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 2014/11/14

    周德敏教授、张礼和院士研究团队在抗RNA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德敏教授、张礼和院士研究团队在抗 RNA 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相关成果连续发表在药物化学学科的代表性杂志上。 由 RNA 病毒引起的包括流感、丙肝、艾滋病、 SARS 和埃博拉出血热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且 RNA 病毒基因复制具有高突变率,对传统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为主的抗病毒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

  • 2014/11/13

    物理学院吕劲课题组在全金属晶体管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吕劲课题组在全金属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 “ All-metallic Vertical Transistors Based on Stacked Dirac Materials ” 为题,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顶级期刊《先进功能材料》【 Adv. Funct. Mater. (2014),DOI: 10.1002/adfm.2...

  • 2014/11/12

    胡永云教授等关于太阳系外行星宜居性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胡永云教授与其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合作者在太阳系外行星气候和宜居性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他们的论文已发表在 arXiv ( http://arxiv.org/pdf/1411.0540v1.pdf ),并被《天体物理通讯》( The Astrophysics Journal Letter )接收,题目为“ Water tra...

  • 2014/11/07

    陈鹏课题组在《自然•化学生物学》发文报道活细胞内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是久负盛名的双烯加成反应,在现代合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逆电子需求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Inverse electron-demand Diels–Alder reaction,“(逆)狄-阿”反应)开始被应用于抗体修饰、材料合成和活体标记等多个领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陈鹏课题...

  • 2014/11/05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谢冰课题组的论文被程序语言领域顶级会议POPL接收

    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谢冰教授课题组题为“ Summary-based context-sensitive data-dependence analysis in presence of callbacks ”的学术论文被第42届程序语言原理会议(ACM SIGPLAN-SIGACT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POPL)所接收。POPL是程序语言领域历史最久、水平最高的国际会议,被国际期刊和会议的各种分区方法放在该领域的最高区域中。这是北...

  • 2014/11/03

    Nature在线发表北大地空学院江大勇国际合作团队有关中生代鱼龙起源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4年11月5日, Nature (《自然》)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江大勇教授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以“ A basal ichthyosauriform with a short snout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of China ”( 《中国下三叠统一短吻原始鱼龙》 )为题的学术论文。这是自2005年12月 Nation...

  • 2014/10/29

    生命科学学院苏晓东课题组受邀在Annual Review Pharmacology and Toxi...

    国际著名综述期刊 Annual Review 2014年10月17日在线发表了其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子刊题为“caspase-6的活化、调节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Activation and Regulation of Caspase-6 and Its Role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的综述文章,此文由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的苏晓东课题组受邀完成。在这篇综述中,苏晓东及其...

  • 2014/10/22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兴课题组揭示心肌肥大与糖基化的关系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临床上,长期的心肌肥大往往会导致心衰。理解肥大的心肌为何会转向衰竭,长期以来是心血管疾病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最近,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兴课题组及其合作者运用化学标记、活体成像和蛋白质组学等手段,揭示了心肌肥大过程中细胞表面糖基化的动态改变,为理解这一重要病理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 2014/10/22

    生命科学学院郭红卫课题组在乙烯抗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 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而耕地面积却由于诸多原因在日益减少。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作物产量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植物激素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逆境胁迫激素,参与了多种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反应。郭红卫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乙烯在植物生长和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用乙烯气体或乙烯合成前体ACC预处理植物都能显著增强对盐胁...

  • 2014/10/21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周专实验室发现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机理

    帕金森病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具有缓慢发病特点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为常见病症。全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患病,其中80岁患病率增加5倍。中国发病率更高,目前约有200万患者,年新增病患约10万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周专实验室,将人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大脑纹状体内,减轻患病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 2014/10/20

    工学院王前课题组在超卤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最近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简称 PCCP ,影响因子为4.198)和 ChemPhysChem (影响因子为3.349)分别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工学院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王前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题为“ Tuning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 2014/10/17

    地空学院双聘教授张弥曼院士等对七鳃鳗化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地空学院双聘教授张弥曼院士等最新研究成果《早白垩世七鳃鳗幼体化石的发现揭示其三阶段的生命周期》。 七鳃鳗和盲鳗是现代仅存的无颌类脊椎动物。地质历史上,无颌类在古生代曾经十分繁盛,后被有颌类代替。七鳃鳗从遥远的古生代繁衍至今,为科学家还原早期脊椎动物演化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七鳃鳗是个体发育史中存在“变态”现象的少数脊椎动物之一,其生命周期开始于一个漫长的幼体期(长达7年甚至更久),尔后经历一个特殊的变态过程进入成年期,此时其解剖特征和生态习性与幼体已迥然不同。七鳃鳗幼体只能存活于淡水,营寄生的成体...

  • 2014/10/13

    李笑宇和黄岩谊课题组在DNA编码分子库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近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封面文章刊登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笑宇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工学院黄岩谊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Selection of DNA-Encoded Small Molecule Libraries AgainstUnmodified and Non-Immobilized Protein Targets ”。该研究首次实现...

  • 2014/10/10

    分子医学研究所何爱彬研究员揭示心脏发育与疾病互作的表观遗传机制

    在心脏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中,转录增强子组谱决定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然而同一套心脏特异的转录因子如何既调控发育,又控制疾病发生,其机制尚未明确。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和生命联合中心何爱彬课题组与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合作解析了心脏主转录因子 GATA4 如何调节染色质组蛋白修饰密码,形成心脏发育与心肌肥厚的增强子组谱。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 Natu...

  • 2014/10/10

    陈鹏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报道“活细胞点击化学”新进展

    铜离子催化的叠氮—炔基环加成反应【点击化学( click reaction) 】是标记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一价铜离子的生物毒性,这类反应通常难以应用于活细胞内部标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课题组最近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题为“ Biocompatible click chemistry enabled compartment-spec...

  • 2014/10/04

    邓宏魁研究组在Cell Stem Cell杂志发表原始多潜能干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

    10月2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Cell Stem Cell 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 Generation of Naïv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Rhesus Monkey Fibroblasts ”。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将恒河猴皮肤细胞诱导成为了 “原始多潜能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在体外无限增殖、自我更新的特点,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类型的功能细胞,在疾病模型、药物研发和细胞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2014/10/03

    “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创新群体在超高灵敏微腔传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些年来,由于在环境监测、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甚至国土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单个纳米尺度颗粒的快速检测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日前,北京大学“介观光学和飞秒光物理创新研究群体”肖云峰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等开发出一种基于微腔拉曼激光的超高灵敏传感器,在液体环境下成功的实现了单个20纳米尺度颗粒的实时检测。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于2014年9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 2014/10/01

    北京大学成功研制新型双光子光片显微镜

    北京大学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组成功研制了大视场、高时空分辨新型双光子光片显微镜,并命名为2P3A-DSLM (Two-photon three-axis digital scanned light-sheetmicroscope)。该成果近日发表于《Cell Research》(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

  • 2014/09/29

    “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创新研究群体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上取得系列进展

    太阳能的利用是当前物理、能源、材料等领域交叉研究的前沿热点。钙钛矿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近两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光伏材料,其光电转换效率已迅速攀升到17.9%(经权威机构验证)。近期,该纪录又被刷新到19.3%( Science 杂志报道),并有希望达到晶体硅电池的25%的水平。“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成员肖立新教授、朱瑞研究员和龚旗...

  • 2014/09/26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光调控植物发育重要信号通路

    光提供了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光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号,可以调控种子萌发、幼苗形态建成、开花等重要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幼苗的形态建成,对于植物是否能正常发育,能否存活都至关重要。深入了解光如何调控植物幼苗形态建成,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反应以及优化农业生产。 基于一系列遗传筛选实验,人们鉴定并且克隆了一类称为 CONSTITUTIVE PHOTOMOR...

  ... 111 112 113 114 115   选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