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魏承毓:知霍防祸承任毓人

个人简介:魏承毓,教授,流行病学家。1928年出生于甘肃省甘谷县,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4年毕业留校,随来华苏联专家攻读流行病学。曾任流行病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总编辑,卫生部霍乱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协北京市第五、六、七届委员等。主编《霍乱防治手册》《使用流行病学》《副霍乱概述》等。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1947年,19岁的魏承毓离开家乡甘肃甘谷,来到北京大学医疗系学习。两年后,新中国成立,传染病防控任务十分紧迫。为了祖国的需要,1954年毕业时,他毅然服从上级决定,调离内科专业,投入到并不熟悉的卫生学领域,跟随来华苏联专家研读流行病学两年。苏联专家离开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流行病学教研工作之中。

魏承毓与青年学生交谈

1961年夏以来,广东阳江县多个沿海公社卫生院腹泻就诊量剧增,多者日可达百余例,后蔓延全省。百姓认为,这次疫情很像过去流行的“虎烈拉”(cholera,霍乱英文音译)。为防治疫情,稳定民众,卫生部决定组织“工作组”深入现场指导防治事宜。学校拟派遣魏承毓加入其中。面对未知的专业、未知的内容,魏承毓并未推辞,而是为了祖国防疫事业的需要,坚定地投入其中。而这一投入,便是一生。

此后数年,每年的五月到年末,魏承毓都要随时“待命”。卫生部一个电话打来,他就要立刻赶往现场。“防疫如救火”,不容迟疑。

霍乱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前的130年间,我国曾先后六次发生霍乱。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年间,霍乱奇迹般地“消失”,使它逐渐淡出了防疫工作的各项布局,甚至在当时的教科书上,都找不到关于霍乱的介绍。

当时的防疫工作要扎根公社,生活条件艰辛。魏承毓不惧条件的艰苦、资料的匮乏,总是深入现场,利用疫情现场实践的经验,边做边学。艰苦的条件反而促进了其对霍乱的认识。卫生系主任金宝善深知其中难处,经常去图书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帮助他更多了解霍乱的世界流行、防控体制、政策等方面内容,形成更宏观、全面的理解。

透过霍乱的“窗户”,魏承毓也对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年间,魏承毓始终行走在霍乱疫情现场调查的第一线,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学说。在海南,魏承毓与当地卫生人员先后奔波数地,提出“沿海分布”“一户一例”“来源不明”等流行特征。此后,浙江瑞安县出现了首发霍乱病例,而福建并无疫情报告。他据此提出,霍乱不仅可以“此地传播”,亦可以“远距离传播”“跳跃式传播”。在上海的10个区县进行调查时,他们发现,“咸淡水”交界处,是霍乱易流行的地区。距离海岸线3000余公里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地带出现了三例霍乱患者后,魏承毓结合历史资料,对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沿海分布”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即便是“非沿海地区”,也可能构成流行条件。此后,霍乱在尼泊尔、阿富汗、伊朗等内陆高原沙漠地带的流行情况,便印证了这一观点。

1960年代,魏承毓(左二)在清河镇保健站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重视联系实际需要,也重视理论高度上政策与制度的构建,是他对卫生防疫工作的理解与总结。在深入现场工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总编辑数年,十分重视对霍乱流行病学的理论研究。同时,他担任霍乱与腹泻病相关的诸多学术团体要职,主持参与了《霍乱防治手册》历版的编写制订。

魏承毓重视霍乱传染病与灾难的国际视野与全局观念。他立足历史与国际,撰写《副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状》《副霍乱世界性流行的二十年回顾》,曾赴埃及、苏丹、泰国、美国等国家考察国家病。他反思人类近百年重大灾难,提出“更多的还是完全有可能预防和控制的人祸”,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疾病预防的社会意义的重视。他主编的《实用流行病学》《副霍乱概述》《再度肆虐人类的传染病》,无一例外地强调着“动员全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让人民真正“知霍”,是“防祸”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动员群众,动员全民参与”,打有“准备”的防疫战。数十年间,魏承毓先后承担全国各地十余个省的各级卫生防疫培训班百余次,间接指导了数百个地区的霍乱防治工作。在遥远的新疆,他还举办过不下八次培训。担任北京市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的15年间,多次反映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这些都是他对“动员全社会参与”理念的践行。

“中国正在越来越好,我觉得一个人要本本分分,为国家的富强,尽自己的能力所及,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国家,这是一个人人生的乐趣。”刚做完白内障手术的他,仍然心念防疫事业。他希望自己的眼睛恢复一些之后,“靠着放大镜”写一本书,“以史为鉴”,介绍霍乱相关腹泻流行病学的历史。

魏承毓喜欢用福楼拜的一句诗评价自己:“海是多么伟大,而我是多么渺小。”“一个人要乐于奉献,老觉得自己还不够。”知霍防祸,承任毓人,九旬春秋,一生奉献。(文/医学部 王万州、段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