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三米阳光”温暖重症病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保健康、防重症,扎实有力做好重症救治工作,保障重点人群医疗健康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提高重症患者收治能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立足群众需求,打破内外科病房划分,对全院病房统一进行管理,28个重症、亚重症病房,823张床位,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快速反应,迅速进行了护理人力调整,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培训,制定护理操作手册和《新冠病毒感染者临床护理康复指导手册》,并成立七个护理指导组,科学、有效开展重症护理。

《新冠病毒感染者临床护理康复指导手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修订管理制度及要求,对住院患者陪住、护理流程、门禁管理、病房分区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快速落实。护理部主任亲自带队成立新冠救治护理管理小组,迅速成立重症新冠患者护理专项指导团队,动态调整管理方式,组建呼吸亚重症病房管理团队、呼吸亚重症病房每日督查管理团队,坚持亚重症病房每日例会,随时帮助临床协调、解决各种困难。

不同专科护士无缝衔接

护理部给每个亚重症病房都配备了ICU专科护士和呼吸专科护士,由他们带组完成病房护理工作,保障病房护理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护士长赵东芳作为呼吸专业的护理专家,刚刚结束在小汤山方舱医院的支援,来不及休息,又进了呼吸亚重症一病房。原本担心新团队的配合,但她发现:“大家基本上都是加班加点,有的护士好不容易休息会儿,快速喝两口水,吃两口饭,马上就说‘不行,我得到前面替别的同事了’,大家这种互相照顾,这种积极的工作状态,让我们的新团队很快就磨合到位了。”

来自内科、外科各个病房的兄弟姐妹,曾经在ICU转科、学习过的护士,都积极报名支援呼吸亚重症病房。不同专科的护士投身新冠救治,这对护士的临床应对能力及危重症护理能力都是挑战。

护理技术指导

护理部积极组织急重症、亚重症科室全体护士开展学习,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护理部多年来实施的危急重症护理能力提升项目,也为本次亚重症病房的开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重症管理组迅速组织实施各项操作标准强化培训与护理会诊床旁指导,提升护理人员呼吸机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新冠患者氧疗、气道廓清等能力。护理部上线了一系列线上护理课程,包括《经鼻高流量临床使用》《无创通气临床应用》《氧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有创呼吸机临床使用》等,帮助参与救治的护士迅速掌握专科知识及护理技能,提高亚重症病房护士重症护理能力。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大家积极学习,热烈讨论,500余人次通过线上会议、视频、现场培训参与学习。

护理患者

走进病房,护士长带领护士们紧急配合静脉给镇静、肌松剂,关注生命体征,做好抢救记录,迅速配合完成了气管插管,吸痰,接呼吸机,上监护……

一连串娴熟操作过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慢慢上升,面色好转。大家只是稍稍松了口气,就又投入到其他工作中,继续忙碌。

七大护理指导团队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加强亚重症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护理部紧急成立护理人力支持管理组、重症护理技术指导组、气道管理指导组、氧疗支持指导组、俯卧位通气指导组、血液净化护理指导组、皮肤管理指导组等七个团队,24小时保证重症患者护理需求,保障重症患者的救治实施到位。

护理人力支持管理组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调配。及时掌握病区人力配置情况,根据医院工作部署、临床科室需求和人员储备库,统一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并进行监督管理,共调动全院800余名护士支援急诊科、感染疾病科及21个呼吸亚重症病房,为救治工作提供护理人力保障。

为患者放置经鼻空肠营养管

重症护理技术指导组为全院各亚重症病房和ICU提供危急重症抢救、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等相关指导,针对各护理单元遇到的临床难题,重症护理技术指导团队立即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无创通气患者通气监测

气道管理指导组主要解决临床中新冠患者出现的气道问题,保持气道的通畅,指导建立人工气道建立,廓清气道,降低因气道问题引起的气管插管率,为患者的通气治疗保驾护航。

床旁指导

氧疗支持指导组用专业的知识保障患者氧疗,保证治疗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增加患者耐受性安全性,设立监测目标,积极处理低氧事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他们像踩着风火轮一样,飞奔在各个亚重症病房之间。

俯卧位通气指导

俯卧位通气指导组组织制定了适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救治患者的清醒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指导全院亚重症病房开展清醒患者的俯卧位通气,并进行全程监测,改善患者的通气指标。

亚重症病房床旁血滤治疗

血液净化护理指导组为院内多个病房提供了数十人次的床旁血滤治疗,达到平时的四倍。血透组的护士们推着沉重的血滤设备,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两次治疗中间匆匆吃几口饭就转战下一个病房。此外,他们还承担危重医学科内瘘穿刺会诊,有力地保障了新冠重症合并肾衰竭患者的救治。

对患者伤口创面评估

皮肤管理指导组从各院区选拔了经系统培训取得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执业资质、专业能力强的护理骨干,深入临床,承担全院亚重症病房合并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烫伤、糖尿病足等各类慢性伤口患者的创面评估、处理、专业指导等工作。

将“三米阳光”播撒到每一个病房

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护理人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各显神通,参与重症患者救治,也为患者带去“三米阳光”的无限温暖。在患者的眼中,他们是亲爱的“天使”,是可爱又努力的孩子……

患者给护士发来的微信

“亲爱的天使……看到笑吟吟的你站在我病床旁,仿佛头上戴有光环的天使降临人间,非常非常感谢你!”一位60多岁直肠癌术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饱受造口底盘反复渗漏、皮肤刺痛、增生组织渗血、造口低平等困扰,经团队综合评估、专业处理后,情况缓解,出院后患者通过微信对皮肤管理团队表达感谢。

亚重症十九病房的爷爷看到了护士及时发现同屋病友室颤,进行抢救的过程,感叹道:“孩子呀,没有你们,我们可怎么办,感谢你们!”参与抢救的护士欧翔说:“凌晨1点下班的时候,看着同事们疲惫的身影和湿透的上衣,再想想那些抢救成功和康复出院的患者,忽然觉得一切都充满意义。”

护士长通过写字板与患者沟通

重症、亚重症病房中,很多是八九十岁的老人,病房的护士在进行救治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忘对这些老年人的心理关爱。李爷爷是一位9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他在治疗期间忍受着身体上的不适,又有听力受限的情况,情绪非常烦躁,护士长王攀峰拿来了护士站的写字板和马克笔,写上大字,耐心与他交流,并帮他解决问题。慢慢地老人心情变好了,病情也逐渐好转。见到护士长,他用朝鲜语说:“谢谢你,谢谢你。”

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亚重症六病房的一位老先生还是去世了,他的儿子抱头哽咽着说:“父亲在最后一程被你们照顾得很好,我该怎么感谢你们,我该怎么感谢你们…

亚重症十病房的陈爷爷紧急呼叫,护士长快速到达,陈爷爷颤颤巍巍地递给护士长一张纸巾,上面写着一首诗:“精神抖擞战病顽,齐心协力何惧难,扎针取血求完善,减轻病患少痛感。”

爱心小包

在繁忙的工作中,大家相互加油打气,互相支持。许多症状较轻或者症状稍微好转的护士第一时间回到病房工作。在重症、亚重症病房里穿梭忙碌的护士中,有孩子还在哺乳期的新手妈妈,有休产假提前返岗的……亚重症九病房护士长李頔利用休息时间,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为病房护士们制作了爱心小包。亚重症八病房在家休息的护士为同事送来可口的饭菜,让大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补充体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团队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积极投入重症新冠患者临床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无数感动的故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病房中发生,折射着一束束温暖耀眼的“三米阳光”。

专题链接: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