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做四个新一代:北大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使人们不断地思考;汶川地震之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众志成城、百折不饶、迎难而上的精魂再一次震撼了世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北京大学,在这一年也度过了一百一十周年华诞。在这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夏天,北京大学学生社团先后组织了多支实践团队,走出校园,奔赴吉林、辽宁、内蒙古、上海、浙江、广西、江西、云南等省区,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做四个新一代”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前后,爱心社5支实践团分赴吉林农安县、广西来宾市、宁夏同心县、云南昭通市和北京,启动了为期两周的“爱心万里行”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乡村学校进行支教,通过各种形式与当地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捐建了“爱心图书馆”。此外,爱心社同学在各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劳动力情况、农村教育情况等社会调查,并向当地残障儿童推广和普及手语教育。

山鹰社于7月8日从北京出发,前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洲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进行考察。在三坝乡哈巴村,队员们来到了古鲁八、歪八支、告湾、达洛等自然村,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切身体会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在三坝乡白地村,队员们与当地汝卡东巴学校的学员亲切互动,见证了本地文化觉醒,民族意识的增强。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自带餐具,将环保意识落到实处。

7月9日,自行车协会暑期远征实践团从青岛出发,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团途经洛阳、西安、兰州等地,并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进行考察,最后沿青海湖南线抵达鸟岛。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实践团成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受了重重考验。在考察中,实践团成员分别进行了以经济、教育、医疗、民俗等为主题的社会调查。通过与村民座谈、进入政府机构收集资料等方式,对中国西部农村的现状有了真切的体验,进行了独立思考。

7月28日,青年天文学会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希拉穆仁草原,实践团进行了天文普及活动,在阿拉善左旗,实践团与阿拉善盟科技局、科协、气象局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8月1日,在阿拉善右旗,实践团成员完整观测了中国本世纪可观测到的首次日全食。

7月3日,赣文化交流学会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抵达江西。实践团与江西多个地方的中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经验。实践团成员还参观考察了多家企业,并前往新农村建设点弋江镇朱塘垅村参观,深入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进度与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还参观了三湾改编纪念馆和方志敏纪念馆,进一步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有助于树立远大理想。

今年学生社团的暑期社会实践树立了平安意识、协作意识、学习意识、贡献意识,参与热情比较高,团队计划比较周密,准备比较充分。在实践中,同学们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新一代”为目标,不断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进程的认识。各实践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计合理的调研计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贡献力量。

各学生社团实践团继承和发扬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展现了北大的优良校风,树立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调研与服务等实践项目,向社会与人民群众展现出了当代北大学子积极向上、进取实干的精神风貌。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