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妇产科杂志》刊发护理学院陆虹教授等文章 提出应构建适用我国国情的正常分娩循证指南

为进一步明确正常分娩所包含的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的干预措施、推动正常分娩循证实践的发展,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陆虹教授等进行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的系统综述研究,研究提示:构建适用我国国情的正常分娩循证指南,以期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安全有效的干预,保障母婴安康。该研究论文“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的系统综述与分析”近期已在《英国妇产科杂志》发表。

陆虹介绍,正常分娩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国际以及多个国家的助产或妇产组织所提倡,但目前正常分娩的概念、范畴及可采取的有利干预措施尚存争议。因此,厘清正常分娩的概念,明确哪些干预措施属于正常分娩的范畴,对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干预措施,避免过度医疗干预,保障母婴安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分娩指南质量评价得分

专家介绍,随着产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剖宫产术、会阴切开术、持续电子胎心监护等在我国的应用逐渐增多,许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接受了非必要的医疗干预,从而导致了过度的“人工干预分娩”。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早提出了正常分娩的定义,并提倡减少分娩过程中的不必要干预。之后,国际助产联盟、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助产或妇产组织也相继发表声明或制定指南,倡导正常分娩。正常分娩是指,在分娩自然发动、胎儿在妊娠37-42周经头位通过阴道自然娩出时,在分娩过程中适当采用有利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孕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

部分尚未达成共识的推荐意见

因临床实践指南处于较高的证据等级,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能够为分娩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未基于证据的和潜在有害的分娩干预措施。但目前尚不清楚其质量如何、以及推荐意见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人员共纳入《WHO正常分娩推荐意见》《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母婴产时照护指南》《昆士兰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等11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包含我国目前仅有的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研究发现,11部指南质量评价得分整体偏低,大多数指南在构建的过程中忽略了指南的应用性,忽略了指南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促进和阻碍因素、潜在的资源投入等。此外,由于纳入的基于共识的指南,指南在制定的严谨性方面得分较低。这是因为基于共识的指南没有系统地检索、评价证据,其反映的是专家的意观点而非最新的医学证据,因此容易产生潜在的偏倚。

通过对正常分娩指南内容分析,结果显示,达成共识的推荐意见可归纳为39个主题(共包含113个条目)。其中,持续一对一的分娩照护、陪伴分娩、镇痛支持等干预措施被5部及以上的指南所提及,体现了对产妇的知情权、自主权、选择权、尊重和偏好的重视。此外,有包括按摩子宫、积极/期待处理第三产程等在内的23条推荐意见尚未达成共识。出现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高质量的证据、以及结局指标的评价不一致。

研究进一步提示,需结合我国正常分娩助产实践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循证的原则、指南制定的步骤和方法,构建适用我国国情的正常分娩循证指南,以期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安全有效的干预,保障母婴安康。

afcfc053acaf486ea8c88037beaa0691.jpg

五部及以上指南提及的推荐意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