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 2013/10/21

    黄晓军课题组在白血病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

    2013年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18.038),国际血液学顶级期刊《Blood》(影响因子9.06)、 《Leukemia》(影响因子10.164) 连续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课题组完成的三篇学术论文,报道了该课题组在恶性血液病诊疗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是一种起病凶险的恶性血液病,单纯依赖化疗患者复发率高,总体生存较差。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组织全国七家血液病中心开展口服砷剂(复方黄黛片)和静脉砷剂(亚砷酸)治...

  • 2013/10/15

    北大医院霍勇教授团队完成我国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北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率领团队,10月9日在国内率先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对两名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施行了经皮心室重建术,实现了国内在该项技术零的突破。目前已完成2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霍勇教授为患者施行经皮左室隔离术 洪涛教授为患者施行经皮左室隔离术 心内科马为副教授介绍,霍...

  • 2013/10/11

    席振峰研究室成功合成首例主族金属η8戊搭烯配合物

    席振峰研究室首次合成主族金属的η8配位模式配合物,为主族金属首例。

  • 2013/09/24

    信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在复合微能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韩梦迪、张晓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与摩擦生电复合原理的纳米发电机,在复合微能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表面,该复合式纳米发电机可以直接点亮10个商用发光二极管(LED),单次发电即可使4位液晶屏持续点亮15秒。该器件结合独特的“r”型结构,可以集成在电脑键盘中,将日常打字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成...

  • 2013/09/24

    光华管理学院徐菁学术论文将在消费行为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排斥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公平成为各国公共政策的主流话语及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主流方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徐菁副教授另辟蹊径,从产品选择领域着手,通过研究被排斥者心理,分析社会排斥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以期探讨消费者能否通过选择独特性的产品来应对社会排斥带来的负面影响。徐菁副教授关于此的学术论文 “To Be or Not To Be Unique: The Effect of Social Exclusion on Consumer Choice”,即将发表在消费行为学领域...

  • 2013/09/18

    张锦课题组在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制备方面取得进展

    单壁碳纳米管是典型的一维纳米碳材料,独特的管状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纳电子学、复合材料和化学生物传感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制备是对其性能研究和规模化应用的前提。碳纳米管结构的多样性(不同的直径、取向、长度、导电属性及手性)使得控制制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以导电属性控制和手性控制最为困难。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张锦教授...

  • 2013/09/18

    《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发表乔杰、汤富酬、李瑞强研究组研究成果 揭示人类胚胎发育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研究团队采用先进的单细胞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绘制出了完整的人类植入前胚胎和胚胎干细胞的转录组图谱,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杂志上。 由一个细胞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称之为转录组,其中包括编码蛋白的RNA和非编码R...

  • 2013/09/06

    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细胞分裂调控中取得系列进展

    2013年9月4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的一项重要研究进展——TACC3蛋白依赖性非中心体微管的组装和分选促进纺锤体装配过程中动粒与微管的捕捉(Fu et al,PNAS,2013)。 张传茂教授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细胞分裂增殖调控机理研究。细胞分裂增殖是生物界赖以存在的基础。细胞分裂过程是由一系列调控因子所驱动的。这些因子主要包括 CDK激酶、Plk激酶和 Aurora激酶等,它们共同参与调节中心体成熟、纺锤体装配以及染色体列队等重要的细胞周期事件。有丝分裂是真核生...

  • 2013/09/06

    北大科研团队发现中药可以有效对抗新型禽流感病毒

    为了探明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分子机制,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来鲁华-裴剑锋课题组使用计算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到目前为止所有已知三维结构流感病毒蛋白与中药化学成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取得新的进展。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2013年3月以来在我国暴发的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人数超过13...

  • 2013/09/05

    《自然》(Nature)杂志发表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小组研究成果

    2013年9月5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彭书时与朴世龙教授的论文“Asymmetric effects of daytime and night-time warming on Northern Hemisphere vegetation”,报道了他们在碳循环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是在全球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巨大的碳汇。因此,气候变化怎样影响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吸引了许多生态学家、大气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早期的研究普遍...

  • 2013/08/30

    俞大鹏-赵清课题组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物理学院俞大鹏-赵清课题组在固态纳米孔单分子探测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 2013/08/29

    杨勇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研究性皮肤病学杂志》上发表

    近日,北大医院皮肤性病科杨勇教授带领的遗传组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掌跖角化症的一种全新致病基因及发病机理,论文于近期发表于皮肤科专业顶级杂志——《研究性皮肤病学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IF: 6.192)上。北大医院皮肤性病科林志淼博士为论文的责任作者,博士后曹旭及研究生尹菁华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中心临床研究员项目的支持。 Bothnia型掌跖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多见于瑞典的波斯尼亚湾地区,患者的临床表现...

  • 2013/08/27

    “飞秒光物理和介观光学”创新研究群体在微腔光力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飞秒光物理和介观光学”创新研究群体成员肖云峰研究员和龚旗煌教授等人在微腔光力系统的非线性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2013年8月20日发表在物理学领域的顶级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Yong-Chun Liu, Yun-Feng Xiao*, You-Ling Chen, Xiao-Chong Yu, and Qihuang Gong*, Parametri...

  • 2013/08/26

    朱星-方哲宇课题组取得系列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朱星-方哲宇课题组在表面等离激元学中取得系列进展。

  • 2013/08/20

    信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在柔性透明发电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孟博提出了一种单表面透明摩擦发电机。相关研究论文《单表面摩擦发电机及自供能触觉传感器》近期在线发表于相关领域权威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Bo Meng, Wei Tang, Zhi-han Too, Xiao-sheng Zhang, Mengdi Han, Wen Liu, Haixia Zhang. A tra...

  • 2013/08/14

    《新闻联播》报道北大邓宏魁团队重大研究成果 普通体细胞可能孕育新生命

    2013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普通体细胞可能孕育新生命:我国干细胞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题,报道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的重大研究成果,首次证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跷板模型”。 报道指出,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体细胞可以回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也就是具有了逆生长的可能。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克隆技术研究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方法,让一个普通体细胞可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 2013/08/06

    分子医学研究所张秀琴研究组发现肥胖及代谢疾病‘病从口入’新机制

    2013年7月23日,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张秀琴研究组在糖尿病研究权威杂志《Diabetes》在线发表关于饮食刺激引起的肠道形态和功能变化与肥胖的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Overnutrition stimulates intestinal epithelium proliferation through β-catenin signaling in o...

  • 2013/08/02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在分子器件中的界面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围绕分子器件的接触界面基础科学问题,致力于发展制备稳定纳米/分子晶体管的普适性方法,研究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物理化学现象,通过设计实现对器件性能的调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开展单分子本征输运物性研究几个课题组之一。最近,他们在基于石墨烯电极的第二代单分子器件的制备及界面调控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该课题组首先通过四年努力,发...

  • 2013/07/30

    北京大学工学院侯仰龙课题组在掺杂石墨烯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侯仰龙课题组在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磷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和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Synthesis of Phosphorus-Doped Graphene and its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

  • 2013/07/18

    《科学》(Science) 发表北大邓宏魁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使用小分子化合物逆转“发育时钟”

    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在这项研究中,邓宏魁团队仅使用四个小分子...

  ... 116 117 118 119 120   选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