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胡同3号四合院保护记

2001年1月,北京大学开始征用东门外成府村(蒋家胡同、赵家胡同、书铺胡同等)的土地,拟开发学校科技园区,并为经济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院系大楼的建设和人文学科教学科研环境的改善提供条件。于是,此地的居民片区(数百户)面临拆迁。

2001年11月1日,我途径蒋家胡同,当时拆迁工程已近尾声,昔日密集的院落民房已被夷为平地,碎砖烂瓦及各类杂物堆积如山。拆迁工地上仅有蒋家胡同路北3号院及斜对面的一处民居(钉子户)孤零零地矗立在废墟之上。3号院门口停着三辆马车,车上装着大概是从相邻的5号院拆下的梁柱门窗等建筑构件。三位中年工人师傅站在3号院门外,正在用钢卷尺测量院门口石雕门墩的尺寸并准备装车运走。3号院这对“箱型卧狮门墩”雕刻十分精美,历经十年浩劫得以保全,实属不易。我立即劝阻并耐心说服他们停手,告知他们这对门墩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三位师傅十分憨厚,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装车,我还请他们将已经装车的建筑构件也卸下来,暂存于3号院,以便日后复建(依旧修旧、还原风貌)时使用。三位师傅非常配合,卸完了全部建筑构件后离开。

当日下午,就“保护蒋家胡同3号四合院”一事,我向北大校办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接待我的都是年轻干部,他们对文物古建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我提出的保护建议未能引起他们重视。情急之下,我想起了“忘年交”——北大历史地理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当天晚饭后,我特意去燕南园拜访侯老,向他介绍了成府拆迁的情况,告诉他最后剩下的蒋家胡同3号院恐怕也保不住了。侯先生一听大为惊讶,脸色也变了,停顿了片刻,他说蒋家胡同3号院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的旧居。随即他情不自禁地向我讲述了蒋家胡同3号院的故事:“上世纪20年代末,燕京大学从京城迁到现在的燕园。当年燕大曾出资租用了蒋家胡同、书铺胡同的多座四合院供燕大教授居住,而我的恩师顾颉刚先生正是分配到了蒋家胡同3号院。顾先生从1929至1936年一直居住于此。当年顾先生在燕大和北大讲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为了繁荣学术发展,1934年他与谭其骧共同出资筹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该刊物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文章,在当时国内外很有知名度,《禹贡》半月刊的编辑部就在3号院东厢房。我是顾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是他家的常客。他平易近人、学识渊博,也正是他的教诲与指引,我才走上了历史地理学之路,到如今七十余年了。”

侯先生认为,蒋家胡同3号院是北京西郊难得一见的精巧民居院落,具有建筑艺术与人文历史的双重价值,应该得到妥善保护。据查证,清末蒋家胡同3号院是享誉京师的京西名宅——“安联魁宅院”(宅院由修建颐和园的工匠精心营造),在民国时期这里还成为了大师云集的学术聚落。

临别时,侯老特意提醒我,3号院内的砖雕与彩绘均十分精美,尤其是垂花门走马板背面的彩绘诗画堪称一绝。这种在走马板背面作画的情况,在北京城内和西郊的四合院中十分罕见。画面主题是楼阁风光与两盆菊花,手法写实,极富立体感,明显受到西洋通景画影响。侯老还记得彩绘中的题诗有两首:其一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二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至今,这两首题诗的字迹仍清晰可见。

11月2日上午,我到燕园街道办事处向张书仁主任反映情况,他对文物古建保护工作很重视,认真看了我提交的“关于保护蒋家胡同3号院”书面材料后,随即指派工作人员转送海淀区文保部门。

11月6日,海淀区政府下发了《关于确定我区文物暂保单位的通知》,文件发至北京大学后,相关部门即刻对蒋家胡同3号院采取了保护措施。

此后蒋家胡同3号院得到了最佳的保护——整体原址保护性修缮,并将蒋家胡同5号院“一正两厢”复建于3号院北面,使得整个庭院更加完整美观。而今,这个在现代化楼宇掩映下的小院成为了成府街最后的文化地标,静静地延续着燕园的文脉与书香。(作者为中文系原办公室主任)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