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寒冰:东亚也要建共同体

中国日报网站12月27日讯 一个月前,也就是在10月29日,欧盟25个新老成员的政要在意大利的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伴随的贝多芬的《欢乐颂》,欧洲一体化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着实令其他大洲的国家羡慕不已。然而,光羡慕别人也无济于事,关键在于自己朝这方向努力。这不,刚刚结束的第十次东盟首脑万象会议做出决定:明年在马亚西亚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出席第八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的中日韩三国对此也十分赞同。消息一传出,国际社会的普遍认为这是朝着东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表明东亚也要打造自己的共同体,建立一个欧盟式的大家庭。有专家说,如果东亚首脑峰会明年能顺利举行并且机制化的话,那在东亚合作史上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实际上,东盟发展到这一步的确不容易。东盟起步于上个世纪60年代,其前身是1961年7月泰国、马亚西亚和菲律宾三国建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国正式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了“东南亚联盟”。东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盟成员没有什么变化,直到1984年才多了一个小国文莱。又过了10多年,由于越南、缅甸和柬埔寨分别于1995、1997和1999年加入,东盟的成员变成了拥有五亿人口的十个国家。从发展进程上看,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是东盟的主要奋斗目标。除了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特惠贸易、加强粮食、能源、金融等方面的合作之外,东盟还以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身份来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1997年12月,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在马亚西亚的吉隆坡举行,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启动的东盟和中国10+1合作与对话机制。两年后,随着日本和韩国的加入,这种合作与对话机制又扩大成为10+3,所及13个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3,GDP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约1/5,外汇储备约占世界外汇总储备的1/2。无论从市场容量上说,还是从发展潜力上讲,现在的东盟都不可小觑。 不过,还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与欧盟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东盟的差距。从启动时间上看,欧盟开始于1951年法、西德、卢、比、荷、意六国组建的欧洲煤钢联合体,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到1993年欧共体称欧洲联盟时,成员国已达15个,到今年成员更是扩大的25个。问题的关键还不是形式的变化,而是快速发展的欧洲一体化。到如今,不用说“统一市场”、“自由贸易”,西欧国家就连货币都统一了。东盟起步的时间比欧盟只晚了10年,可时至今日,其他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不用说,就连经济一体化还远远没有成型。东盟这次万象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不依旧是讨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吗?从一体化的程度上看,现在的东盟与欧盟相差已远不止10年了。东盟为什么“醒得早,可起得晚”呢?究其原因,首先,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别比较大,比如,国体与政体上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依赖的外部力量不同,因而认同感比较低。其次,东盟在亚洲、在东亚,由于中国和日本等大国的映衬显得过于弱小,根本无法支撑起东亚,更不用说整个亚洲了。另外,东盟大体上属于一个论坛式的合作组织,缺少有效的促进和约束机制。部长级的会议也好,领导人的会议也罢,多半都是说得多做得少,通过的决议和发表的宣言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效力。自己不把自己太当回事,别人更不把它当回事,所以,东盟历经了半个世纪却也难以长大。 或许是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所在,或许是受到了日益增强的欧美经济一体化的刺激,东盟这次首脑会议似乎动真格的了。其一,通过的《万象行动纲领》、《东盟关于一体化优先领域的框架协议》,制定了加速东盟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计划。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6个在本区域内比较发达的国家在2007年前将农业产品、航空运输、汽车、信息技术、电子电器、渔业、医疗保健、橡胶产品、纺织服装、旅游业和木制品等11个优先领域的产品关税削减为零,而相对落后的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4国在2012年实现这一目标。这样,到2015年是,东盟所有成员国将实现贸易自由化;到2020年,东盟将建立起有5亿多人口的单一市场。其二,通过《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动纲领》和《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扩大了东盟国家合作与一体化的范围,使之除了经济之外还包括文化与安全。其三,与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全成启动了中国——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根据这项协议,中国与东盟从2005年7月1日起对7000种产品逐步削减和取消关税,到2015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届时会形成一个贸易额达2亿美元、拥有世界1/4人口的统一市场。其四,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启动了建设“东盟共同体”的进程,在东盟与中日韩合作的基础上举办东亚峰会。 显而易见,这次东盟峰会所做的决策既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着眼于外部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以及日韩等),还寻求建立一种长效的、权威的机制。更难能可贵的是,东盟已仅仅把经济合作局限内部,而是放眼整个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现在,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就不是东盟单枪匹马自己干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中国也全心全意同它站在一起,日本和韩国也三心二意地凑热闹、敲边鼓。东亚一体化进行似乎真地开始了,东亚共同体好像也在形成。由于南亚大国印度也半遮半掩地想要进入东盟,东亚一体化或东亚共同体将来还可以向南亚、西亚扩展,形成亚洲共同体。再乐观一点想,由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表现极大兴趣,有朝一日亚洲共同体说不定还会变成亚澳共同体。然而,这至少在目前还只能是良好的愿望。单就东亚共同体而言,首先,东亚国家到底在哪些方面有共性,还值得研究。各国大小相差太大,贫富太悬殊,国体、政体不一样,各有各的诉求和奋斗目标,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不仅如此,许多国家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如历史问题,领土问题,油气争夺问题等等)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的矛盾和冲突。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实现东亚一体化和建立东亚共同体的严重障碍,而且这些障碍一时半会儿还不容易消除。最后,还必须考虑到美国等外部的因素。东亚的许多国家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反过来说,这些国家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中国的快速发展时常引起它们的不安,仍受“中国威胁”这种冷战思维的困扰。所有这些至少在今后一段时期会制约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能实现的一体化只能是属各国利益交汇的部分(如经济的某些方面),而在不交汇的地方(如政治、军事、外交方面)就很难有什么一体化,而在矛盾的地方(如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甚至还会发生对立和冲突。 但是,不管怎么说,东盟现在的发展态势是令人鼓舞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是非常和谐与温馨的。东亚的一体化能走到哪一站,走得快与慢,东亚共同体能不能建立,都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这是不以良好意愿为转移的。但是,只要是启动了,它就有希望。(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孔寒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