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季羡林的文采和人品——"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礼赞

2002年元旦,我给女儿新年的贺礼是一本新出版的季羡林先生散文集。知识分子舞文弄墨的习惯在我身上也如法炮制,我总喜欢在买给自己的、或赠给女儿的新书扉页写上几句,以志自勉或共勉。这一次,我在扉页郑重写上的是:写出季羡林的文采、学习季羡林的人品。

2007年新春佳节刚过,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选出,季羡林的名字赫然上榜。专家、评委给予他的赞誉之词,我以为就是“文采”和“人品”。

正如评委们所说,“季羡林创建了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季羡林的文采大多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和散文作品中。前者很专业,我不敢班门弄斧;后者广为流传,我心驰神往。可惜没有全部涉猎,偶读几篇,倍感受益。在《我们面对的现实》一文中,他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认为要正确对待“生活的现实”和“学术研究的现实”两类现实。其中,在生活的现实中,从人们开门七件事到养家糊口、当官发财、大款风流等,他能够看见事物的危险、事态的陷阱、事相的迷惑。“想一想全人类的生活,你感觉到危险性了没有?也许有人感到,我们这个小小寰球并不安全。有时会有地震,有时会有天灾,刀兵水火,疾病灾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降临你的头上,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对策只有一个:顺其自然,尽上人事。”“顺其自然”有点老庄哲学的意味,可“尽上人事”却不是“消极无为”的。两者加在一起,实在是完美的组合。

先顺自然,再尽人事。生活现实中,有很多人和事,自然没有通,就已经尽人事,这样的结果,“尽”的不是“事”;“尽”的只能是才气、是神气、是人气!苏东坡有《(前)赤壁赋》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季羡林深信苏子讲得句句在理,然而到今天,江风还清吗、山月还明否?生态的危机固然可怕,社会的污俗更加可畏。“令人吃惊的是,虽然有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没有提高到与人类生存前途挂钩的水平,仍然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还有人幻想用西方的''科学''来解救这一危机。我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季羡林最后的结论是:“西方科学优秀之处,必须继承;以东方的''民胞物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济西方''科学''之穷。人类前途,庶几有望。”

于“学术研究的现实”,季羡林仍然强调:电脑技术的发展,信息知识的爆炸,都无法迫使我们还要沉下心来、慢慢地积累资料、细细地体味学术。“有时候穷年累月,滴水穿石,才能勉强凑足够写一篇文章的资料,有一些资料可能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写文章之难真是难于上青天。”与此相反,现在一些青年学者“写文章之快真是快于上青天”,克尔凯郭尔、尼采一百多年前感慨的、愤怒的、抨击的工业化、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不仅在物质生产上、而且在文化生产上也是 “枚不胜举”和 “淋漓尽致”,这种量和质的演变真让人触目惊心!感谢您,季羡林!让您文采的舞姿呵护着大师的博爱向我们扑面飘近,让您思想的灵魂伴随着学问的尊严向我们倾心逼近!

要说大师的人品,话题就多啦!大的话题太沉重,不是这篇网文所能的“承受之重”;小的故事倒是不少,“窥一斑而见全部”,“以小见大看本质”可能是我下面故事的主旨。

一是他的谦卑。据拜访过季羡林的人介绍,过去在家里会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客人,告辞后,他总要送出房间、送出家门、送到你离开他的视线为止。他是一个忙人,时间对于他有多么重要是不言而语的。但在客人辞别之际,他对客人的态度是那样的热情、那样的真诚、那样的谦卑,这真让我们感动,也真让那些在客人还没走远就已经听见“砰”的关门声、真让那些客人还没告辞就看表下逐客令的人、真让那些有以上“劣迹”并且自称是“大师”的人汗颜!

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前不久郑重宣布,要把戴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一一摘除。他认为,他不配;他认为,他头上有这么多的光环,他难受;他认为,一个人到了老了,不要在荣誉和鲜花中度日,而要在常人、常情、常态中生活。不断地治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超越,就是最好的生活。而谦卑则是他所有这些人格伟岸的基础。

是他的同情。季羡林的着装朴素,为人憨厚,咋一看就像一个北京小胡同里走的老大爷。还在他做北京大学副校长期间,碰上新生入学报到,北大校园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突然有一新生向他求助,希望帮助看管一下行李,这一看就是一小时。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中,主持人问起此事时,他默默地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那个学生当时没有叫我老大爷,而是叫我老师傅。”这件事,对季羡林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因为,他懂得同情的重要,他知晓帮助的可贵。

现在我们有一些肚里稍有墨水的人,不要说在校园里指望他能够打理帮你照看行李的“分外事”;就是在下课后你苦求他满足你多一点答疑时间的“分内事”,他都会不耐烦地冷眼注视你,让你心头求知的炙热顿时化为一口悲凉的冷气。现在看来,北大的新生是错把他的校长当成“老师傅”了;现在看来,季羡林不想作秀、却着实让生活本身美丽了他;现在看来,“是金子一定会散光”的定律在生活琐事中、在小河溪水里体现比在人生抱负中、在惊涛骇浪中闪耀更能凸现人格的文化魅力!

三是他的忏悔。季羡林是位成功的学者,了不起的知识分子。按常规说,这样的人似乎不要、也不应该忏悔的。解放前,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参加教育,却来不及为老母守孝;解放后,历次运动受到冲击,却保持气节,不说违心话。连温总理在探望他时都表演道:“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已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但就是这样,季羡林还执着地进行自我忏悔。一是也曾经“说过一些谎话”,虽然在高压政策下,但他没有回避自己的责任;二是也有“名利思想”,说自己并不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我名利之心兼而有之”。只是因为“我四十多岁时,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当时所能追求的最高荣誉(一级教授、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我已经全部拿得手。”三是在“文革”的“牛棚”里我骗过看管过我的人。那时肚子饥饿,只想多吃一点东西,往往以“看病”为由溜到家里多吃几口饭。四是我在“文革”中没有做到“拾金不昧”,因为我打扫厕所,里面会检到一、两个硬币,我竟然把它用来买包子吃了!

季羡林的这些忏悔,分别在他的回忆录和最近出版的《牛棚札记》中谈到。我读了之后,思绪起伏、联想连篇。小孩忏悔是因为“打架”,贪官忏悔是因为“枉法”,文人忏悔是因为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因为“良知”!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古罗马的奥古斯丁和近代法国的卢梭分别写过以《忏悔录》命名的著作,巴金也写下了含有忏悔意味的《随想录》。忏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勇于直面的,也更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忏悔对人类、对社会、对文化都有价值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文化的生产者、体现者,特别是一些优秀知识分子所创立的被后人作为经典传诵和继承的先进文化,其人格力量的因素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他们作品的不朽,他们思想的永存,除了化为物质形态的书籍、实物外,真正屹立于人民心头的还是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作为“人”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离开反省、离开证伪、离开忏悔则必然显得苍白和乏力。

世界是不完满的,存在也是有缺陷的,人性更是有瑕疵的;因为有了艺术的样式、因为有了思想的种子、因为有了忏悔的过程,世界开始变得完满、存在开始变得亲切、人性也才开始变得丰富和多彩。因忏悔而任意贬低一个人是不可取的;因忏悔而提升一个民族精神生命力度的,则是我们敬仰、敬畏并且给予敬礼的!

季羡林的文采和人品,就是这样的!

编辑:商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