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大共寻“学缘”:广州柏园史语所旧址举办人文学者主题学术沙龙

3月11日,“追寻我们的足迹——中大学缘”主题活动暨“岭外文研”学术沙龙在广州柏园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十数位人文学者聚集在东山柏园,参观“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初创旧址,追寻中山大学在开创中国现代人文学科道路上的足迹。

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大高研院”)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文研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举办。参与的学者主要是近年应邀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访的广州地区高校学者。

在主办方看来,广州东山柏园作为史语旧址,具有独特的历史与学术价值,通过举办高端学术活动可让它进一步“活起来”,进而打造新的学术高地。

追寻:史语所让我们结为同道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许瑞生出席并致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所所长蔡凌向到访学者介绍了广州柏园史语所旧址的发现、修缮及活化开放等情况。

1928年,学者傅斯年、顾颉刚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语史所”),在此基础上,傅斯年又创办了史语所,二者研究人员多有重合。史语所创办的前期也曾在中大校园内办公,直到1928年10月22日,该所搬至东山柏园。

从广州柏园到北京北海,史语所牵系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两所高校,并超越其变迁的足迹。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去年9月现场调研广州柏园史语所旧址,曾表示:“柏园是现代中国人文学科的发祥地,它不仅承载了中山大学校史的一部分,而且对中国现代学术史也具有重大意义。”

学者们在柏园回顾了史语所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学术渊源。“今天我们将场地选取在柏园,缘于我们与这里特别的渊源。”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大高研院院长谢湜表示,北大文研院和中大高研院都是以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致力于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某种意义上,都承接着史语所的宗旨与目标。

在明年迎来中大百年校庆之际,“我们来到史语所广州旧址追寻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启动‘中大学缘’系列活动。”

以顾颉刚、容肇祖为代表的北大学者来到广州,先后组建语史所和史语所。“史语所紧紧地把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连一起。”北大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认为,史语所前贤们不仅是辉煌一时的学术代表,更是一种精神的代表,其志其学延续至今。“史语所在广州的历史,与广州的缘分,让我们结为同道。直到今天,我们(北大与中大)在做着相似的事情。”

传承:几代人践行近百年的理念

在“岭外文研”学术沙龙上,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郑重回顾,民国语史所与史语所主要创办人顾颉刚先生在1928年发表的《民俗》周刊发刊词:“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认识民众……建设全民众的历史。”

这份学术宣言,正是当代历史人类学学者群体“华南学派”数十年来学术追求的指引。“我们几代人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与功夫,践行着这篇发刊词的理念和追求,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刘志伟说。

随后,刘志伟作主旨发言《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并播放了同名纪录片。纪录片中,番禺潭山村村民三哥在乡村文化生活中扮演着的多样角色,如为村民手写对联、办丧礼,主持组织村民的非遗活动等等,发挥着现代乡村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作用。

“在民间中搜集,在民间中发现,以此更好地解释历史。”在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看来,历史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投射,而寻找生活当中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是语史所和史语所前辈们倡导、开创和实践的主要学术主张。注重田野调查、重视前沿的实践,对现代学术的转向非常重要。

启示:改变学术语言贫乏的现状

纪录片对乡村“知识分子”进行了生动呈现,让与会学者中进一步感受到岭南历史文化的丰富与特色。

“演员张颂文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鲜活地描述了这个群体。”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认为,乡村“知识分子”广泛存在于华南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暨南大学教授陈志平在乡村“知识分子”身上看到一种阳刚气质,可见岭南的雄直之气;在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曹家齐看来,与北方地区相比,华南更多地保留了多样的传统和民俗,是学术研究的富矿。

以影像形式呈现学术研究,同样为与会者关注。刘志伟对此回应道:“做了几十年的乡村研究,我们怎么看乡村,怎么理解乡村,乡村对学术认知有怎样的价值。很多体会不是论文能够写出来的,所以我们就想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与呈现。”

“我们过于习惯用今天的知识生产方式写著作、写论文,还需要不断掌握和丰富创作语言,改变学术语言贫乏的现状。”谢湜认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对当下学科融合发展带来启示。“在史语所的传统中,交叉学科是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做出来的。传承并弘扬史语所的精神,在当下不仅不过时,反而能够激发我们的使命感与创新的灵感。”

原文链接:北大中大共寻“学缘”:广州柏园史语所旧址举办人文学者主题学术沙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