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信息来源: 考古文博学院
文字:张辛| 编辑:安宁 |1
东风渐解冻,
地气始登升。
生木须凭水,
随时见美徵。
注:
1、地气:地中之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合同,草木萌动。”
2、生木:草木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3、美徵:即休徵,美好的征兆。《尚书·洪范》:“曰休徵,曰肃,时雨若。”孔传:“休徵,叙美行之验。”
2
天一生之水,
二仪协序成,
鸿归草木发,
时若肇休明。
注:
1、天一:亦即太一,亦即道。乃万事万物万象之本原。《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郑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2、二仪:指天地。《艺文类聚》卷二引《曾子》曰:“天地之气和则雨。”成公绥《时雨赋》:“两仪协合,二气烟煴。洪川起波,名山兴云。”
3、协序:调和而有规律。
4、鸿归:雨水三候:“一曰獭祭鱼;二曰鸿雁来;三曰草木萌动。”
5、时若:四时和顺。此谓雨时则若。若,顺。《尚书·洪范》:“时雨若。”孔传:“君行仁敬则时雨从。”
6、休明:美丽清明。
3
月离于毕阴阳合,
巽化坎得云瑞兴。
五政苟时乃大德,
辅生浸润稔年登。
注:
1、月离于毕:《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月离阴(毕)星则雨。”清陈奂《毛诗传疏》:“离,读与丽(附着)同。”
2、巽化坎得:《易·说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于坎。”《初学记》卷二引《周易·集林杂占》:“得坎为雨,得离不雨。巽化为坎,先风后雨,坎化为巽,先雨后风。”
3、云瑞:谓云呈祥瑞之象。南朝齐谢超宗《郊庙歌辞·齐太庙乐歌·凯容乐》:“月灵诞庆,云瑞开祥。”
4、五政:《艺文类聚》引《管子》曰:“春秋祭五政,一曰论幼孤,赦有罪;二曰赋爵列,授禄位;三曰修沟洫复亡人;四曰治封疆,正阡陌;五曰无杀麑䴠,无绝华萼。五政苟时,春雨乃来。”
5、辅生:辅助生养。《初学记》卷二引《释名》曰:“雨,水从云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生养。”
6、稔年:丰年。
4
云腾然后致,
善下而无争。
骤则不终日,
从时利万生。
注:
1、善下:《老子》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3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2、不终日:《老子》23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列子·说符》:“飘风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太平御览》卷十引 南朝梁元帝《纂要》:“疾雨曰骤雨,徐雨曰零雨。”
3、从时:遵从节气时令;顺从时宜。《左传·昭公七年》:“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杜预注:“顺四时之所务。”
5
雪化冰融和泽润,
开年能事助春生。
健脾益气防寒湿,
万物滋荣白鹳鸣。
2024.2.17
注:
1、和泽:和润的雨露,温和湿润。晋张协《安石榴赋》:“含和泽以滋生,郁敷萌以挺栽。”陶潜《和郭主簿》诗:“和泽周三春,华华凉秋节。”
2、春生:春季萌生。《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3、健脾:雨水季节养生要在养护脾脏。中医讲肝木脾土,而木克土,寒湿易困脾脏。故须调和肝气,清利湿邪。
4、鹳鸣:《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毛传:”鹳好水,长鸣而喜也,“郑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