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信息来源: 《海燕》杂志
文字:张鑫| 编辑:山石 | 责编:安宁(一)
北京的春天少雨,近几日却连着下起雨来。在这草木蔓发的春季,连日的春雨显得异常宝贵,它润泽了干燥的泥土,给卯足了劲儿生长的花草树木们提供了充足的甘霖。
下雨前,北京的气候非常干燥,空气中难觅水精灵的身影,行走在大地上,与人们最亲密的恐怕是顽皮的沙尘,它们会径直与你撞个满怀。但是当春雨降临这个世界时,一切都变得大不相同了。空气中到处是弥漫的水汽,大地上的花木们也情不自禁地在雨水的抚摸中舞动起身子,树木间的鸟儿上下翻飞、鸣声婉转,肆意歌唱。
春雨中的未名湖别有一番风韵。晴天的未名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波光粼粼、辽阔浩荡,似乎与圆明园、颐和园的湖面并无多大区别,是典型的北方园林景观。而当春雨降临未名湖时,这片山水园林便有了江南美景般的秀美和灵动。站在未名湖西北角刻有“未名湖”石碑旁的小桥上,一派江南园林的景致映入眼帘:近处的石板驳岸上,淅淅沥沥的春雨亲吻着石板的肌肤,青石湿漉漉的,泛着银白色的光泽。岸边的杏花正在盛放,若是在晴天,这清新粉白的杏花大抵是不甚显眼的。而在这阴云密布的雨天,杏花也变得明艳鲜亮起来。水雾升腾、阴云黯淡的背景下,朵朵杏花仿佛变成了夜空里的星星,又像是一只只俏皮的眼睛,装点着这美丽的一塔湖图,让身后的风景变得更加灵动。柳枝上已经长出了月牙形的嫩绿的柳芽儿,在水雾中远远看去迷离模糊,仿佛是画家用毛笔侧锋给柳枝染上了用花青和藤黄调染好的草绿。只是这绿色是偏暖色调的嫩黄,想必画家在调色的时候,也是多放了些藤黄吧!柳枝的嫩绿在空中肆意铺展,让人怀疑大自然这位画师用的是洇水性极强的生宣,要不然那可人的绿色怎么能挣脱柳枝的怀抱,在黯淡的天空中肆意挥洒呢?
淅淅沥沥的春雨洒落在湖面上,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也漾出了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偶有杏花、山桃的花瓣飘落,它们在空中翩跹起舞后,终于抵达了湖水的怀抱,粉白的花瓣和湖面上的水花交织在一起,竟很难分清,给原本寡淡的湖面增添了无尽的美丽和浪漫。黑天鹅、鸳鸯、绿头鸭们似乎也被这湖面上的花瓣吸引,它们从远处游来,轻啄着湖面上的花瓣。一片花瓣飘落到黑天鹅的头上,粉白的花瓣在黝黑的羽毛上异常显眼,优雅高贵的黑天鹅也拥有了“簪花”的风雅。水中的鱼儿也不甘寂寞,肥大的锦鲤在石桥下游动,与岸边金黄的迎春花互相映衬,形成一幅唯美梦幻的春花游鱼图。鱼儿身上的橙黄、金黄、朱红、橘红、大红、粉白、纯白等色块在水中来回移动,给春雨中色调暗淡的湖水增添了诸多色彩。
若是在晴日,湖对岸的博雅塔和对岸的花神庙是清晰可见的,而此刻因为春雨的降临,不远处的博雅塔也仿佛罩上了一层轻纱,像是含羞的女子,又像是刚出浴的美人。春雨弥漫,水雾氤氲,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荡漾,和周围的树影重叠在一起,仿佛淡墨在水中晕染。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春雨中,鸟儿们也欢快起来,它们发出音色和曲调各不相同的高鸣,共同带来一场声势浩荡的合唱,动听的鸟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正扑面而来。
环未名湖绕行,缤纷的花朵不时映入眼帘。除了粉白可爱的杏花,还有绚烂的山桃花、洁白凄迷的梨花、缤纷浪漫的樱花、金黄浩荡的连翘、芳香四溢的郁香忍冬。湿漉漉的草地上,盛开着娇小可人的紫衣地丁、浅紫色的二月兰、淡黄色的蒲公英,它们共同装点了美丽的未名春景图。湖边繁花似锦,湖面碧波荡漾,让人想起《二十四诗品》中的“空潭泻春,古镜照神”。雨中的花朵是鲜艳水灵的,恰如燕园中随处可见的妙龄少女,拥有着美好珍贵的青春年华。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这是唐代诗人对美丽春光的深情礼赞。面对眼前的美景,听着耳畔的鸟鸣,我想,这美丽的未名湖雨中春景又何尝不是一壶甘醇香甜的美酒呢?欣赏杏花春雨中的未名湖,就如同品味一壶陈年美酒,佳酿入口,清新甘甜、缠绵悠长,令人沉醉。
(二)
时值最美人间四月天,燕园春光明媚,花事正盛。漫步在燕园内,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春意。繁茂的花木和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相互映衬,山环水绕、亭台相依的园林美景在繁花的装点下更显动人。行走在燕园内,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卷中,步移景换,景色迷人,摄人心魄。
从未名湖西北角步入湖区,比秀丽可人的景色更先到来的,是耳畔婉转啁啾的鸟鸣声。音色和节奏各不相同的鸟鸣声在树林间回荡,汇聚成变化万千、精彩纷呈的春日协奏曲,那是鸟儿们献给春天的情歌。在不可胜数的鸟鸣声中,我只能辨识出四五种鸟类的鸟鸣,那就是喜鹊、乌鸦、珠颈斑鸠、布谷。这些鸟类比较常见且叫声特点十足,便比其他鸟儿的叫声更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绕未名湖环行,映入眼帘的是桃红柳绿、水波荡漾、古塔挺立、锦鲤穿梭、水鸟嬉戏的美丽图画。湖边遍植柳树,婀娜多姿的枝条上生出片片新绿,那柳芽儿像是弯弯的月牙,又宛如舞女飞动的水袖。从未名湖西北角望向远处湖面,只见博雅塔被遮掩在柳条间,亭亭玉立的博雅塔像是精致华贵的皇冠,而飘荡在皇冠前的缀满黄绿色芽儿的柳条,就是这华贵皇冠前飘荡的玉旒。岸边的杏花已经凋谢,枝头长满了嫩芽。旁逸横出的树干伸展在湖面上,美丽的鸳鸯飞上枝头,栖息在枝杈间,悠闲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有只绿头鸭恰好站在湖水中的石头雕塑翻尾石鱼的嘴巴上,探下头去,似乎要看看石鱼张开的硕大的嘴巴中有什么迷人的风景。黑天鹅优雅地游荡在翠绿的湖面上,时不时弯动修长的脖颈,引来诸多游客驻足观看。湖里硕大的锦鲤悠然游动,给波光粼粼的湖面增添了诸多鲜艳的色彩。
行走在未名湖边,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未名湖湖水的绿,我的心仿佛随着湖水的绿而摇荡。那是一种怎样的绿呢?奇异的湖面像是一块硕大的翡翠,像是一片极大的荷叶,又像是少女拖动的裙摆。这绿意简直要荡入人的心底,我的全部身心都因这醉人的绿而净化了。水面无风时,湖面平静而光滑,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微风拂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是湖水含羞的微笑。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光芒在涟漪间跳跃,那是光芒在和水中的锦鲤们玩捉迷藏。离岸边不远处的天鹅木房前的石板上,一只乌龟正趴在木板上晒太阳,它似乎也沉醉于这明媚的春光。通向湖心岛的石桥东侧长满了茂盛的连翘,此时连翘花正在盛放,金黄色的花朵热烈奔放,灿烂辉煌。金黄的花影映入翠绿的湖水中,化为湖水中璀璨的落星。
艺术学院红四楼东侧的草地上开满了淡紫色的二月兰,浅紫色和白色的花朵汇聚成淡紫的地毯。二月兰和身后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红楼相互映衬,那红楼像是身着红装的新娘,淡紫色的二月兰就是新娘拖地的婚纱。眼前缤纷淡雅的二月兰让我想起宗璞先生赞美它的名句:“那是野生的花,浅紫掺着乳白,仿佛有一层光从花中漾出,随着轻拂的微风起伏跳动,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二月兰为野生花卉,燕园内随处可见,因为有了二月兰的装扮,燕园便似笼罩在淡紫色的轻纱中,欲遮还掩,娇羞迷人,浪漫梦幻。
昨日正值清明,我路过未名湖西南角的蔡元培雕像时,正好遇见一位小朋友在给蔡元培先生献花。他把手中的一捧菊花虔诚地放到石碑前,然后挺正身子,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庄重地给蔡元培先生敬礼。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赶忙掏出手机打开相机,记录下了这动人的瞬间。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百年北大之所以永葆生机、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正是因为有着一批批像蔡元培先生这样襟怀远大、春风化雨的大师,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事业,为了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他们是茁壮的大树,为新枝的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他们也是辛勤的园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百年燕园才始终桃李满园,春光永驻。
(三)
盛夏时节,未名湖畔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漫步在未名湖畔,仿佛进入了绿意漫染的热带丛林,树枝上参差不一的叶片重叠在一起,简直要渗透出翠绿的汁液来。呱噪的蝉鸣渐起,一年中最热烈的夏日就这样到来了。
每年六月都是离别的时刻,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到处都是精心打扮后穿着学位服拍毕业照的毕业生们。离别之际的感受是复杂的,其中有对逝去的校园生活的怀念,有对亲密师友的不舍,也必然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单就燕园这片美丽的园子,想必每一位毕业生都充满了留恋吧,那永恒的湖光塔影见证着一代代人的青春年华,也诉说着百年燕园的沧桑岁月。
近几日,傍晚时分出现了好几次绚烂的晚霞,鲜艳的红霞照亮天际,一切建筑都笼罩在迷离浪漫的粉红色之中。前几次晚霞时,我大都有课,人在教室内,但还是透过窗子见到了空中缤纷梦幻的粉红。一次我在宿舍的阳台上欣赏了西山落日红霞飞的胜景,巍峨的西山映衬着红橙夺目的天空,万道霞光洒在地面的建筑上,那是大自然令人惊叹的杰作。一日,好友告知我傍晚又将有晚霞,我暗自欣喜,这次,我一定要到未名湖畔观赏湖边的晚霞和落日,想必那是更为迷人的景象。
晚上七点多,我步行前往未名湖区。刚从未名湖西南角的小路走到湖边,便看到了一路东行的师生们,大家脚步急匆匆的,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见晚霞美景,也似乎这晚霞很短暂,晚到一会儿都可能见识不到她的风采。我也不由得紧张起来,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果然,快走到博雅塔下时,充盈视线的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大家都聚集在未名湖塔下,这是湖区的东南角,面向西北方向,这里是观赏晚霞的最佳地点。湖边的水泥小道上站满了人,很多同学还越过围栏,走到岸边的草地上、石头上,近距离地观赏难得一见的晚霞风景。大家有的举着手机,有的扛着相机,要将这美丽的画面定格,也有的同学只是认真地欣赏着晚霞,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美妙的一刻。
我终于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了一个视野还算开阔的立足点。放眼向西望去,那是震撼人心的晚霞美景。只见原本蔚蓝的天空此刻幻化为梦幻的蓝紫色,但这蓝紫色又是千变万化的,充满了无数的颜色层次。高空中飘荡着大片的云层,云层被夕阳染出了极为丰富的色调。云朵的下层是粉红色、玫瑰色,粉红色上方则是颜色较重的紫色,再往上则呈现出群青色、淡蓝色以及粉蓝色等色彩的过渡。云朵的形状千差万别,连接成片,轻轻柔柔的,肆意地游荡在玫红色的天空中。未被云朵遮盖的天空,也呈现出非常丰富的色彩,有霞光未及的淡蓝色,有霞光照耀的金黄色,还有花朵一样鲜艳的粉红色。树木和天空接壤处的天空呈现出极为鲜艳热烈的金黄,那是夕阳散发的绚丽的余光。夕阳已经隐入了西山的怀抱,但天际的霞光依然展现着夕阳的辉煌。
天空和湖水交接的地方是茂盛的树丛,此刻我视线中未名湖北岸和湖心岛的树丛完全连为一体,成为水天之间绝妙的点缀。远远望去,树木高矮不一,体态各不相同,颜色也呈现出从嫩绿黄绿到翠绿墨绿的变化,组成了夏日绿叶的奏鸣曲。湖心岛上的鲁斯亭和不远处的备斋隐在茂盛的树丛中,露出建筑的飞檐翘角,有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无穷意蕴,那是一种虚实相生、欲说还休的含蓄美。湖心岛前的石舫静默地停靠在岸边,银白色的身躯秀美轻快,似乎随时可能会在湖水中飘荡。石舫上有同学在游玩谈天,想必他们也在欣赏晚霞下的博雅塔。此刻的博雅塔,远远望去,或许就像披上了一层粉红色的轻纱吧。
如果只有晚霞和地面景物,景色固然壮观,如果加上湖水的映衬,此刻的景色就堪称惊艳了,那是难以描述的视觉奇观。树木的影子在水中荡漾着,随着水波的流动肆意摇摆。这影子像是树木的长裙,拖曳到湖水中,装点了彩虹似的梦。此刻的水面,映照着灿烂缤纷的天空,也呈现出无穷丰富的色彩。水面光滑如镜,在水中倒映出壮丽的天宇。此刻,你不禁会恍惚,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水面,天水之间的界限真的存在吗?天空映入了水面,水面也化作了天空。突然想到魏晋时期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想必千百年前,诗人谢朓看到的江畔晚霞也和此刻我眼前的景象极为相似吧!水面不时泛起层层涟漪,给水中的彩缎增添了些许灵动。肥大的锦鲤在水中穿梭,不知它们是否会惊奇,为何昔日清澈的湖水如今会变得如此绚烂多彩,似乎要比它们身上多彩的鳞片还要鲜艳。晚风不时拂过,空中的云朵轻轻飘荡,水面上的涟漪时时泛起,云朵轻盈,水波灵动,两者相互依偎,共同见证着晚霞的绚烂和梦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是哲学大儒朱熹提笔写下的诗词名句,诗中描绘了水天交映的美丽景色。只是想必当时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未能见到晚霞绚烂、水天映衬的绝美风景,否则他或许会创作出更为精彩的诗词名篇。驻足于未名湖畔,赏灿烂晚霞,看湖水如镜,此刻,晚霞从天空跌落,散布在湖水中,这是大自然在明媚的夏日送给燕园人的一份浪漫梦幻的珍贵礼物。
(四)
夏夜的燕园别有一番风韵。褪去了白日的暑热和熙熙攘攘的游客,也不见了步履匆匆的师生,剩下的只有一份安闲和宁静。晚上九点多钟,我于案头查阅青州佛像的资料,抬头望向窗外,只见西山上高悬着弯弯的月牙,那月牙在云朵的簇拥下忽藏忽露,像是含羞的少女好奇地打量着自己的心上人。在这宁静的月夜,想必未名湖边别有一番风韵吧。月亮越升越高,畅春公园里男孩们打篮球的声音也消失不见了,远处的西山隐现出模糊的轮廓,像是沉沉睡去的老者。我换上鞋子,下楼走出宿舍。
连接南北两阁和未名湖区的是一条蜿蜒的小路,路边是起伏的土坡,土坡上散落着造园家们精心堆叠的山石,也长满了参天的大树。铺天盖地的树木将这处小径营造得清幽奇特,晚上游人很少,更显冷寂。小径旁的蔡元培塑像默默伫立在粗壮的油松下,夜色如水,蔡元培先生慈祥的面庞也散发着皎洁的光泽。从林间小路北行,夜色中的未名湖款款映入眼帘。未名湖白日里总是充斥着慕名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晚上终于恢复了难得的宁静,偶有绕湖散步、跑步的师生,使这里也不完全陷入冷寂。
未名湖四周以及湖心岛上都长满了各式各样的大树,夏日的树木蓊蓊郁郁的,遮天蔽日,气势浩瀚。湖畔的小道两侧挺立着许多路灯,这路灯的设计也古色古香,和典雅的皇家园林很是相称。路灯被设计成古典灯笼的模样,瘦长瘦长的,椭圆形状,高高地悬挂在黑色的灯杆上。淡黄色的灯光算不上十分明亮,但也足以把小径照亮,且自身也成为未名湖夜色中一道绝妙的景观。灯杆上还精心设计了祥云的图案,内部的光源通过祥云图案散发出来,更显古雅精致、灵动美观。在这如墨的夜色中,灯杆和黑暗融为一体,发光的祥云仿佛飘散在空中,随时会离我们远去。
夜晚的湖畔恬淡安宁,盘桓在曲折的小径上,整个人也变得轻松起来。夏夜的凉风吹来,吹散了白日的酷热,带来了夜晚的清凉。此刻,这一片静谧的天地仿佛成为我自己的,我独自享受着这处面积算不上很大,但可谓是世界闻名的景致。一个人漫步在湖畔,可以忘却繁重的学业压力、众多的琐事,只剩惬意与自由。此刻,清风明月、湖光塔影、苇塘虫鸣与我为伴,我且做一个闲人,享受这湖边的独处和悠游好了。
坐在距翻尾石鱼不远处的湖边长凳上,迎面而来的是沐浴在月色中的未名湖夜景。茂密的树丛褪去了翠绿的外衣,在夜色中只剩下漆黑的轮廓,倒映在宽阔的湖水中。树木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是颜色比较凝重的,如崭新的墨。而天色和未被树影遮盖的湖水则颜色稍微淡些,呈现灰色的模样。博雅塔秀丽挺拔,影子倒映在水中,水波摇荡,塔影也随之变得灵动。岸边的盏盏路灯在夜色中尤为显眼,淡黄色的灯光给这无尽的黑暗增添了许多看点,像是黑夜的眼睛,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像是夜空中的繁星。灯光撕裂黑暗,在夜色中呈现出一片片灿烂的图景。灯光四周是绿色的,那是被光芒照耀的树叶。路灯映入湖水中,那明亮的光斑便在水波中跳跃,像是静谧夜色中跃动的音符。地面上的路灯很小,发光的不过是灯箱包裹的范围。而水中的光影却很长很长,它们已不再是椭圆,而是化作狭长的光柱,像是浮在水中的宝剑,又像是女子用来装扮的玉簪。时而有鸳鸯、绿头鸭游过水面,这时狭长的光柱便被截断,但很快又会重新缀合,继续在暗淡的夜色中发光发亮。
静坐在湖畔的长椅上,映入耳畔的不仅有瑟瑟的风声,还有叮咚、扑腾等各不相同的声响。晚风亲吻柳条,发出的是低沉而连续的嘶嘶声。鲤鱼跃出水面,激起的是突兀的扑通声。若是响起惊人的扑腾声,想必那是天鹅在水中扑打翅膀,抑或是绿头鸭在夜色中舒展腰肢。时不时响起蝉鸣,但这蝉声还是断断续续的,尚不足以形成浩大的气势。鸟雀们也偶尔传来婉转的鸣叫,那是它们在皎洁月光下的歌唱。驳岸的石头上,偶尔会有水鸟卧坐休息,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小憩。“沙上并禽池上鸣,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的词中描绘的,大抵也是此刻我眼前所见到的景色了。
从艺术学院所在的备斋缓步走向湖心岛,伫立于那座精美的西式平桥上,我不禁思绪连篇。这座五孔汉白玉石桥原放置在圆明园西洋楼方外观门前,后辗转流落到北京大学校内。不知乾隆昔日为香妃营造方外观时,是否会想到这里的建筑构件会成为国内顶尖学府中一处精美实用的桥梁。湖心岛东侧的石舫上,许多同学围坐在一起聊天、歌唱,有的同学干脆躺在石舫上,欣赏着这撩人的月色。不知和珅当时营造这座石舫时,又是否会想到这处石舫竟会见证一代又一代北大学子的青春,承载他们无数美好的回忆。这都是历史的偶然,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偶然,给燕园增添了独特的景观,也给燕园人带来无数奇妙的回忆。
缓步行走在湖畔,耳边突然传来熟悉的歌声,“又到凤凰花开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鲜活,染红的山坡,道别的路口,青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剩一片感动在心窝……”每当《凤凰花开的路口》旋律响起,离别的感伤就会蓦然涌上心头。从石舫上传来吉他声和男生的歌声,动听的旋律在静夜中肆意游荡。“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百年约”,《燕园情》中的歌词涌上我的心头,“狂歌曾竞夜”,燕园情,千千结,此刻,歌声、吉他声、风声与湖光塔影、月色鸟鸣一起,化作了燕园人眼底的未名水,胸中的黄河月。
(五)
北京的秋天很美,未名湖畔的烂漫秋色更是北京秋色中亮眼的一处风景。金秋十月,未名湖畔的树木被秋风染得五彩缤纷,给宁静的湖面镶上了绚烂的花边。进入未名湖区,像是进入一幅油画,斑斓的色彩奏响了秋日的交响,清爽的秋风拂去了心头的阴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诗句抒发着胸中对金秋时节的喜爱,洋溢着秋日带来的明快和欢欣。漫步于未名湖畔,绚烂的色彩映入眼帘,更入心头,醉人的秋色简直像一壶陈年的葡萄美酒,看一眼、闻一口都会带来滋润身心的惬意享受。
金风饰秋滨,枫栌染丹冲。环堤垂黄柳,白松披袍红。这是未名湖盛秋时分的真实写照。步入未名湖区,映入眼帘的美景让人沉醉,热烈鲜艳的树叶将这里打造成了浪漫瑰丽、梦幻迷人的童话世界。站在未名湖西北角的石桥上遥望博雅塔,只见近处岸边的垂柳由翠绿变成金黄,落叶铺满堤岸,石岸也铺上了金黄的地毯。垂柳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串串枝叶也化身为缀满金色宝石的项链。远处的树木树叶颜色各不相同,金黄、翠绿、橙红、黄绿、青绿等色彩夹杂在一起,秀拔的博雅塔就屹立在这绚烂的树丛间。未名湖的湖水变成碧玉一般的颜色,水面上也有垂柳金黄色的倒影。丰富的色彩使湖面变得看点十足,与四川阿坝的五彩池有异曲同工之妙。翻尾石鱼附近的小洲上,芦苇已经变成了赭黄色、金黄色,苇枝顶部开满了芦花。芦花飞荡在空中,像雪花一样轻盈,据说在山东东营的黄河口湿地,芦花飞雪也是当地著名的奇观。想必广袤的湿地上苇塘翻涌,芦花飞舞,那是更为壮观动人的景象。
驻足于花神庙山门前的驳岸上,对面湖心岛上绚烂的秋色扑入眼帘。垂柳、槭树、黄蜡、红枫、黄栌、元宝枫、银杏、美国红梣等树木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色彩,其中尤以东侧的红枫最为亮眼,它的树叶呈现出从橙红色、曙红色到胭脂色的过渡,耀眼的色彩像是湖面上燃烧的火焰。红枫高处的黄栌也极为绚烂,由绿转黄的色彩层次丰富,温润如玉,秀美可人。美国红梣的叶片已经稍微有些干枯了,呈现出赭石色和胭脂色调和而成的色彩。不时有树叶飘落,枯萎的叶子离开枝头,在秋风中舞动,最终滑入翡翠般碧绿、镜面般光滑的水中。有的树干上树叶已飘落殆尽,露出昔日深藏在茂密树叶间的枝干,显出一份爽利和干练。整体看来,湖心岛上的树木呈现出嫩绿、橙红、胭脂、大红、橙黄、金黄、翠绿、柠檬黄等极为丰富的色彩,想必秋风也是偏爱湖心岛这处景致,才将这处不大的地方染得如此多姿多彩、浪漫梦幻。多彩的树木倒映在平静的湖水中,经过湖面的虚化,更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了。
来到湖心岛上品味秋色,又是一番震撼心灵的视觉享受。站在湖心岛南侧遥望对岸,此刻见到的是一首曼妙的诗,一曲婉转的歌,一幅动人的画。近处的枫叶红黄炫目,远处的小桥洁白秀雅,此外还有翡翠般碧绿的湖水、山石嶙峋的假山、蜿蜒曲折的驳岸、纤细挺拔的路灯、墨绿深沉的松柏、黄绿色的古槐,以及在湖水中肆意悠游的鸳鸯、黑天鹅,和那在水面上跃动的光斑,这所有的一切共同组成了此处迷人的景象。光斑在水面上跳跃,明亮耀眼,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湖心岛东北角那棵硕大的垂柳完全变成金黄色,像是披上了华贵的皇袍,在碧水的映衬下极为夺目。欣赏此树,便不难理解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中的“金柳”了,此时的垂柳,也只有“金”字才能概括其貌。穿行于秋色尽染的湖畔林中,真如跌入了华美虚幻的梦境。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寻?
坐在石舫上环视四周美景,清爽的秋风不时拂来。欹斜着身子的白蜡树枝头挂满了柠檬色的叶子,叶片时时飘落,石舫因为有了落叶的装饰也变得更加妩媚。若是在盛夏,对岸的花神庙是极为鲜艳的,映衬在茂盛树丛中的花神庙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给盛夏千篇一律的绿色增添了独特的看点。但在色彩斑斓的秋日,朱砂红的花神庙山门也被多彩的树叶抢去了风头,默默矗立在驳岸上,欣赏着秋叶们的动人风姿。唯有斑鸠和鸽子对花神庙门不离不弃,依旧伫立在庙门上空,诉说着自己对庙门的不离不弃。
有首歌这样唱道:“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未名湖是有灵气的,秋日的未名湖更是将金秋的诗情画意演绎到了极致。冉冉秋光泼洒在树丛间,整个湖畔都笼罩着丰富的色彩,光滑的湖面将美丽的色彩揉碎在水波中。如此动人的美景,不知道撩拨了多少人的心弦,触发了多少人的才思,激发了多少人创作的激情。想必无数燕园师生曾感动于未名湖的秋色,捕捉下最美的镜头,创作出壮丽的诗篇。但我以为,未名湖秋色之美是怎么说也说不尽的,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有言不及意的无力感,这是自然万物共同造就的令人震撼的审美体验。
(六)
天气预报说有雪,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整个人都变得兴奋起来。这是我到燕园后的第一个冬天,自然无比期待银装素裹中的燕园胜景。
从临湖路进入未名湖区,迎面而来的是气宇轩昂的蔡元培像。蔡元培先生雕像的头上和身上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其左侧那棵古松更是气势雄浑,只见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尽管身上盖满了积雪,却依然舒枝展叶,挺拔直立。粗壮高大的古松和蔡元培先生的雕像相映成趣,我突然想到,元培先生的精神不正像这棵古松吗?昂然傲立于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世事变幻,却始终万古不移。
未名湖区树木参天,山环水绕。雪花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是洁白无暇、晶莹剔透的。参天的树木上枝头裹上了洁白外衣,枝干交织处还会绽放硕大的“花朵”,让人不禁想起清代诗人秦廷璧的那首《咏雪》:“一夜北风紧,开门雪满沙。铺阶都似玉,着树即成花。”行走在白雪覆盖的山水之间,真如进入了古代的雪景山水图。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我平常在欣赏古代的山水画时,经常伫立在画作前出神,幻想自己从画面的小路上进入画中,沿着山间的小路拾级而上。我幻想自己如何躲避山上的野兽,如何倾听山间的鸟鸣,如何感受山间的清风,如何品味山间的野果。有时候我甚至会给自己设计一条线路,从画面底部的小路如何攀上山脚的怪石,如何走上远处的木桥,如何抵达大山深处的寺院。我常常带着这样的思绪在古画中漫游,黄公望、沈周、文征明等人的雪景山水都带给我无尽的探索乐趣。但毕竟在古画中漫游只是一种思维游戏,而此刻的雪景山水却真切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尽管山是造园家叠山理水、因循地势巧妙建造的假山,却依然有着别具一格的山野之趣。园林之妙就在于此,它使人身在闹市之中,依然能够享受漫步山野之间的疏野逸趣。耳边传来麻雀、灰喜鹊、喜鹊、乌鸦、八哥、山雀等不同鸟儿们的叫声,让人一点也感觉不到冰天雪地的萧瑟,反而呈现出生机鼓吹、万物并作的热闹。
从未名湖西北的源流处绕湖东行,美轮美奂的红楼建筑群迎面而来。这七组建筑以“德才兼备体健全”七个字分别命名,也象征着北大对于学子的美好期待。考古文博学院位于红一、红五和红二楼,雪中的考古文博学院美不胜收。建筑间的空地完全被积雪覆盖,其间的松柏苍翠幽深,昂然挺立。学院大门前有几株古槐,古槐的叶子早已完全凋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但这黝黑的树干在红楼白雪的映衬下却也别具美感。古人学山水画时,树干的画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内容,《芥子园画谱》中也详细地总结出蟹爪枝、鹿角枝等不同的出枝方法。单把树枝画好,其实就颇见功底,穿插有致的枝干组合能带给人持续而隽永的审美享受。记得有一次在美术馆看画,那是唐寅的一幅山水——《湖山一览图》,其角落的一簇树木深深吸引了我,那显然是萧瑟的秋冬之景,枝干上没有一片叶子,但树枝优美的造型和树枝之间巧妙的穿插组合让人心旷神怡。此刻伫立在我眼前的这两棵槐树,褪去了枝叶茂盛的繁华,只剩下蛟龙般的身姿和粗细不等的枝干,却依然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其枝干有的像鹿角般向上挺立,直插云霄,而有的则如蟹爪般下垂,低回盘旋。树木身后的主体建筑气势恢弘,古色古香的雕梁、木柱、瓦当、石阶和中国传统的门窗结构,让人领略到古典雅致的国风国韵。屋脊上的鸱吻似乎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依旧威武地望向远方。
艺术学院东南侧是通向未名湖湖心岛的小桥,站在桥上南望,湖心岛的雪景美得让人心醉。石质台阶上铺满了积雪,只剩下黑青色的石头侧面,远远望去像极了山水雪景里的台阶,那黑青色的山石侧面用淡墨勾勒而成,水墨晕染,韵味无穷。岛上的树木、亭子、山石和远处的湖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绝佳的山水图画。在我看来,雪景中的燕园,无异于一幅意境悠远的宋画,而博雅塔和未名湖,自然是这幅画中的画眼。
绕湖心岛环行,远望对岸美景,可谓是步移景换,四处美景令人目不暇给。过桥东行,远望对面的备斋,那场景正如一幅绝美的画。从侧面看备斋,少了正面视角的威严雄浑,反而多了一丝柔美秀气,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备斋纵深较长,侧面看更能感受其体型修长的缘故。白雪均匀地覆盖在青瓦屋顶,随着瓦片的起伏形成规律性的线条。屋脊上翘起上升的飞角,让人感受到建筑向上飞腾的力量,也让人体会到线条的节奏感和舞动感。大红的柱子撑起建筑的屋顶,屋梁上画满了美丽的图画和精美的装饰图案,这些鲜艳的色彩让备斋更加夺目,也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许多光彩。远远望去,备斋竟像是在湖水中移动的画舫。雪花在红楼前飘落,让人不由得吟唱起校歌《燕园情》里的句子:“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近处,古老的小桥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承载着岁月的流逝。未名湖水在白雪的衬托下变成了青黑色,水面上浮起一层薄冰。高处的枝干在空中舞动,地面上赭黄色、红粉色的茅草也在雪地中扭动着柔弱的身躯。雪地上的茅草、葛藤、树枝也是别有美感的,尽管没有了郁郁葱葱枝叶的覆盖,但它们本身的线条之美也带给人绝佳的审美享受。欣赏雪地上的草木线条,真如欣赏张旭、傅山、王铎的草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充满音乐的跃动感和生命的节奏感。岸边长满了芦苇,蓬松的苇花上盖上了厚薄不一的积雪,像是披上了一层白纱,倒变得更加美丽了。其实雪地里的芦苇,本身就是一幅韵味十足的画。一群麻雀分散着站立在芦苇上,随着芦苇的晃动在空中摇摆。很多画家都喜欢画大雪纷飞,麻雀立于芦苇枝头的场景,他们描绘的就是此刻我眼前见到的景色。
对岸的体斋、健斋掩藏在白雪青松中,树木和建筑的倒影在水中晃动。湖面近岸处笼罩着一层白雪,稍远处笼着一层薄冰,而靠中心的位置,则完全是寻常的水面了。风儿此刻变成了一位艺术家,以雪花为原料,在冰面上吹拂出各种奇妙的图案。岸上物象的倒影在黑青色的水中荡漾,也变得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这景象倒真有些凄清孤寒。若用《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来形容眼前的景象,我想莫过于“清奇”,清奇乃清澈奇寒之境也。诗云“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诗中的景象和此刻的景象何其相似,但眼前的景象恐怕比诗中的景象又多了些许寒冷和清凉。
在湖心岛东北角的拐弯处,我惊讶地看见这样的景象:数十只麻雀四散着躲在山石间的缝隙里,瑟缩着身子,似乎以此来抵挡这烈烈寒风。蚀变细砂岩之间的缝隙中长出许多荆棘,麻雀们时而也在这荆棘间跳来跃去。这场景让我想到了古代的花鸟画,似乎很多画家喜欢画麻雀荆棘竹石图。比如,五代时期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宋画中的这种题材更加常见。站在湖心岛东侧的石舫上,不远处的博雅塔赫然映入眼帘,塔顶披上一层白纱的博雅塔更显隽秀可人,花神庙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也变得更加鲜艳。湖心岛东南角的枫树枝头上仍然挂着许多叶子,尽管在寒风的摧残下已经没有了秋日里的热烈和鲜艳,但暗红色、橙黄色、橘红色的叶片依然为这纯洁却不免单调的雪景增添了许多亮眼的色彩。从岛上东南角向南眺望,对岸风景也堪称绝美。古典雅致的石桥沟通起未名湖主湖和南边的侧湖,也连接起临湖轩和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所在的山石绿地。石桥南侧,相向倾斜的几棵树木纵横交错,编织出三角形、菱形等不同的图案。远处的水面上,从硕大的水管中喷涌出粗壮的水柱。大雪掩盖了土石夹杂的驳岸,水面和岸边都掩盖在白雪中,它们之间的分界便也不复可见了。
从未名北路东行,远望南岸美景,时刻都会发现新的风景。我时而流连于苇荡塔影,时而沉浸于水鸟嬉戏的热闹场面,时而又折服于红楼飞雪的浪漫情韵。或许这就是未名湖独有的魅力,她有着游人永远看不够的千面风情。湖水中,鸳鸯、黑天鹅、绿头鸭等水鸟自由自在地嬉游,它们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鸳鸯们最为活跃,它们时而从水面上跃起,扑腾着翅膀,发出响亮的叫声。每当美丽的鸟儿们游到岸边,总能吸引一些岸上的游人驻足。走到未名湖东北角的银杏树下时,正好碰见数十只水鸟们朝着岸边游来。我正感叹自己难得的运气时,突然看见岸边的一位阿姨摇晃着手中的塑料盒,里面有多半盒颗粒物,发出呲呲啦啦的响声。水鸟们一听到这声音,马上昂起脖子,眼睛紧盯这边,迅速朝这个方向游来。很明显阿姨手中拿着的是饲料,只是水鸟们对于这饲料发出的声音也过于敏感了吧!水鸟们争先来到岸边,性急的精灵们索性直接上了岸。阿姨把手中的饲料抛向水面,水鸟们见状纷纷争抢起事物。几只鸳鸯为了争夺食物,竟然相互发起了冲突。黑天鹅发挥自己脖子长的优势,灵活地搜寻着较大范围之内的食物。此时,几十只水鸟聚在一起,有的在水中觅食,有的爬上石头等待投喂,有的扑棱着翅膀在空中飞舞。热闹的水鸟们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他们把自己的镜头对准这些生灵,纷纷拍下这冰天雪地里难得的热闹场面。尽管外界冰封雪飘,但这些鸟儿们却似乎感受不到寒冷,它们欢快、热闹,让人们看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行至博雅塔下时,高空中悬挂的橙黄色圆球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是成熟的栝楼。它们的叶子早已枯黄凋落,藤条也变得干枯萧索,只剩下这硕大的瓜果仍饱满圆润,色泽鲜艳,充满生机。栝楼很早就进入了文人的视野,早在《诗经·豳风·东山》里就有关于它的描写。如今,橙黄的栝楼悬挂在塔下的松树上,倒成为一种别致的装饰。
离开未名湖边,我又走向镜春园、朗润园、鸣鹤园、燕南园。镜春园的禄岛在冰雪覆盖、冰水环绕中更显超凡脱俗之气,朗润园众多的碑刻遗迹在白雪中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鸣鹤园湖面上升腾的水汽让人感受到冬日的温暖,燕南园古朴素雅的建筑和纷飞的雪花相映成趣……燕园的美是说不完的,燕园的美景永远也无法穷尽。四季轮转、时序更替中燕园会有千姿百态的美,而即使是同一时刻,燕园内众多的园林建筑、山水景观、碑文雕塑甚至鸟兽虫鱼都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迥然不同的美感。燕园美如画,漫步于燕园就是在画中游。这里一步一景,步移景换,任何人漫游其中都会产生无尽的审美享受。就像艾青在《黎明的通知》中说的那样,“请叫醒一切爱生活的人,工人,技师以及画家,请歌唱者唱着歌来欢迎,用草与露水所掺合的声音。请舞蹈者跳着舞来欢迎,披上她们白雾的晨衣。请叫那些健康而美丽的醒来,说我马上要来扣打她们的窗门。请你忠实于时间的诗人,带给人类以慰安的消息。”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到燕园来看一看,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看这里的四时风景、绝美景观,看这里的历史沧桑、人文积淀,看这里的朝气蓬勃、诗意浪漫。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生,本文原载于《海燕》杂志2024年第12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