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占书咋领称祥兆, 异苑捧珠未足奇。 色白可登三百寿, 原来斗散而生之。 二 虽有昔时何益叹, 献身人类大功修。 居无常所金堂见, 身具五能避患忧。 三 有皮有齿刺无礼, 艮背无忧不失时。 食粒毁牛天性也, 坐衔窭数保安宜。 四 斗散精成物, 登封为子神。 五能天所命, 吐宝示真因。 五 易艮与山邻, 诗经刺不礼。 原来神化生, 咋领祥占启。 六 善缘复啖鸟, 深穴避熏凿。...
2019年12月29日下午三点半,由荣宝斋主办、荣宝斋展览部和荣宝斋出版社及栖雲画馆协办的“又一春——寇克让书法作品展”在北京荣宝斋大厦开幕,展览展出了寇克让近期创作的百余幅书法作品。出席开幕式的嘉...
寄语开篇卷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吴小安教授书写他眼中的燕园。
僻远承泽,在园之侧
寇克让自幼热爱书法,从颜真卿入门,临池不辍,80年代晚期改学魏碑,于北魏元氏墓志用功尤深。1993年,寇克让初涉草书,从唐人孙过庭《书谱》入门,临习八年,未尝间断,2001年改学《大观太清楼帖》之王羲...
2001年1月,北京大学开始征用东门外成府村(蒋家胡同、赵家胡同、书铺胡同等)的土地,拟开发学校科技园区,并为经济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院系大楼的建设和人文学科教学科研环境的改善提供条件。于是,此地的居民片区(数百户)面临拆迁。 2001年11月1日,我途径蒋家胡同,当时拆迁工程已近尾声,昔日密集的院落民房已被夷为平地,碎砖烂瓦及各类杂物堆积如山。拆迁工地上仅有蒋家胡同路北3号...
翻开20世纪书法史,有这样一位书法大家,生前潜心书诣,去后沉寂多年,终以引碑入草的书风和独树一帜的狂草,日益受到各界重视和推崇。他是李志敏。
七十年前的十月一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海外华侨感受到了祖国母亲的温暖和召唤,从此不再感觉自己是“海外孤儿”。随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南亚华侨青年掀起了归国浪潮,在祖国磁石般的吸引下,他们冲破各种阻力纷纷返回国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而我,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序 天地之间 光明与黑暗 此消彼长 黎明前的黑暗 迎来东方破晓 日出东方 阳光普照 新旧事物 彼此斗争 旧事物在衰退灭亡 新事物在成长壮大 谁能阻挡 光明战胜黑暗 谁能阻挡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谁能阻挡 历史车轮 滚滚向前 一 金秋十月 大江南北 果实飘香 古都北京 风展红旗 天安门城楼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群英汇集 广场上 人民欢庆 主席毛泽东 一声宣告 中华人...
读罢《继承者》一书,我的感受是:想要冷静洞察世事变化的人,想要掌握企业成功秘笈的人,想要铸就“百年老店”的人,想要了解日本历史文化传承的人,甚至,想要从智者那里获取人生智慧的人,都能从此书的阅读中获益。
在20世纪书坛,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是具有代表性和学术研究价值的书法大家。
马列理论我党魂,两次飞跃改命运。学精悟透运用好,创新原理献世人。
这个活泼可爱、好学上进、多才多艺的温州女孩是报春的小鸟,自由飞翔在祖国的天空。
蔚秀名标荷宠深,欣欣草木被春霖
寒假的这次返乡之行,让我在短短数天之内就遭遇了太多悲喜,也让我重新开始思考家乡、思考亲人之于我的意义。
仿美乡间别墅,曾聚硕学鸿儒
“恰好也是一个白云流动的日子 ,是你的弦音流进我的血液,一起跳动。”耳畔回响着巴塘的弦音,于是决定第二次去往巴塘。
取水之一勺,开海淀建园之滥觞
《愈庐夜谭》一书,是袁行霈先生2018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这本散文集汇聚了袁先生多年来的散文创作。先生说自己写散文并没有预设什么特点,总是物有所感,心有所动才动笔。鱼龙潜跃水成文,先生的那些心之所动,发而为文自然就是绝妙好辞。
妈妈不懂我,她只是以她的方式在爱我。但这种“自以为是”的爱,我每每想到总会觉得又好笑又想哭,同时感觉到足足的够够的幸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