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青春梦”——观话剧《情观红楼梦》有感

话剧《情观红楼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创作,在最近的中国校园戏剧节上再次上演。在众多以小说《红楼梦》为蓝本的舞台剧中,《情观红楼梦》有独到的价值意义。

该剧深入解读并大胆延展了《红楼梦》这一众所周知的文学经典。它不仅追溯和辨析原著的故事情节,更以“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大观园小儿女们的“青春梦”的美感意象和内心世界。所谓“情观”,即非单纯叙事,而是以“情”为视角,以“情”为表达。

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该剧巧妙涵盖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却未陷入繁杂的情节梳理。这一成就得益于两点:一是采用“叙述体”结构介绍人物、过渡情节;二是运用“主观印象”方式展现人物形象,不拘泥于原作的长篇描写,而是抓住人物核心特点进行表现。这些特点往往源自编导者的独特理解和阐释,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对于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充满新意。

例如,剧中展现了原小说中并未出现的“宝钗诉苦”段落,通过宝钗向现实读者倾诉被误解的苦楚,表达了编剧顾春芳对薛宝钗人物的独到见解;而“晴雯撕扇”则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成为晴雯对不公命运的抗议和宣泄;广为人知的“黛玉焚稿”则被创新性地改为“仙子护稿”,用以表达编导者对林黛玉的钟爱与怜惜。演出中还有许多段落,诸如“读书”“葬花”“婚礼”等,这些段落均不拘泥于原著的现实描写,而重在表达小说阅读者、剧作编导的理解和情感,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真实”——这是接受者心中的真实,是浸润了主观情感的“诗的真实”。

这种“以美学的眼光和美学的思维”创造出的“诗的真实”,之所以能在舞台演出中得到顺畅而强烈的呈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剧作对于舞台的巧妙构思——简单的舞台、空荡的空间,为假定性的舞台表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情观红楼梦》的舞台摒弃了常用的“局部写实”或“以虚代实”的环境性形象元素,台上没有任何表示生活环境的布景,使得舞台成为一个高度能动的戏剧空间。它可以随演员的表演灵活转化为各种情节所需的环境,实现场景间的快捷转换,更能在现实与主观、物理与心理空间之间自由穿梭。这种舞台空间的流动性和多义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景随人移”理念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舞台自由并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是为更强烈、深刻、诗意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可能。配合“叙述体戏剧”的方法,让“红楼梦故事”真正做到了“随情而观”。比如一领草席衬托了晴雯命运结局和她心中的倔强与不甘,一张张面具外化了人物的心理压力,一条长长的红绸表现“金玉良缘”喜庆婚礼的同时又与黛玉的凄苦心境形成对比。

“情感内涵”与“假定性”的结合,必然催生出舞台意象。这一审美价值正是《情观红楼梦》所追求的“诗化意象”的舞台艺术理想。该剧的这一尝试也为经典作品的再创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者:王晓鹰,系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

原文链接:“红楼梦”与“青春梦”——观话剧《情观红楼梦》有感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0日 第16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