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信息来源: 考古文博学院
文字:张辛| 编辑:青苗 | 责编:安宁1
蹴鞠秋千舞,
祛瘟细柳圈。
秉兰招化魄,
斗色敞心门。
注:
1、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或前两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有负其功臣介子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介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子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然据《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记载,禁火乃周旧制。晋陆翙《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始附会为介子推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2、蹴鞠:踢球,打球。《后汉书·梁冀传》:“(冀)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李贤注引汉刘向《别录》:“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蹴鞠,兵埶(艺)也,所以讲武以知材也。”鞠即球,颜师古注《汉书·枚乘传》“蹴鞠刻镂”曰:“鞠以苇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
3、秋千:《荆楚岁时记》:“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明张岱《夜航船》卷一天文部:“玄宗制,寒食秋千舞。”
4、细柳圈:清明节用细柳编成圈戴头上,谓可避虿免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
5、秉兰:《宋书·礼乐志二》引《韩诗》:“郑国之俗,三日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张岱《夜航船》卷一天文部:“周公制,上巳女巫禊于水上。郑制,上巳溱洧祓除,秉兰招魂续魄。”
6、化魄:古指依附于人的形体而存在的精气为魄。人死魄即随身体而化。化魄,即指变化、化昇之魄。《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杜预注:“魄,形也。”孔颖达疏:“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行之灵者,名之曰魄也……附形之灵为魄。”
7、斗色: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柳宗元《宋单父种牡丹》:“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亦不能知其术。”
2
万物齐于巽,
桐华甫发荣。
阳攻虹始见,
池泽水萍生。
注:
1、齐于巽:齐,通作斋。祭祀等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庄敬。《论语·乡党》:“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齐,严敬貌。三物虽薄,祭之必敬也。” 巽,卑顺貌。《易·蒙》:“童蒙之吉,巽以顺也。”孔颖达疏:“巽为貌顺。故褚氏云……巽者外迹相卑下也。”明张岱《夜航船》卷一天文部:“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
2、桐华:即桐花。《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所谓清明三候即“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羔献冰开,桐华萍生。”韩愈《寒食日出游》诗:“桐华最晚今已緐,君不强起时难更。
3、阳攻:《初学记》卷二引《释名》云:“虹,阳气之动。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
4、水萍:《初学记》卷二十九引《本草经》曰:“水萍一名水华,味辛寒,生池泽上。疗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
3
荣茂期和润,
新虹念旧情。
绥公无去处,
何日见清明?
2024.4.3
注:
1、新虹:清明节三候之三为“虹始见”。
2、绥公:即介子推。
4
春深桐发荣,
日暖厉瘟平。
追远情真切,
开怀去踏青。
2023.4.5
5
风丝怜紫鸟禽静,
追远思亲热泪频。
洋洋悠悠何止是,
朝朝暮暮每萦身。
敬中达彼温情在,
务本道生因地真。
祓禊须燃榆柳火,
补强营卫送瘟神。
2021.4.4
注:
1、怜紫:《艺文类聚》卷三引梁简文帝《春日》诗:“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情。”
2、追远:追思、悼念先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3、洋洋悠悠:《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郑玄注:“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洋洋,通养养,读三声。悠悠,思念貌。《尔雅·释训》:“悠悠、洋洋,思也。”
4、是:这里,指祭祀庙堂。
5、萦身:萦绕身心。
6、敬中达彼:敬修内智来通达外物。《庄子·庚桑楚》:“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成玄英疏:“中,内智也。”这里指中心敬慕。
7、务本道生:《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为仁之本与。”
8、因地真:《楞严经》:“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本因;由来;因缘。
9、祓除:古代清明时行除灾去邪之祭,或濯浴水滨,或秉火除疾。
10、榆柳火:亦称清明火。《周礼·夏官·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除时疾”郑司农注引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后寒食禁火,唐宋在清明时取榆柳火赐近臣、戚里,故称清明火。
11、营卫:中医指血气之作用。《灵枢经·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宋梅尧臣《汝州王侍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诗:“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清戴震《答彭进士允初书》:“饮食之化为营卫,为肌髓,形可并而一也。”
12、瘟神:指新冠。
6
去故就新阳气泄,
勾萌毕发益清明。
虹蜺炫燿不时雨,
参伏和融鸠雀鸣。
注:
1、阳气泄:《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防盛,阳气发泄。”泄,发泄,发散。
2、勾萌:《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勾者毕出,萌者尽达。”高诱注:屈而生者曰勾,芒而直者曰萌。”
3、虹蜺:战国宋玉《高唐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虹蜺炫燿。”
4、参伏:《夏小正》:“三月参则伏。”参星,二十八宿之一。唐杨炯《混天赋》:“参为白虎。”明杨慎《升庵诗话·谚语有文理》:“《四民月令》引农谣:三月昏,参星夕,杏叶盛,桑叶白。”
7
歆羡探春宴,
斗花当及时。
芳茵乐独坐,
逐水访羲之。
注:
1、探春:春天郊游。唐宋风俗,都市士女于正月十五以后至郊外宴游,叫探春。《天宝遗事》:“都市士女,至春时,郊外为探春宴。”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徐天全《雪湖赏梅》云:‘梅开催雪雪催梅,梅雪催人举酒杯。折取琼枝插船上,满城知是探春回。”
2、斗花:古代仕女春时以戴插奇花争胜。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王士安,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以备春时之斗也。
3、芳茵:犹花茵,即用花做成的坐垫之类。明张岱《夜航船》卷一:“开元时,学士许慎,春日宴客花圃,不张幄设坐,使童仆聚落花铺坐下,曰:‘吾自有花茵’。”
4、独坐:专席而坐。亦谓娇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5、逐水:跟随水流。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