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美 实践美 奉献美 ——纪念杨辛先生的美学人生


2024年3月7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书法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教研室原主任杨辛先生仙逝,享年102岁。近日是杨辛先生103岁冥诞,谨以此文纪念这位被评价为“在奠定美学哲理与具体艺术经验结合的基础上致力于普及美学的一位实践型的美学家。”

杨辛

杨辛被评为2014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风雨如晦,热血救国

1922年,杨辛出生在山城重庆,正值风雨飘摇的近代,他亲眼目睹民族苦难,毅然投笔从戎、抗日御侮。接受革命教育,参与地下斗争,冒着危险投奔解放区……杨辛怀着满腔热忱,投身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时代洪流之中。

杨辛少年时期

杨辛年少时便父母双亡,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有时只能寄居庙里。后来,在亲友帮助下,他进入重庆益商职业学校学习,后又到民生轮船公司做学徒。重庆是抗日的大后方,在那里,他目睹了日寇大轰炸带来的浩劫,特别是1941年日军“疲劳轰炸”酿成了较场口防空洞大惨案,这触目惊心的场面给他留下了极为伤痛的记忆。那时,杨辛在码头上,亲眼目睹了死难者的尸体堆积如山,国家的残破、人民的苦难,深深触动着他的内心。

1943年,杨辛来到南开中学学习。然而民族的危难时刻牵动着他,他一心想投奔延安,苦于没有路径,1944年,他和南开中学二十多名热血青年一起毅然报名参加印缅远征军。抗战胜利前夕,远征军调回国内。在途中,杨辛听闻国民党计划将把这支军队调到东北打内战,这与杨辛参军抗日救国的志向完全相悖。于是,到达曲靖当夜,他和另两位同学跳车前往昆明。抗战结束后的昆明,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激烈斗争。杨辛听过闻一多先生的演讲,还积极参加“一二·一”运动。在时代浪潮中他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从此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的信仰。

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所学校到北方复校,杨辛先生也来到北方,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董希文先生。1947年,北平大学生举行“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杨辛是北平艺专学生运动的负责人之一。1948年,国民党开展“八一九”大逮捕,对北平地下党进行破坏,杨辛的名字也被列入国民党要逮捕的黑名单。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冒着危险逃出北平,投奔解放区。数十年后,他仍清楚记得那一刻:“我仍记得当初进入到一片高粱地时,突然冒出来一些背着枪的人——那时我还不知道是什么人,后来才知晓是解放区派来保护我们的武装人员。那份心头涌起的感动我至今仍难忘却。”在解放区,杨辛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他先参加土地改革,后调到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城工部。锦州解放后,他在中共锦州市委负责研究组工作,并于1949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研究美,追求美

新中国成立后,杨辛先生在吉林省委党校任哲学教师。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应汤用彤先生的要求,组织上把杨辛调到北京大学工作。最初,他担任汤用彤先生的助手,后来考虑到他从前学过艺术,而美学和艺术关系很密切,便转到哲学系的美学组。从此,他潜心美学研究与教育,一做就是一辈子。

那时候解放不久,美学研究还处于一片空白。杨辛和他的同事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奠定了新中国美学研究基础。杨辛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用社会历史实践的视角对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形式和美的范畴作了大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他开展美学原理教研的深厚土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则是美学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他一直强调从理解人和生活的本质出发,结合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探索美学理论。他主张,美的根源来自于人的自由创造,人在其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在对象世界中看到人类目的、理想、力量、智慧、才能的实现,因而产生美感。一个形象之所以能称为美,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人类一种最珍贵的特性——人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还能改造自然环境。在生活中什么地方有人的自由创造,什么地方就有美。

杨辛更关注的是美学教育,这是他念兹在兹、倾力奉献的人生主题。

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美学教研室,杨辛担任首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虽然成立不久,但是人才济济,美学前辈有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教授等,中青年教师有杨辛、甘霖、于民、李醒尘等。

杨辛与甘霖主讲“美学原理”课,在课程的建设中,杨辛逐渐理解到,美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通过美学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追求真善美。他认为,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奠定美学的哲理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二是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类文化史上的典型审美对象,让学生形象地体验前人创造美的经验,只有将二者统一,才能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进而追求美,把美融化于生命之中。因此,他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大量中外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以及生活、自然中的典型案例,阐释美学的原理。他的课程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有一学期竟然换了三次教室,第一次是200人教室,学生太多挤不下,换到300人教室还是容不下,最后换到学校当时最大的办公楼礼堂。

20世纪70年代,杨辛先生与宗白华先生(中)合影

此外,杨辛认为美学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要走入社会。20世纪80年代后,杨辛承担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美学”原理课的主讲,他利用当时先进新颖的多媒体设备,精心设计录像教材,把电影、戏剧、音乐、建筑等多元素融入到课程中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十余年来,全国各地累计近十万人学习了这门课。

可以说,“美学原理”这门课,从无到有,由学校到社会的发展,都凝聚着杨辛的心血。

美学教学还有很重要一部分,是教材建设。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组织《美学概论》教材编写,王朝闻担任编写组组长,杨辛是副组长之一,编写组几乎集中了全国的美学人才,通力合作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本美学教材《美学概论》。“文革”后,杨辛、甘霖在“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讲义不断充实提高,编成《美学原理》一书,于1983年出版。在《美学原理》的再版说明中,杨辛写到:“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美学研究也是无止境的,通过丰富美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美学原理,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懂得欣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实践美,是本书的宗旨。”1989年,该书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美学原理》初版书影

实践美,创造美

杨辛经常强调,研究、传播美,首先自身的内心要真善美,才能做到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他研究美,更追求美、实践美。他在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怎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更好传播美、实践美。

杨辛尤其关注泰山美学文化的研究与传播。57岁时,他第一次登顶泰山,此后登临泰山40余次,在登临过程中,深刻领悟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受到天人合一、乐观进取的人生境界。特别是1986年,泰山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杨辛负责美学方面的研究,写成《泰山的美学考察》一文。自此,他对于泰山的认识,超越了个人的心智体验,进入到学术文化层面的梳理、鉴赏和阐发。泰山特质成为杨辛美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杨辛《泰山颂》摩崖刻石落成仪式

杨辛为泰山写了30余首诗,其中《泰山颂》已经刻在泰山之上,诗写道:“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认为,就像抗日战争时期《黄河大合唱》用雷霆万钧、奔腾前进的黄河来激励人们的斗志一样,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也需要一种大气磅礴的精神文化坐标,来激浊扬清、提振人心、充实魂魄,弘扬主旋律。泰山显造化之神力,聚自然之精华,续古今之文脉,历万古而弥新,其厚重、包容、和谐、坚韧和自强不息,都是当代中国人需要不断砥砺和发扬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需要不断补充的正能量。

泰山文化外,书法文化是杨辛先生传播美、实践美的重要载体。杨辛在青年时,师从徐悲鸿、董希文,奠定了绘画、书法的基础。离休后,他将自己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经验集中到创造书法艺术上,在书法中实践对艺术美的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辛为北大校景题写对联“立地顶天博雅塔 含珠蕴玉未名湖”

杨辛曾言:“寸草常怀春晖暖,挥毫时带万松风。”他认为,书法是“心灵的艺术”,“写字不仅是用手在写,更重要的是用心在写。”他把书法看作一门心灵的艺术,努力通过书法写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他将练书法过程,作为自己修身养性、道德修为之道,写书法的过程中集天地之精华,凝人类之慧根,如《书谱》所云“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最终达到“人书合一”“人书俱老”的境界。2023年,已经102岁高龄的杨辛先生回顾自己书法之道时,曾说:“从我现在的整个生命的状态来看,生理上这些都是自然发展,总是过了一天老一天,这个是没办法抗拒的。但是在我生活当中,唯一的一项就是书法,不仅是没有退步,而且是向前进了一大步,创作过程想好了以后,一气呵成。书法是情感的心电图,是心和手互相推动。”

杨辛先生在书法创作

杨辛先生积极捐赠自己书法作品,将之作为传播美的载体。2010年12月,杨辛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美伴人生——杨辛书法展”,杨辛先生将此次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全部无偿捐献给北京大学;2018年起,杨辛陆续将近百件藏品、130余幅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书法作品,无偿捐赠给北大附小,在北大附小设立了杨辛美育馆。2023年7月,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5所大陆高校师生,一行37人走进台湾参访交流。这是三年多来大陆高校首次组团赴台,对促进恢复两岸双向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备受关注。杨辛先生特地手书两幅书法作品《两岸一家亲》和《福》,请郝平代为致赠马英九,既是祝福大陆学生访台顺利,也希望此行能增进“两岸一家亲”的认同。为了写好这幅作品,整整一上午,杨辛先生非常严谨认真,始终没有离开座位,反复题写多遍及多个版本规格的字幅,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看到代表团赴台后第一晚就赠予《两岸一家亲》书法作品的新闻报道后,杨辛先生激动地表示:“非常高兴能参与到这场重要的活动中,两岸青年对我题字的认可对我个人是很大的鼓励!”

马英九、郝平与代表团师生一起与杨辛先生题写的《两岸一家亲》合影留念

奉献美,传递美

荷花文化、荷花精神是杨辛另一个着力研究和实践的对象。他认为,荷花精神,其一是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二是奉献,荷花的根、茎、叶、花、籽都可为药用或食用,全部奉献给人类。“荷花”的“荷”与“和谐”的“和”谐音,荷花之赞寄托着人们对和谐、和美生活的追求。在欣赏荷花之美的同时,杨辛的精神世界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塑造。杨辛爱画荷花、写“荷”字,也爱收藏各类有关荷花的艺术品:雕刻、瓷器、剪纸、刺绣……这些优秀的艺术品,它们背后的意义远超于艺术本身,更多的是承载着荷花所代表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他研究、弘扬荷花的奉献精神,也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社会,热爱公益事业,关爱下一代。杨辛先生特别致力于以美育德,注重品德的传承教育。他说,“我觉得品德、精神不仅对工作、对学习起着促进作用,甚至对生命亦是如此。品德好,思想就很开阔,胸襟也很开阔,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整个生命就是不一样的境界。”

2012年,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之际,杨辛用出售收藏多年的艺术品而筹得的积蓄,在学校设立了“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2013年,杨辛再次向北大捐款,设立学校首个表彰学生品德的奖项——“杨辛荷花品德奖”,用于奖励品德高尚的学生楷模。2013年以来,他将珍藏的148件荷花艺术藏品捐赠给了北京大学,建成了“北京大学荷花艺术藏品展馆”。他希望,当代的北大青年能够通过艺术品这一美育和德育的结合体,感受到真、善、美,传承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建成为北京大学立德树人教育基地,教育部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将其正式授牌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是教育部首家挂牌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依托立德树人基地,学校开展了多层次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历年获评“杨辛荷花品德奖”的学生自发组成了“荷风学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辛与参观荷花艺术藏品展馆的青年学生合影

对此,他总是谦虚地说:“北大于我,是‘涌泉之恩’,而我做的这一点事情,却非常轻微,是‘滴水相报’。回报社会,回报北大,回报恩师,这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

在百岁生日时,他谈道:“我反复体会到一句话:人生真谛就在于在实践当中不断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基础,善是核心,美是升华。真善美结合起来人生就肯定是幸福的。”做人与做学问高度统一,人生境界与学术境界高度统一,研究美、追求美与实践美、奉献美高度统一,这是杨辛先生的真实写照。

艺术为人生,人生为艺术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艺术为人生,人生如艺术”,这是杨辛常说的一句话,杨辛先生创造了无数艺术佳作,但是最精彩的,还是他的百岁人生。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他一直在进取奋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曾将古诗改了两个字,写了一幅书法:“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妙在近黄昏”,“妙”就妙在老年可以更好感悟人生、享受人生。他曾写过一首诗:“人生七十已寻常,八十逢秋叶未黄。九十枫林红如染,期颐迎春雪飘扬。”末句“期颐迎春雪飘扬”——虽然已至百岁,仍会迎来新的春天,这是个人新的春天,是事业新的春天,也是祖国新的春天。他积极关注时政,关心国家大事,多次表示:“我感到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也要继续发挥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自己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哪怕做不了多少事,也要尽己所能”。

杨辛先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杨辛攀登40余次泰山,他的百岁人生也确实像艰难而历险的攀登过程一样,虽历尽坎坷,却始终追求进步和光明。当他以超脱的心境在泰山的怀抱中攀登的时候,当他到达岱顶欣赏人间的无边景色的时候,他的生命也更加昂扬和激越。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圆周上任何一点,都既是起点也是终点。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物质不灭,死亡不过是自然的回归。个体的生命消失了,却融入宇宙的大生命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这是杨辛先生写过的一首诗的几句。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杨辛先生走了,他个体的生命消失了,但是他的精神品格、道德风范却融入宇宙的大生命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