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举办2024年北京大学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

11月26日至27日,2024年北京大学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在方李邦琴楼B101室举行。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一直是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组成部分,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

比赛经过精心准备,于本学期中拉开序幕。最终有来自7个院系的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芬兰、比利时、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越南、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7个国家的30位学生入围决赛。

这些学生分别参加了所属初中级组、高级组的比赛。此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守护绿色发展,共创美好家园”。在全球生态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青年一代作为绿色发展的先锋力量,肩负着保护地球的责任与使命。本次演讲主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和行动实践,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分享个人经历与见解,展现青年在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担当与作为。参赛者结合自身经验,阐释“共创美好家园”的愿景,并思考新时代国际青年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推动绿色未来的实现。

比赛现场

留学生们的演讲涵盖了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对环保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等诸多方面,有的视角独特,新颖的切入角度引人深思;有的长于思辨,严谨的思维逻辑耐人寻味。

伍上演讲

来自匈牙利的伍上列举了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作出的具体举措,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野生动物、减少碳排放以及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通过这些实例,他呼吁普通人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携手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菲菲演讲

德国的菲菲以一首广为人知的德语歌曲作为开场,这首歌曲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是“关爱地球”的心声。她分享了保护环境的“三步法”:减少、再利用和回收。

魏丽丽演讲

来自德国的魏丽丽认为,普通人也能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巨大力量,并列举了民众的关注促使星巴克使用可回收材料,以及中国施行垃圾分类的例子来论证观点。她呼吁大家持续关注环境问题,并从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做起,共同努力改善未来的环境。

索爱希演讲

俄罗斯的索爱希以家乡伏尔加河的生态变化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她呼吁大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自然,使大自然更加美好。

沈学良演讲

马来西亚的沈学良别出心裁,通过“普通人、普通事、普通梦”这一系列的概念,将看似宏大的环保议题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他认为,践行“青年力量”至关重要,每一位普通青年在做好每一件“普通事”的过程中,便能够共同实现绿色时代的“普通梦”。

选手们的精彩演讲内容深刻、表达生动、真挚热情,感染了现场的观众,赢得了热烈掌声。评委就其内容思想、语言表达、仪态表情等进行评分。比赛经过两天的角逐,共产生5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两个人气奖和优秀奖若干。

颁奖现场

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副主任李慧芬、卫唯,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查晶、党委副书记王浩、副院长路云等到现场观摩比赛。此次比赛不仅展现了选手们对中国文化与中文的深厚热爱,更通过他们的精彩演讲,传递了国际青年对全球发展的深刻认知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围绕“守护绿色发展,共创美好家园”的主题,选手们以自身经历和独特感悟,诠释了当代青年保护地球应具备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行动和声音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为推动绿色发展与构建可持续未来贡献了青春力量。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