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杨承运:耄耋阅世享新曲

编者按: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北大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他们的功业载入史册,他们的精神历久弥新。这里是北大一批老同志的回忆文章。他们的回忆,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了解北大历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珍贵史料,也为我们理解北大传统、传承北大精神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这是一封穿越时空的来信,更是一份矢志报国、不懈奋斗的青春宣言。

人物简介:杨承运,1936年生于天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195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入学后,转地质地理系学习,196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主任,元培学院导师暨元培计划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地质学研究。

懵懂少年情

我出生后不久,全面抗战爆发,天津也被日军占领。回想起那个屈辱的年代,我不禁想到了那些闯到家里的宪兵,想到那些冰雪路上的饿殍……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似乎总是生活在阴霾的雪暴寒冬,从来就不见那春天的暖笑,也从没有那丽日的光照……大家闷着,气着,憋着,盼着。

1942—1947年,我在天津培植小学学习。培植小学是当时天津小学中的名校,据说梁启超的孙辈们也曾在此就学。这个小学是个信奉天主教的美国人创办的。学校的校长是王云章。他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撤出天津以后被委任的代理校长。

记得我还在培植上预备班幼稚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日本宪兵突然到我们家清查户口、翻查信件,还把全家集中在一个大屋子里。一个挎着大洋刀的宪兵头子问我:“小孩,学日语了吗?”“我是中国人,干吗要学日语?”我毫不思索地大声回答,吓得我婶娘赶忙捂着我的嘴,把我带到了一旁。这事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培植小学一直是有英语课的。后来日本人命令改学日语,王校长一直顶着没干。

不久,日本投降。我们个个快乐地蹦跳着,充分感受到了“有国才能有家”。

抗战胜利后,美国军队进驻天津。对于美国兵的到来,王校长的态度是有很大变化的。起初他很兴奋,真情地欢迎“盟军”的到来。可是没有多久,美国大兵就现了原形:他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在胡同里欺凌妇幼……种种恶行激起人们的不满。

最使我们气愤的是,他们还常常耍弄小孩子,用一些小玩意儿、口香糖或是小块巧克力逗弄他们取乐。这些事真是惹怒了王校长。他召开了全校大会,大声说:“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有自己的尊严!”说着,他还伸出手,做出那种乞讨的样子模仿着:“Hello! Hello!”随后他愤慨地说:“如果我们学校有人这样,就请他再也不要来了!他丢尽我们中国人的脸,培植不要他!”

师长的授教,使我懂得了何谓“国家”、何谓“尊严”。

后来,我考进天津津沽大学附属中学(原为教会学校,现为天津市实验中学)。在此我曾两次病休,故前后在校10年。在我们走出那腐败的旧社会、走进光明的新社会的时期,恰是我从童蒙受教进入启思明智的阶段,是我人生悟学的十年。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场道津沽大学的钟楼——那时我们天天都注目仰望,不光是看钟点,还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气势,它和旁侧的附属中学教学楼边墙上竖写的恭楷大字“为祖国而学习”相互托衬,一直铸就在我们的心田。

青年时期的杨承运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记得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中学经历了一次震惊全市的“盖斯杰事件”——盖斯杰是在校的法国神父、学生教导处的教师。他从集体宿舍里三个学生的衣箱里翻查到被认为是“禁书”的巴金的小说,于是就把他们关锁在学校北疆博物馆的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门口还拴了大狼狗看守。这件事轰动全校,广大师生群情激愤,在学校挂出了要求惩办盖斯杰的大标语,继而引起了全市各界的关注,引发了抗议盖斯杰迫害学生的示威行动。后来,天津市政府对盖斯杰进行了严肃处理——拘禁7天,遣送出境。这可是大快人心的事呀!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义和团庚子拳乱,想起了火烧望海楼事件,还想起了此前日本兵在天津的暴虐和美国大兵的骄横。在饱受列强欺侮的天津,这回可真是扬眉吐气、大快人心呐!由此,我们极大地加深了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归属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北大情义深

1956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入学后患病辍学返津,医病疗养。1958年,我跨类考学:先被录取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随后接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通知。在北大报到时,我当即被通知:根据国家需要,转系到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六年制)学习。我一走进北大,就燃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热情,服从需要,理所当然!

我入学第一年就进入北大学生文工团,这是缘分,也是我终生的幸运。195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学生文工团,当时经常活动的有300来人。文工团下设3个分团,10个分队:戏剧分团有话剧队、京剧队、地方戏曲队、朗诵队;器乐分团有钢琴队、管弦乐队、民乐队、手风琴队;歌舞分团有合唱队、舞蹈队。文工团编演、创作排练节目,都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反映广大同学的思想动态,或是歌颂伟大祖国、支持全世界劳苦大众进行解放斗争的。

比如,1958—1959年,话剧队编写和排演了四幕话剧《时代的芳香》,描写的是化学系师生研究提取“香豆素”的动人故事。当时在北京部分高校巡演,引起了广泛的好评。第三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戏剧分会上,田汉主席专门提到《时代的芳香》,将其作为业余剧作的代表予以表彰。话剧队还编演了北大中文系同学集体撰写《中国文学史》的创举(陆平校长题名《新兵新史》)。

合唱队排演了全场《洪湖赤卫队》,著名电影导演谢添对此给予肯定和鼓励,还盛情邀请我们参加电影《洪湖赤卫队》部分歌曲的合唱配音。合唱队还和部分系级同学联合排演了《毛主席诗词大合唱》,中央乐团总指挥严良堃亲临指导。

应该说,当时北大同学有不少破先例的创新之举,体现出我们北大学生热诚、忠贞、开拓的青春情怀,也显示出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那时我们参加文工团的活动,不光是业余爱好,还认识到这是一种应尽的责任,因此在排演过程中都不辞辛劳、力臻完美,而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今天常说的“追求卓越”“团队精神”在那时似乎都自然地在活动中体现了出来。这就是“北大有责任”,而且这种精神真的能够延亘终生。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64年学生文工团合唱队作为高校的代表之一,参加了3000人合演的大型歌舞《东方红》的排练和演出。参加大歌舞排演的以专业演员为主体,业余演员队伍主要是北大、清华、北师大、北航等几所高校的合唱队。

在排练过程中,大家尊称“总导演”的周总理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八次,还在人民大会堂专门给大家做了长达5小时的报告,报告讲到长征,讲到艰难的革命历程,还讲到新中国成立15周年之际《东方红》演出的意义并做了思想动员。

1964年10月6日,毛泽东观看了《东方红》。10月16日中午,我们全体集合准备主席接见,下午1点准时到达人民大会堂。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就到了,他从我们站队后侧的门走进,走得很稳、很慢,微微地弓着腰,还不时招招手。我们都转过身,对着他鼓掌。

毛主席身后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他居中落座,两边是其他中央领导。他的身后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郭兰英、王昆、崔美善、才旦卓玛;少先队员们在前边簇拥两排。

照完相,只见毛主席侧身对周总理说了什么话,周总理摆了摆手,笑着回答,他认真地听着,随之也笑了起来,坐在旁边的领导们也都笑了。“他们说的什么呢?”我们大家都在想。

合影完毕,毛主席站了起来,离座、挥手,步出了大厅。其他中央领导也依次有序地随同走出。

没过一会儿,周总理就回到了大厅。他说:“主席让我把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大家听了可不要太激动,一定不要跳,那可会把这大厅跳塌的呀!”大家都笑了起来。总理摆了摆手,大声地说:“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啦!”大家随之热烈鼓掌,不过这个消息昨天就已经在报纸上公布了,掌声持续时间不长,大家就急切地等着听第二个好消息。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周总理拉长了语句,提高了声调,还有力地挥了一下手,“今天下午,我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啦!”全场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喊呀,跳呀,拍手呀!嗓子喊哑了,手拍红了、拍疼了,想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们真是扬眉吐气啦,再也不用受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欺侮了!

回校的车上,大家兴奋、激动不已,说不出话,眼泪还是流淌个不停,有人的脸都成了小花脸儿也来不及擦一擦。

我们到校之后不过20多分钟,全校就都沸腾起来了——北大学生文工团的管弦乐队自发地在校园里奏乐,并向全校师生广播,报告这一好消息。一向以国家、天下为己任的北大人振奋起来了!我们要壮大,要自强,要奋进!那鼓声、那号声,仿佛就想把这发自燕园的心声迅速地传向全中国,传向全世界!

决断以辟新

1981年我被提名赴美访学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批(第一批1978年12月),但是仍有非议。后来我听说,出国访学之事自打提出,在中央就有“不回来”的担心,是小平同志力排众议,一语决断定音:“回来10%就要得!”

这让我立刻想起1978年小平同志恢复高考招生、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等一系列活动。至今回想起小平同志“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箴言,也是印象深刻。可称:

岁月四十载,心暖寰宇清。

民富国强梦,转瞬喜天曚!

我出国前,暗自告诫自己:“我一定要做那10%!”

1981—1983年,我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学和学术交流,同国际著名沉积岩石学家卡罗兹(Albert V. Carozzi)教授合作进行碳酸盐岩的系列研究。

卡罗兹在碳酸盐岩的研究方面是有世界级突出贡献的,著述和译作甚丰。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汇集了葛利普教授(A. W. Grabau,1870—1946)在北京大学的讲课文作——The Rhythm of the Ages(《时代的韵律》),于1978年在美国出版,并特撰长序。我感觉,在学术研究的宽广深厚方面,老卡和葛利普是很相近、很相通的。

我在此学习交流的第一个项目是听课;第二个项目是参加研究生的高等沉积岩石学实验课教学;第三个项目是协同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岩石的薄片观察和分析是老卡的研究强项,他建议我们结合微相分析进行碳酸盐岩的分类研究。我想:相对于碎屑岩类的砂岩油气储层,碳酸盐岩的油气储层研究将是大有前景的,老卡此议很有分量。我还考虑,结合研究编写一部图文并茂的新作,这在沉积微相以及油气储层的学术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也是当时急需的……我们俩对这三项安排一拍即合,当即说定。我在伊大的学习考察就此开始了。

在履行“三项”的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工作相当默契,进展也不慢;偶尔也有异议,但互相总是先沉默,再琢磨,后磨合。他还安排我们一起进行野外考察。这些使我进一步理解了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在追溯海域古地貌演进、确查储层层位及其分布方面的价值。因此,在碳酸盐岩微相分析方面,我们的成果不少。

1982年冬某一天,伊大的中国办事处主任邀我在学校附近的中餐馆会面,主谈留美长驻问题,我以北大的教学安排——开学有课予以婉拒。

1983年春末,我返京回校。数年后,《碳酸盐岩实用分类及微相分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国家图书馆及美国联邦地调所图书馆专函求索收藏。

后来,我多年为长庆油田做过较多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1983—1998)。最早参加过定边地区的定探1号井剖面的标例分析,还根据勘探开发进程开展专题研究,如“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沉积—成岩微相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巨厚层白云岩的成因及其油气储集潜能研究”等。30余年来,长庆油田(海相碳酸盐岩)年产油气当量跨越式增长。2012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跨上了历史新高点,达到4500万吨,成为中国内陆第一大油气田。在当前我国的油气还有相当比例依赖进口的情况下,长庆油田的跨越式发展是有战略意义的。

挚情在未名

1992年5月,我在学校教务处兼职,参与了学校教学的部分管理工作,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一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后为教育部副部长)提出并倡导的。由此我们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于1992年相继开设了素质教育通选课“名著名篇导读”“自然科学专题选讲”“人文社会科学专题选讲”。

“名著名篇导读”是1992年作为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程首先开设的,在北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发自肺腑地说:读了《共产党宣言》之后,深感“理性的光辉不灭”;读了《孟子》之后,认为“应为崇高的理想不懈追求”;读了《史记》之后,懂得要“以史明智,以史鉴今”;读了《海陆的起源》之后,深刻地理解了“创新—求实—探索”的含义。他们说:这门课“有助于文明修身,报效祖国”“指导人生,启发思想”“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将影响我一生”……课程有全程录像,之后对照讲稿整理成文。1998年,由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智慧的感悟——北京大学〈名著名篇导读〉》。

“自然科学专题选讲”从1993年起办了3期,共30余讲。讲座特请侯仁之教授做开篇首讲;王义遒副校长讲“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当代量子学介绍”……讲座听众累计3万人次,不仅有本科生、研究生、进修教师,也有校外人士,甚至还有科学院院士(自称“是来补课的”),还有附中老师停课、带着全班学生来听课学习的。根据录像整理成文,199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印出版。

“人文社会科学专题选讲”起步稍晚,主讲人有白化文教授、肖东发教授等名家,因故未能继续,也未能整理成文。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我曾经把校园文化建设比作“第二课堂”,得到高校同仁的认同,《中国高等教育》和一些报刊对此也曾有报道。

燕园校区的文化景点建设始于1996年,最先我们分别请地质系和生物系给校园里的岩石和大树做上标牌。现在岩石嵌上的标牌尚有可见,大树挂的标牌有增无减。我们拟定了校园文化景点介绍的文字材料,恳请校党委宣传部协助把它登载在《北大校刊》的夹缝页处,广泛征求学校各方意见,得到赞许。再后,在各景点立上书写的木牌,进一步征询意见。1997年找专业的施工队刻字立碑,最开始立了22处,后来有部分拆除了。

我们组织录制了《北京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请侯仁之教授导引主讲,沈石岩等教授分别巡回参讲,由电教中心全程录像制作数十盘,1998年百年校庆赠发给校友。

我们组织编印了《古园纵横:北京大学校园文化景观》,1998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在恩师侯仁之教授撰写《燕园史话》和编印校园图的启示下,我们摄影、集照、索图、文录、撰文,绘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景点略图”附于书末。这本书自始至终得到了众老的支持和托衬:侯老提供米万钟《勺园修葺图》的复制件和他分别同夏仁德、赖普吾合影的珍贵照片,师母张玮瑛给书中部分照片写注;季羡林先生慨然为本书题名;张中行先生对本书精心审改;谢冕先生允准以《永远的校园》为本书序……书末,我以《献上我对校园永远的心》为结,因为我认识到:古园400年,积存和凝聚着几代人的心智,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精神的绵延和继承,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和无言的诉说,是课堂外的课堂,也是鲜活可及的历史!这本书被任教于美国的维思大学著名汉学家舒衡哲在所作《鸣鹤园》中引用;侯仁之先生寄赠了10册给美国哈佛大学暨其他院校的朋友们。

耄耋近米,思忆愈久。在北大60年的学习工作让我不断追忆起我感悟受教的历程和故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巡天的“北斗”、卫海的巨舰,使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强军富民的国策所带来的欣慰和快乐!

我已是走在人生终局途中的耄耋老叟,已无智无力多做,只能衷心祈望国家大步前行,日渐兴旺,人民团结紧密,幸福安康!

谢谢众多倾心授教、深爱扶掖于我的师长;谢谢多年远志图强、互济互助的同仁;谢谢各届专注求学、学思不止的同学们。

祝福北大!祝福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专题链接banner.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