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商学院谢觐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在JAR发表,探讨企业价格刚性如何影响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谢觐的合作论文《 价格刚性与公开信息的价值》(“Price Rigidities and the Value of Public Information”)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Mar 2024,Volume 62,Issue 1,pages137—179)发表。论文合作者为美国耶希瓦大学西·西姆斯商学院(Yeshiva University Sy Syms School of Business)和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长聘副教授顾礼峰。

image1.jpeg

资料图片

▲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遴选的24本商学院顶级学术期刊(简称UTD 24)、英国《金融时报》评定的50本商学院顶级期刊(简称FT 50)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布的“中国经管学科国际科研发表数据检索系统”(简称PHBS 50)的50本核心期刊之一,与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The Accounting Review并称为全球会计学科“三大顶级期刊”。该期刊出版涵盖会计学所有领域的原创研究,也包括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内容,2023年影响因子为7.8

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尽管原材料价格飙升,公司提升产品价格的速度却相当滞后。由于产品价格反映成本,业界普遍担心公司在价格调整上的不灵活(即价格刚性)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盈利情况的了解不足,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加剧。

华尔街的担忧为研究者提供了机会。作者结合美国统计局公布的成本信息和生产网络,为1997年到2013年间的S&P1500公司构建了成本信息透明度指数。作者发现,成本信息越透明,则价格刚性公司的股票市场买卖价差越低,知情者交易概率越小,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小。此外,价格刚性的公司高管更可能被分析师询问关于公司成本的问题;但是,如果该公司的成本更加透明,以上现象就不容易发生。最后,当价格刚性企业在发布盈余公告时,股票市场的反应更为强烈,这进一步证实了公开信息的重要性。

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按照现有的理论框架,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独立机制分别是公司价格刚性和金融约束。一方面,价格刚性为货币政策刺激实体经济(而非单纯名义变量)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公司的金融约束在货币政策宽松时得到缓解,投资增多。但是,如果价格刚性本身加剧了关于公司成本的信息不对称,那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两者间的联系。

image2.png

谢觐,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会计学博士,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公司金融、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学、反垄断、中国经济等,曾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其研究荣获2018中国金融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研究成果被BloombergChicago Booth Review等报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