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一向站得高、看得远”——追忆李政道先生推进基础研究二三事

李政道先生在物理学领域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倡导和实践者。他为中国基础科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的成立,以及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形成都离不开他的积极推动。

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没有太多出国留学通道,CUSPEA为物理学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出国深造机遇。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笔试要用英文,笔试之后还有英文面试。在CUSPEA的支持下,我在美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2010年,我回国并入职北京大学。应该说我是CUSPEA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在李先生倡议下创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对我国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支持。利用与邓小平同志会面的机会,李先生提出了建立基金委的建议。实际上,当时我国正在精简行政机构。在这种“做减法”的情况下,成立一个新部门,靠的是领导人的魄力和远见。李先生明确提出让专家来管理基金委,这也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大方针。

基金委有9个学部。我曾担任过基金委副主任,分管其中数理和化学两个学部。另外我还分管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际合作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系是较为国际化的体系,国际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学基金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我国的基金委组织框架和运行模式与这些国家的基金会相似,这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先生对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发展也非常关心。1986年10月14日,由李先生发起的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成立。李先生被聘为中心主任兼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中心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培养现代物理高级人才的开放型教学和科研基地。

2001年9月,由李先生推动的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今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成立,CUSPEA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担任主任。

2006年11月25日,李先生建议的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成立,李先生任中心主任。中心的核心目标是仿照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成立的日美联合研究中心模式,在高能物理的一些重要领域培养优秀的中国青年学者。

2013年6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邀请李先生出席“百年物理庆典”,先生由于行程安排原因无法参会,但他手书了一份贺信。可以说,与北京大学物理学发展相关的重要事件,几乎都得到了李先生的指导。

我与李先生不时会在国外开会期间偶遇,但更多的交集发生在1990年以后——我每年夏天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讲学时都会与他接触。我隐约记得李先生每年差不多回国两次。一次是6月份,一次是10月份,这期间我见过李先生和他夫人。他凡事喜欢亲力亲为。记得有一次,他和夫人带着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打扫卫生间。还有一次,他请我们吃饭,菜谱是提前商量过的,每道菜他都能说出背后的故事。从这些生活小事可以看出,李先生不仅能做大事,也“拘小节”。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所了解的李先生是一位勇于创新、敢于跨界的科学家。这一点从他60多岁还敢于进入对他来讲是全新领域的室温超导就可见一斑。他进入一个领域,不像其他人先读一些文章,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做研究。他喜欢从头开始推导一些最基本的原理,一步一步推到这个方向的前沿,细节他也都推导过。这是他的科研风格。

李先生一向站得高、看得远,又关注细节和落实,对待科研和日常行政事务认真严谨。他一直致力于推动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并尽心尽力地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促进中国的开放,以及与国际的接轨。这都体现了他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而基础研究正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应当把李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斯人虽已逝,但风骨永存。(作者谢心澄,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文链接:“李先生一向站得高、看得远”——追忆李政道先生推进基础研究二三事(本文刊载于《科技日报》2024年8月16日第8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