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剧救亡,任重而道远——新时代桂剧传承与保护研究

编者按:2019年暑假期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会组织本院同学,开展“桂剧传承与保护”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艺术学院顾春芳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同学前往广西桂林,对桂林市现存有桂剧的文化场所进行走访调研,同学们结合当下桂剧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对于新时代桂剧如何摆脱困境、重获新生提出了见解和思考。

桂剧的生存状况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在明清两朝兼不同地方腔调特色,经桂林地方化逐渐形成,在历史上经过唐景崧、马君武、欧阳予倩三位剧作家、教育家的改革,奠定了桂剧艺术的基本样貌。时代向前发展,桂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并没有促进桂剧的传承保护,相反地,桂剧走向没落的趋势已初见端倪。

作为艺术自身来说,桂剧特色不够突出、精髓正在流失,其唱法逐渐被普通话所同化;同时其剧目内容与现代审美兴趣相脱离,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分化;在电视、电影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下,桂剧的市场不断紧缩,日益趋于边缘化地位。从演艺人员角度看,桂剧发展呈现出人才断层的基本态势,后续人才缺乏、老艺术家流失已经以恶性循环的局势威胁着桂剧的传承。此外,受众断层、单一、且集中于高龄群体,研究机构、专业剧团与本土观众隔绝,政府重视力度、扶持力度不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种种不利情形共同为新时代桂剧生存、传承、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桂剧的衰落原因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方式,桂剧作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难以吸引年青一代观众的兴趣,造成了群众基础的流失和年龄分化;其次,在剧团收入不景气、表演者培养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下,桂剧在人才来源上出现重大危机,在技艺与人才的传承方面上出现断层,且当下学习桂剧的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且普遍缺少扎实的戏曲基本功,表演人才传承的形势不容乐观;在市场收入低迷、表演人才匮乏的严峻形势下,剧院数量逐渐减少、演出场所迅速锐减;此外,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特色欠缺等一些硬性不足长期存在,进一步使得桂剧缺少在当下时代的吸引力。桂剧的衰落一方面是其本身的节奏缓慢和情节拖沓不适应现代审美意趣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政府相对忽视、缺少保护等消极作为密切相关。

对桂剧抢救的建议

当下,桂剧若想走出时代困境,可从“数字化”“高校传播作用”“结合旅游业”三方面着手。对于桂剧的数字化抢救,必须即刻提上日程、已没有再驻足等待的机会,其至少有三处优势所在,其一:可保存必要影像资源、为桂剧留下传承火种;其二:可通过数字化教学,突破场域限制教学,有效扩大传承的时间宽度与空间广度;其三:可与文化遗产相融合,为特色化旅游产业增添新可能,以市场增值减缓甚至停止桂剧的亡佚。在具体措施上,可加强桂林戏曲数字化采集,构建桂剧数字课堂,建立数字化门户网站等多方渠道,以此方式来扩大桂剧的知名度,促进公众对于桂剧的传承与保护。

发挥高校的影响作用,或许是桂剧救亡的另外一种可行思路,桂剧一方面可借助高等学府的平台与影响力,在学术界、文艺评论界、自发的民间欣赏团体中造势;另一方面可依托大学的资源优势,引导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桂剧的传承与发展献言献策。而各高校可采用创办桂剧相关兴趣社团,定期举办活动;考虑开设与桂剧等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与桂剧相关演出剧团合作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校园文化风气与国家文化事业共同向好发展。

作为桂林特色剧种,桂剧以其地缘优势可与当地旅游业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挖掘商业价值的角度切入,着力于吸引更大范围内的投资,使得资金向艺术产业领域流动,将艺术特色融入到山水的国际IP之中,从而使双重地缘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效稳定地促进桂林艺术氛围、产业特色、城市底蕴有效升级,为桂剧传承发展培育和谐的发展环境,进而从内涵上完成桂剧救亡的时代任务。

桂剧如今地位衰落甚至需要救亡保护,总体原因在于其没有实现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戏曲源于农耕时代,在迈入现代化的今天,无论是戏曲创作者还是表演者,抑或是政府官方都应该思考怎样让传统的东西为今天服务,怎样创新改编使其适应整个现代化格局的大变动。否则只能是飞蛾扑火,杯水车薪,桂剧救亡,虽任重道远,但砥砺前行。(作者:杜宇,张月,葛戈,杨映湘,吴宛妮,罗雯婧,葛尔格,杨洁瑜,黄致浩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