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全国政协委员王广发:加强封闭公共空间空气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其中包括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领域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水安全、建筑安全等。在安全领域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出现公共安全事件的就是空气安全,特别是在大型城市的封闭公共空间,例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商场、会展设施等,特别应该关注的是空气生物安全。

2019年鼠疫患者进京就是对空气生物安全敲响的警钟。所幸由于患者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未进入大型公共场所,加之当时患者的传染性不强,并未引起疫情扩散。但可经生物气溶胶进行远距离传播的新冠病毒则再次警示我们空气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生物气溶胶则是指含有生物粒子的气溶胶,在人群聚集的地方,生物气溶胶主要是来源于人体呼吸道的生物粒子,如果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密闭、通风不足的情况下,则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

人体研究显示,经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概率是接触传播风险的上千倍。生物气溶胶还可传播多数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高风险的一些病原,例如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炭疽、麻疹等均可能经生物气溶胶传播。通过监测空气中气溶胶的病原微生物,也可能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早期发现和预警。

虽然国内已有单位掌握了生物气溶胶安全感知的核心技术,也已经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小范围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对封闭公共空间的空气生物安全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国家治理层面尚未从安全战略高度进行布局,也缺乏国家层面的科技投入和产业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提出以下建议:

1. 研发和建设一套基于生物气溶胶感知技术的封闭公共空间生物安全数字化技术体系。将生物气溶胶收集、自动检测、自动分析、自动报警、信息传输技术集成,形成体系;

2. 建设一张感知空气生物安全风险的网络。在上述技术加持的基础上,对重点封闭公共空间的空气生物安全建立合规、安全的监控网络,对可能出现的重点病原进行监测,建立数字化的基础数据库,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疫情进行预警;

3. 建立封闭公共空间空气安全监测技术的相关技术标准;

4. 研究建立一套国家级封闭公共空间空气生物安全监控机制。可率先在某些大城市先行研究、试点,获得成功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deb85abfd2964d8aa0bc14e3f647318c.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