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云南宣威线上思政实践课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响应总书记对广大青年“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号召,7月25日至27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云南宣威思政实践团以“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主题开展线上思政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旸老师担任课程团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梁楷之担任课程助教,学院17名2019、2018级本科生参与本次实践课程。

第一站:走近脱贫前线,聆听决胜号角

7月25日,实践团成员通过观看云南坤太味业食品有限公司的介绍视频,走进集团生产研发第一线,全景式了解了农作物的培育种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农业技术的改良创新等过程,并以此为窗口,加深了对国家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等政策和具体实施的理解。

为了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国家扶贫事业,实践团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故事分享会。四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脱贫路上值得永远铭记的人和事。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沿海,从纪委书记到海归青年,从“清卡反腐”到产业扶贫……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砥砺奋斗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接连上演。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在这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决胜时刻,新时代青年更应立下远大志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

“脱贫攻坚”故事分享会

第二站:探访敦煌大漠,感悟“莫高”初心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我心归处是敦煌”主题活动

“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上世纪60年代,樊锦诗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最青葱的岁月,从未名湖畔到鸣沙山麓,从此扎根大漠,倾尽一生来守护敦煌,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追随樊锦诗先生的脚步,7月26日,实践团举办了以“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我心归处是敦煌”为主题的线上座谈会。在纪录片的娓娓讲述中,同学们穿越时光的长廊,触摸了莫高窟的千年斑驳历史、回顾了樊锦诗先生五十六载的坚守岁月。在课程助教梁楷之的引导下,结合主题书目《我心归处是敦煌》,同学们积极表达了自己对“莫高精神”的感悟。有同学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呼吁大家响应樊锦诗先生“数字敦煌”的号召,用实际行动使先生守护一生的莫高窟得以永存;有同学感动于樊锦诗先生朴素的衣着和淳朴的言行;还有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了樊锦诗先生在书中的自述。最后,梁楷之结合马克思的择业观“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及其自身职业选择,指出樊锦诗先生守护敦煌五十六年,正是以国家的需要为指针,将自己的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中去。

作为樊锦诗先生的校友,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必将胸怀家国、锐意进取、严谨治学,传承北大精神和莫高精神。

第三站:深入戈壁油田,响应回信号召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在那个时代,跋涉在荒原戈壁,逆行于万里风沙,石油工人用不屈的意志和瘦瘠的肩膀扛起了共和国工业的脊梁。在新时代,年轻的石油人依然孜孜不倦、开拓创新,为我国的石油行业增添新的辉煌。

告别敦煌后,实践团来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正是在这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们收到了习总书记饱含关切与期望的回信。

实践团成员集体学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

总书记的回信肯定了高校毕业生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饱含了对青年的关切和期望,鼓励广大青年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的潮流。实践团全体成员共同观看了北大基层选调生纪录片《初心和使命》,聆听了奋斗在青海、河北两省基层的7名北大选调生的感人青春故事,为学长学姐们献身基层、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所深深感动;梁楷之以“勇敢”和“担当”为关键词,阐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精神,鼓励大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来自新疆的赵绮萱分享了当地大学生志愿者的“战疫”故事,决心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尽己所能服务于抗疫大局。

闭幕:班师振旅,向未来蓄势待发

随着克拉玛依之行的结束,为期三天的线上思政实践之旅落下帷幕。7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暑期思政实践第三小队成功举办思政实践总结会。同学们纷纷分享实践收获:从坤太集团和脱贫攻坚故事分享会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为扶贫战士的事迹所深深感动;从“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活动中,我们触摸到敦煌的前世今生,也通过樊锦诗先生的故事对肩上的使命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的回信里,我们更加坚定了初心和理想,决心用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号召。

结语:情系城镇乡野,指点三山五岳

虽然三天短暂的思政实践之旅已经结束,但祖国发展之路道阻且长,青年奋斗之步永不停歇。不忘初心,笃实守正,莫问前程如何,但求落幕无悔。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子定会继续弘扬思政实践精神,用脚步丈量祖国万里河山,用知识增绘未来宏伟蓝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