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9 信息来源: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文字:汪雪、佟萌| 编辑:青苗 | 责编:晏如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6月6日下午,由数智教育发展国际大学联盟(DI-IDEA)主办、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国内发布会暨北大站活动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本次活动以“AI时代的学习”为主题,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来自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百余位嘉宾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佟萌主持。
活动现场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回顾了首届大赛的显著成果,并将其亮点概括为六大特色:国际高校合作办赛、全球学子踊跃参与、多元化赛道设置、产学研协同支持、优厚奖励机制、商业转化潜力。他特别指出,大赛采用了“企业命题+数据支持”的竞赛模式,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孙华重点介绍了第二届大赛的三大核心赛道:AI for Science赛道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 for Education赛道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AI for Learning赛道着眼于人工智能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性影响。他鼓励师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产出具有实践价值的成果。
飞书产品负责人袁煜森介绍了飞书为本次大赛AI for Learning赛道中提供的技术支持工具,包括满血版飞书多维表格、飞书智能知识问答调用接口以及国内领先的AI开源知识库。同时,对使用飞书多维表格搭建/开发学习场景应用的团队,将优先获得如下支持资源:走进字节跳动总部参访交流、DI-IDEA与飞书联合颁发的AI maker认证资格、字节跳动岗位直通车、飞书先进客户参访等项目。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范逸洲围绕“AI时代的学习”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学习理论面临重构,学习者亟需提升与AI协同的能力,以实现更优的学习成效。针对大赛作品设计,他提出三点建议:立足个人学习体验,结合实证研究成果,挖掘AI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聚焦AI时代学习中的“真问题”,增强研究针对性;敢于挑战技术边界,在与“不可能”的对话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推动教育模式变革。
飞书AI战略负责人石泽蕤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分享了2025年大模型和AI应用的发展趋势。她指出,未来企业内部将形成“通用智能体+垂直智能体”的协同架构,其中通用智能体产品负责整体协调,而专业任务则由快速发展的垂直智能体承担。她强调,企业数字化建设正加速向智能体架构转型,主要包括:构建企业级知识图谱,开发适配智能体的工具和基础设施,打造面向各垂直场景的AI智能体。展望未来,她预测智能体模型将趋于融合,企业级产品将逐步借鉴消费级产品的成熟经验,两者之间的界限将日益模糊。
佟萌介绍了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教学领域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推进全校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自主研发“北大问学”智能体等AI教学工具。她指出,这些智能化教学工具已深度融入师生的日常教学与学习场景,获得广泛认可与应用。北京大学将持续优化智能教学环境,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水平。
此次活动标志着第二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AI for Learning赛道正式启动。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大学将继续发挥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携手国内外高校与企业,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