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推荐2022年三本新书

荐书是不容易的。反复研读专业书籍以求专门知识的发明,是学者的读书法;随性杂览各种闲书以求精神之自娱,是文人的读书法。而学者荐书之难,就在于如何在知识与趣味之间求得适度的平衡。以此为标准,我无妨说说今年读过的较喜欢的三种新书。

刘妍《编木拱桥:技术与社会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这是青年建筑学者调查、研究闽浙边境廊桥的专著。我是一个考古工作者,却长期认为近现代乡土建筑的价值主要在于情感和传统生活记忆的保存,而不认为它们具有系统性的历史知识。只有像刘妍这样真正懂建筑技术并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者,才能真正“下沉”到其研究对象的微观层次,揭开古代建筑行业的核心秘密和地域差异。历史人类学家讨论类似的历史问题,通常只能停留在族谱、碑刻、文书、地方文献的“中观”层次,很难真正下沉到古代基层社会的微观层次以发明知识。等而下之,文艺工作者通常只能“宏观”地描述和议论,或对乡土、乡愁、廊桥抒发一点空泛或真诚的礼赞,在具体的知识层面几乎没有贡献。而刘妍以其过人的才华和艰辛的田野调查,以廊桥为题材,促成工程技术、匠人传统与区域社会史、文化史的深度融合,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晚清民国时期区域性的乡土建筑具有成体系的学术价值。

张辛《礼与礼器:中国古代礼器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8月),该书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辛教授关于中国古代礼制和礼器研究的论文集。在礼学经典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基础上,作者对礼的概念、礼与礼制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对礼的物质载体——礼器做了深入系统的形而上思考和形而下的器物学研究。该书体大思精,干脆利落,深刻而醒豁地揭示礼乐作为中国古典社会两大支柱,并对礼器作为礼乐制度物质载体的起源、体系构成、分类和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多有创见。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严格的考古学著作,但确信这是我今年读到最有知识与思想收获的新书之一。

范学辉《大宋开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近年有关宋代历史的通俗读物在图书市场大火,但真正为市场和宋史学界同时认可的读物并不多。将历史读物写得“好看”“有趣”,绝不是如何把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和痛快淋漓那么简单。事实上,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都极其复杂,极其跌宕起伏,历史的有趣和引人入胜主要就来自于历史的复杂性本身。一种优秀的历史读物,必须直面历史的复杂性本身,决不能以简单化作为“变有趣”的写作手段来赢得读者。范学辉《大宋开国》讲述北宋开国六十年间的政治和军事,剖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和人心,对史实细心提炼,平实叙述,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复杂性,引导读者对历史分析形成更加周全的思维习惯。正如包伟民先生所称,《大宋开国》是通俗性历史读物写作的杰出范本。(陈嘉励)

原文链接:陈嘉励的2022书单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