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专题首页 » 深切缅怀

陈和生院士追忆李政道先生: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

“没有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的不懈努力,中国的高能物理和大科学装置无法得到如此跨越式的发展。”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追忆缅怀李政道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经理陈和生表示。

推动建设国际高能物理的“常青树”

8月5日上午11点,陈和生得知了李政道去世的消息。“前一段时间,李政道先生的身体都还好。我们开会时,他还会发来视频致辞。今天突然得知这一消息,感到非常震惊、悲痛。”

陈和生将消息转告给李政道在中国物理界的朋友后,也给他的家属发去了唁电。“李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他同时也对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高能物理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李政道以杰出科学家的卓越眼光,围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位于玉泉路附近,外形宛如一个大型的羽毛球拍,内部则像一座地下迷宫。世界是由一些基本粒子组成的,加速器和对撞机就是用来“抓捕”粒子的工具,以寻找新粒子。20世纪50年代,欧美已相继建设了各类高能加速器。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国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曾几度搁浅。

1981年,李政道召集中美科学家一同研讨,并提出建造44亿电子伏质心能量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粲物理。1981年底,李政道亲自向邓小平同志介绍了这一方案,获得了支持。在他的帮助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始进行设计和预制研究工作。1983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BEP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立项。1988年10月,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第一次正负电子对撞。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运行30多年了,一直在高能物理领域保持了在粲能区的国际领先地位,是国际高能物理的‘常青树’。”陈和生说,这意味着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建立BEPC是非常好的物理设想和方案,这个方案符合中国国情,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做得非常好。

“他永远会活在中国物理学家心里”

1998年到2011年期间,陈和生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他回忆说,2000年,高能物理研究所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制定了“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和先进加速器发展目标”的报告,获得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原则同意,其中就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的方案,即BEPCII。

“李先生对我们的发展战略非常支持,克服了很多困难,帮助我们推动BEPCII的立项。他还通过中美高层会谈推动中美合作,解决了我们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困难。”回想起李政道的支持,陈和生至今仍非常感动。

2006年6月,陈和生与李政道(左)在BEPCII隧道。受访者供图

在陈和生的印象中,李政道非常睿智、开朗,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将科学思想融入艺术创作。他建立了高科技中心,不单是物理,还推动与国家科技发展有关的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

“他也是位非常和蔼、亲切的老人。我做高能所所长的10多年时间里,得到了他的很多指导和帮助,我每年都要向他汇报好几次高能所的工作。作为高科技中心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每年也会跟他讨论中心的工作,接触非常密切。”

陈和生介绍,李政道还非常敏锐地认识到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中国粒子物理发展的一个机遇。他积极支持、到处奔走,帮忙落实方案设计、经费以及中美合作。同时不遗余力地推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中国高能物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为此做出了非常关键的贡献。

“我想,他永远会活在中国物理学家和中国科学家的心里。”陈和生动情地说。


原文链接:陈和生院士追忆李政道先生: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