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信息来源: 党委统战部
编辑:麦洛 | 责编:燕元、安宁3月4日下午和3月5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北京大学党外人士密切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热切期盼全国两会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一些党外人士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政议政、履职建言。
江苏省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义虎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5日下午到江苏省代表团与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对8500万江苏人民的巨大鼓舞和亲切关怀。会场互动气氛热烈,每一位代表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都详细询问情况,提出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点评和论述,涉及现代化目标、改革开放、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研发、汇聚人才、基层教育、青少年成才成长、乡村振兴、中西文化关系等,这些点评连同他最后发表的重要讲话,可以说就是新时代的治国方略、中国式现代化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省发展提出“四个走在前”,即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建设农业强国上走在前、在加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这是对江苏省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江苏省发展的根本遵循,具有定向领航的指导性意义。他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备受鼓舞。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林毅夫教授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无党派人士要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力争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无党派人士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多党合作同心奋斗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政治本色。二要强化责任担当。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提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要思考在百年变局中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三要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是理论创新的金矿。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和自觉来挖掘理论创新的金矿,提出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性理论,唯成乃真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知成一体”的目标。力争以理论创新,增强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表示,每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都会热议教育、科技话题,近年来,加强基础研究,解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卡脖子”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应该是统一或者唯一的,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所以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以数学教育为例,从整体的学科素养出发,我们一方面要发掘和培养数学精英人才,比如通过全国数学联赛等一些活动为特别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充实数学研究精英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做好普及教育,提高公众整体的数学素养。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家,但数学素养一定会对人一生的发展有所帮助。因此,在数学教育方面,要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既做好大众教育,又抓好数学顶尖人才培养。数学天才在人群中的比例不会因地区而有太大差异。有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数学天赋很好,却由于缺乏更好的老师和资源得不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这是令人遗憾的。所以,做好乡村偏远地区的数学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此外,高校应该争取放开资源,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好的平台,让他们能有更多自主的机会,真正到前沿去解决“卡脖子”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战略科学家应该是从青年科学家自然生长起来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头衔。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要时时跟进科学的发展。但我们也要明白,战略科学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深耕。在这个亟须创新的时代,我们希望国家能有更多的战略科学家脱颖而出。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振奋、深受鼓舞。在风高浪急、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5.2%,过去十年年均增长达6.2%,总量增加近70万亿元;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2.5万公里增加到4.2万公里。数字胜于雄辩,如此亮丽的成绩单,实属来之极为不易,是一份让国民极为满意的答卷。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以重塑,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个个重要举措落地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一倍。这是走向未来的底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教授表示,听了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很受鼓舞。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上下一心、艰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经济增长、控制新冠疫情、科技发展、改进民生、节能减排、扶贫、环境治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等多方面的优异成绩,令人欣慰,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展望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很大。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会认真履职,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工学院教授魏悦广院士表示,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聆听了汪洋主席作的工作报告,深有感触。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政协工作所取得的卓越成绩、主要体会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等。报告充分展示全国政协过去五年紧密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全面部署,履职尽责,为我国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对政协委员未来履好职也提出勉励: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协商议政,认真做好凝聚共识增进团结工作。作为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科协界别的委员,同时又是我国科技和教育界一分子,获得本次参政议政机会,他深感责任重大,将通过持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参政议政水平,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建设等目标任务,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席振峰院士表示,通过学习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他对如下一组数字印象极其深刻,感触很深,并因此被全国政协工作务实、认真、高效的作风,以及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积极履职的精神所感动。这组数字是,五年来全国政协共收到提案29,323件、立案23,818件,办复率高达99.8%。受到该组数字背后内涵的激励,作为新任政协委员,他会自觉地不断强化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委员应有的样子。更具体地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自己在高校一线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便利条件,及时全面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年学生共同关心关注的的问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有见地、高质量的提案,尤其是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周黎安教授表示,听完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备受鼓舞,对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充满信心。报告针对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不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将极大地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今年的预期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战略总基调。为了扩大内需和拉动全社会投资,政府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把赤字率从去年的2.8%提升至3%,政府专项债提升至3.8万亿元,继续完善去年推出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报告还强调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与信心”;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他认为,为市场主体营造长期稳定的发展预期是当前扩大内需、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最有力的方式。上述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让中国经济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增强市场主体对于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预期与信心,推动经济质的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会常委、北大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李玮教授表示,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在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我们迎来“两会时间”。虽是一年一度,但今年的两会更加令人期待,可谓万众瞩目。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今年的两会,是新征程开局的重要里程碑,将在中国人民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几年,世界并不太平,我国经济受到疫情等因素的严重冲击,但仍取得了极其艰辛、殊为不易的非凡成就,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改变。人民群众翘首以待两会召开,期待两会凝聚更大的共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新举措,制定新方略,推动中国经济更加稳健发展,使民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助力中国巨轮乘风破浪,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速前进。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常委、北大基层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表示,两会的召开备受瞩目,文化建设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关于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问题值得重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以普遍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为根基的,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救亡图存的历程中日益突出中国性,而忽略了人性和人文的普遍性,我们应该在新时代从全球视角出发,以面向未来的高度和宽容度深度诠释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遍性,让中国文化和价值成为全球文化的未来资源。同时,加强具有深度的学术阐释,深化与其他文化传统根源观念的沟通,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常委、北大医学部支部主委、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副所长时杰认为,过去五年,国家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在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实效。在今年工作重点中,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我们工作在高等教育一线,要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结合学校“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育人方针,将前沿科学知识和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出更多的青年英才。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北大医学部支部主委、北大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海丽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道,新冠疫情发生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国防疫及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尤为难得”,并对广大医务人员不畏艰辛的付出和奉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报告语言平实,接近老百姓,听完报告备受鼓舞。“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总理这句话让我们倍感振奋。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只有实干”。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她将再接再厉,努力为老百姓的健康做好服务,除临床、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外,还要为大众普及健康防病知识,走入基层,把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