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工作系统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工干部更好把握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特点,12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学生工作系统在新太阳学生中心350会议室举行学生工作系统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社会学系副主任刘能教授应邀作主题分享。学生工作部领导班子及各中心负责人,校团委书记班子,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工负责人和团委书记,部分专职辅导员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户国栋主持。

会议现场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倾注极大热忱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引导广大学工干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本领、了解青年现状、把准青年需求,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会议邀请刘能作主题分享。

刘能以“理解当代青年”为题,从青年的年龄界定引入,结合词源概念系统阐释了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年特点,进一步结合代际框架深刻探讨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环境结构性因素和互联网行为特征,并从社会心理需求出发,举例分析了当代中国青年经济参与、政治参与和亚文化实践行为的内在逻辑。

刘能作主题分享

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共青团团员年龄资格、非洲青年宪章等数据统计标准,刘能指出,当代青年的基本年龄边界在14—35岁之间,从社会变迁视角来看,青年群体正式社会化的时间和过程日益延长、进入关键社会角色的时间日益推迟、营养和健康事业进步催生的预期寿命延长等社会结构性变化催生了青年年龄边界的扩展。

刘能讲道,俄语词源中将青年定义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人”的传统观点具有很强的结构性视角,同样地,中国古代的年龄分层现象也十分明显。在当代社会学视角下,青年则可以用“社会化”“过渡仪式”“主地位”3个关键词来理解和剖析。刘能介绍,“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期待的方式培养新的社会成员的整个过程,“过渡仪式”指的是用戏剧化和符号化的方式赋予人们一个新的“权利-义务相符应”的社会角色,“主地位”则是标记一个人之社会地位和社会命运的最核心社会角色。围绕3个关键词,刘能拓展探讨了代际传递、社会适应、地位分配正义等社会学核心议题,分析阐释了青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多重过渡仪式重叠及成人地位预期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压力与困扰。他强调,青年学生价值观可塑性强,思政工作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符合青年实际需求的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当代中国代际框架下,1998—2014年出生的一代人被称为“Z世代”,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的深刻影响,这一代人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讲座中,刘能结合社会观察,详细阐释了“Z世代”青年以普通话为主的沟通媒介、较高的出生性别比、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信息获取渠道等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结构性因素与随时随地在线、多重印象管理等多种互联网行为特征。他指出,作为新生的员工或雇员、舆论参与者、消费者,当代中国青年在思维特征、表达方式、消费倾向上都表现出新的特点。

刘能介绍道,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级论,当代中国青年的社会心理需求可以分为安全感、地位获得和承认、自主性(自我控制感/效能感)、社会认同(归属感)、自尊和自我价值等5个层次,据此可以进一步观察青年在政治和经济维度实现需求的情况。他指出,经济参与上,囿于劳动力市场环境,加之亲密关系市场的工具化,即使在双创、网红经济等方面已经作出一定努力,当代中国青年仍然需要家庭资源支撑、部分地属于“尚未完成的人”;政治参与上,通过志愿活动参与、全球社区参与等,当代中国青年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其重要性,并催生了其亚文化实践的自主领地,以新美学、新表达、新手段等获取和维持网络话语权和青年社会地位。刘能表示,青年亚文化实践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广大思政工作者多一些沟通、包容和理解,关注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心声诉求,有针对性地弥补安全感、幸福感缺失,为青年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本次主题分享立足时代变迁、聚焦青年特点,结合社会热点现象与详实生活案例,从社会学专业视角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规律性认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细致生动的分享,抽丝剥茧地剖析了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新特征、新规律、新需求。会上,与会学工干部共同观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等专题视频。会议强调,全体学工干部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认真领会专题学习精神,真正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深入研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思想问题、生活问题,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为青年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思政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工作系统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持续加强学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学工干部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学工干部主动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自觉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了解青年现状、把准青年需求,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专题链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