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4 信息来源: 会议中心、国际合作部
文字:王琦| 摄影:王东隅| 编辑:安宁 | 责编:麦洛5月20日下午,2023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国际学生学者美育基地系列活动之“艺术课堂:春风上巳天·昆曲的行当与程式”在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举行。同时,作为“2023·春风上巳天”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艺术课堂特邀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赵于涛和优秀青年演员贺欣悦担任主讲,以讲、演、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向中外学生展示世界非遗昆曲之美。
中国的昆曲艺术在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入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在昆曲“入遗”22周年之际,结合在讲堂上演的精华版昆曲《牡丹亭》和艺术课堂的专业讲解,师生观众可从艺术体验到知识学习全方位认识、理解昆曲艺术。
赵于涛课堂展演
学生体验脸谱
课堂上,赵于涛向北大师生介绍了昆曲的历史、行当的细致分类以及服饰脸谱等知识。通过 “开门关门”“从南京到北大” 两段互动表演,他向中外学子介绍了昆曲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特点。还有同学现场体验花脸脸谱,了解脸谱与角色行当以及演员本身形象相结合的设计巧思。赵于涛幽默朴实的语言、细腻的表演让现场掌声连连。
贺欣悦课堂展演
贺欣悦则从闺门旦手、眼、身、法、步的行当特点,结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唱段,向同学们生动立体地介绍了昆曲行当中闺门旦表演的基础知识。此外,她还以《牡丹亭》中的春香为例,对闺门旦与小六旦跟行当与程式的不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座中,两位老师对同学们的热情提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希望师生们继续关注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关怀新生代昆曲演员的成长。
学生提问
昆曲艺术传承百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讲堂围绕昆曲艺术,联合国内多家昆剧院团,有计划、有主题地策划组织多场系列活动,向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展示中国传统戏曲深厚文化底蕴,对促进中外文化交往与青年间的相互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外学子聆听讲解
在学校“国际战略年”整体部署下,本学期,讲堂积极加强与国际合作部“国际学生学者美育基地”的共建,调研中外师生精神文化需求,邀请各领域名师、名家展开多场别开生面、互动性强的艺术课堂,特别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推广,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未来,双方将继续保持密切合作,探索更多合作形式,为中外学子提供文化空间和交流窗口,积极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国际化传播,努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观众感言摘编:
听老师讲完昆曲的程式与虚拟,我感受到了艺术的智慧和戏曲的门道。
——仲雨洁(临床肿瘤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之前来讲堂都是坐在观众席观看演出,这次艺术课堂能够让我们与老师们近距离接触交流,了解戏曲背后的故事。非常感谢讲堂能够举办此次艺术课堂的活动。
——李楠(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21级本科生)
我感觉整个课堂非常有意思,通过体验画脸谱,我体会到很多不一样的戏曲文化特点。
——麦庭志(光华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
我感觉这次课堂棒极了,两位演员老师非常专业,他们的表演非常生动,让我觉得非常舒适,并让我能轻松理解他们讲述的故事。
——Irina Cheheb(中国语言文学系交换生)
在今天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昆曲,但我认为昆曲真的非常有趣,我真的很喜欢那位女老师的舞蹈和她在舞台上的动作,实在是太美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们穿着专业服装的表演。
——Liubava Putylia(中国语言文学系交换生)
我对昆曲的脸谱很有兴趣,我也想更深入学习一下京剧和昆曲的区别。
——Ronja Ohrnberg(中国语言文学系交换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