、经济、教育等角度探索建设和谐家园之路。本届论坛将首次与世界银行合作举办一嘲民办教育与公共财政”学术研讨专常圆桌会议题旨为“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学生分论坛围绕“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展开;同时推出以“世界格局变化中的国家发展与文化复兴”和“轴心文明的对话”的高水平对话。

此次论坛引起海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50多家媒体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报道。(文/赵雅娇、朱亮亮、韩致宁、程思炜、陈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