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各界人士送别徐光宪

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着中国“稀土之父”美誉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2015年4月28日上午在京因病去世,享年95岁。


 
徐光宪先生追悼会
 
    同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发布讣告,在学院A区104多功能厅设立灵堂。灵堂门口挂着“徐光宪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横幅,先生的遗照安静慈祥,周围花圈林立。自4月30日至5月5日,共计1200余人前来灵堂吊唁。




徐光宪先生去世后,习近平、朱镕基等领导同志表示哀悼,并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刘延东、赵乐际、胡锦涛、李鹏、温家宝、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万钢、路甬祥、陈至立、常万全、袁贵仁、白春礼、杨卫、李静海等领导同志对先生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并敬献花圈。学校师生通过BBS、微博、微信等形式深切缅怀先生。

学界同仁、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来了唁电、信函和挽联,沉痛悼念徐光宪先生。

5月6日,徐光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厅举行。东厅门口,悬挂着“沉痛悼念徐光宪先生”的黑底白字横幅,两侧悬挂“睿思深革解稀土沉疴道自然玄机,霞光普照育博雅英才成国家栋梁”的挽联概括了徐光宪先生一生的主要贡献。灵堂内室两侧悬挂挽联“一清如水教人育人润物无声长留香,父爱如山留德留言春风明月永相伴”,表达着家人和学生对徐光宪先生的无限哀思。

上午8时许,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人已经排了绵延数十米的长队。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青春面庞的学子,有著名科学家和文化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有全国各地和海外赶来的徐光宪先生生前的亲朋好友和学生。大家表情肃穆,默默地表达对先生的哀悼。

8点30分,徐光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参加告别仪式的人群缓缓行进,有序进入灵堂。灵堂中,大屏幕放映着徐光宪先生从青年到老年的照片,回顾着他不同时期的重要经历,先生音容笑貌宛在眼前。灵堂里回荡着悠扬的萨克斯乐曲,徐光宪先生安卧在鲜花丛中,神态安详。灵堂四周围簇着亲属和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前来吊唁的人们深深鞠躬,向徐光宪先生作最后的告别。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郭广生、北京市教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等北京市领导,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长春分院院长张洪杰院士等中国科学院和各地高校的领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化学会的领导、朱善璐书记、林建华校长、吴志攀常务副校长、叶静漪副书记等校领导,周其凤院士和岳素兰教授等老领导,陈洪渊院士、陈凯先院士、甘子钊院士、佟振合院士、费维扬院士、柴之芳院士、左铁镛院士、沈保根院士、屠海令院士、张国成院士、方维海院士、龚旗煌院士等知名学者,徐先生科研团队的五代师生代表黎乐民院士、黄春辉院士、严纯华院士和高松院士等出席了遗体告别仪式。此外,徐光宪先生家乡绍兴市和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相关领导,北京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北大其它院系师生代表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共计一千余人参加了徐光宪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

徐光宪先生病重及住院治疗期间,朱善璐、林建华等校领导先后赴医院看望先生,学校积极联系相关医院,协调专家会诊,商定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对先生进行了医治。

先生仙逝,他一生所作的突出贡献及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万古长存。(文/马瑶 魏晗博 刘华东)

摄影:刘燕

编辑:歆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