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体育领域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措施保障,形成了完整、系统、科学的体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良渚文化,从1936年施昕更发掘良渚镇所在的棋盘坟等遗址,并于1938年出版大型考古报告《良渚》开始,就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梁思永先生首先把以黑陶为特征的良渚遗存划归龙山文化的杭州湾区。20世纪50年代,江浙沪一系列相关遗址的发现,证明良渚遗存明显有别于山东龙山文化。夏鼐先生遂于1959年首先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此后在杭州湾和太湖流域陆续发现了许多良渚文化遗址。其中江苏吴县...
在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的号召,也表达了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半部论语治天下”字面上有似政治学的概念。所谓“治”无非是治人、治社会、治天下,这属于传统意义的“外王”。但今天所讲,则主要或偏重于“内圣”。但并不离题,因为“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前提。“成己才能成人”。只有一个人“内圣”,有修养,也就是成为了一个好人,才能很好地执政。我们的公务员教养的提升,势必会大大提升其执政效果。孔子所说:“政者,正也”(《颜渊》)的终极意义正在这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其中,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我国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不断跃升,在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加速推进基础研...
【中国新闻网1月3日】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2021年是中国考古百年。100年来,经过几代中国考古人不懈努力,绵延不断的5000多年中华文明逐渐被世人熟知。考古和文保,作为揭示人类文明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共同承载着历史给予的厚重使命。 中国考古的技术理念是否依赖于西方?考古和文保工作对文明传承和互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从事田野考古工作近30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院长王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新的阐释,特别是对这一思想面对重大时代课题和“十个明确”核心要义的阐释,不仅升华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而且也拓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视界和理论意境。 第一,深化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重大时...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欣喜地读到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的新著《掌握“看家本领”》。这虽然是一本12万字体量的“小书”,却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内涵。这本“大家小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使之成为一本难得的理论佳作。 第一,这部新著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为主线...
金文—西周《杜伯盨》 现下国学升温,且有复兴之势,上世纪末即有国际有识之士呼吁“回到两千三十多年前汲取孔子智慧”。其原因何在?其实很简明,无非有二:其一外因。科技和资本这两个庞然大物的无情运作,已然...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来服务于现实,以改进今天和明天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2050年愿景,与我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生物多样性之所以下降,究其根源,是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所致,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乃至生存。因此,如果人类的发展,包括绝大多数人的观念、行为和生产生活方式做不到“自然友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和资源的利用压力、实现碳中和以扭转气候变化、减少甚至杜绝污...
前段时间,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做好文艺批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具有针对性的期望和要求。加强文艺评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层面的工作和任务,被摆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突出位置。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文艺界,各大报刊杂志,都对文艺评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一时文章如云,此呼彼应,成为文艺界的一大热点...
厉以宁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提出和研究股份制的学者,“厉股份”这一称呼也广为人知......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近期备受热议的“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最早也是由他提出。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
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第一年,回首脱贫攻坚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消除贫困的征程中始终初心不变。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康养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发展,对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人与人彼此信任这一要素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从1960年起,至今被列入中等收入范围的101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3个国家和地区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而其他将近90%的经济体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苦苦挣扎,甚至还有一部分国家走上回头路。虽然各国的成败经验都有所不同,但很大程度是可以借鉴的。过去近百...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体现历史传统、有自身特色、得到广大师生认同的相对稳定的精神文化形态。北京大学具有122年发展历史,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其精神已成为北大人接续奋斗的动力源泉。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脉络及其在新时代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影响,对于传承北大精神和建设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独特价值。本文旨在对北大精神进行历史溯源的同时,深入挖掘北大...
王选1975年从事激光照排技术研究时已经38岁,是一个病弱又长期被边缘化的助教。当时我国已有5家科研班子在研究照排技术,实力都很雄厚,唯独王选取得了成功,原因何在?这需要从王选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学...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正以不可抗拒之势席卷全球,并逐渐演变为引爆各行业整体性变革的技术“奇点”。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对整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