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首都高校联合模拟法庭落下帷幕

11月25日晚,第三届“金诚同达杯”首都高校联合模拟法庭闭幕式暨北京大学专场比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这是此次高校联合模拟法庭五场比赛的最后一场,由北京大学对中国政法大学。

本次高校模拟法庭以南京“彭禹见义勇为反遭索赔案”为原型,北京大学担任了原告。“模拟法庭”的程序严格按照真实法庭的程序进行。从宣读法庭纪律、审判长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当事人最后陈述直至退庭。双方“律师”、“当事人”都作了全面细致的准备,“人证”、“物证”一应俱全。

模拟法庭1129.jpg

模拟法庭结束后,姜伟副庭长对此作了点评:“在今天的模拟法庭上,我看到了未来的法律之星。同学们还尚未真正进入法律实践,就有这样精彩的表现,着实让人很欣喜。”同时,姜庭长也指出一些问题,作为法官应更加积极承担起查找事实的责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北京大学法学院潘剑锋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显冬教授,金城同达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庞正中、刘红宇、贺宝银等也分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比赛进行了点评。

作为主办方的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庞正中先生谈到,当前中国司法教育制度普遍存在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脱节的现象,而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模拟法庭很好地起到了一个过渡桥梁的作用。

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姜伟、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晓雷、赞助方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多位高级合伙人及五大高校的多位法学教授莅临指导。

编辑:赵琬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