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声入人心 | 汤米·林赛:长城内外皆故乡,此情深处是燕园

编者按:行远自迩,弦歌不辍。今年是新中国北京大学来华留学教育七十周年,70年来,北大先后共接收来自195个国家的留学生逾11万人次。跨越山海,同学们来到中国;红楼撷英,又奔赴世界各地。留学生们如高天上流云,于聚散升腾间荡开万千气象,在交融共生中润泽五洲万物。


这个夏天,将有887名2022届留学生从北大毕业,将携着“北大人”的烙印走向世界各地。在北大的日子里,他们践行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回信嘱托,依托“知·行计划”走向中国的田野课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见所感的崭新中国。


值此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重要回信一周年及毕业季,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特别推出2022年留学生毕业季专题报道,旨在以小见大,放眼世界,用记忆的故事点亮世界人民民心相通的理想,用青春的符号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汤米·林赛送上毕业祝福

从俯瞰长城开始

两个故乡,两座长城。从东海岸泰恩河口,至西海岸索尔韦湾,哈德良长城横贯不列颠;从辽宁虎山到甘肃嘉峪,明长城万里绵延。要讲汤米的故事,不能不从长城开始。

1987年,英国长城学者威廉·林赛(William Lindesay)沿长城,从嘉峪关一路行至山海关,独步2470公里,成为首位独步长城的外国人。他写下《独步长城》一书,全身心致力于长城探索、研究、保护及传播工作。30年后,他的一双儿子汤米·林赛和杰米·林赛,共同完成了一部航拍纪录片《飞跃万里长城》,在中英等40余国播出。

汤米和父亲在蒙古国俯拍长城

“我中文还行,口音应该听不出来吧。”汤米打趣道。他在中国已生活了22年,从北京市芳草地小学,到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再到北京大学,林赛家的这位小儿子就是一名土生土长、充满热情感染力的“老北京”。

汤米(左二)和父母及哥哥

巍峨长城,绵延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智慧与深厚文化底蕴,也正是长城的独特魅力,时刻召唤着林赛一家,探索和保护长城的使命在林赛家族生生不息。汤米的父亲来华已经35年,而汤米刚出生6周就随父母和哥哥从英格兰迁居北京,一待就是20多年。20世纪90年代开始,汤米的父亲就开始组织各项长城保护类志愿活动,在北京周边的长城捡垃圾,宣传“山野之约”。长大后的汤米和哥哥依然坚持着父亲的志愿,协助父亲开展长城保护和探索工作,两代人的“长城情缘”始终延续着。

此情深处是燕园

对汤米来说,长城是他信任的诤友,北大则是他情牵的佳人。这由长城开始的故事,继续在北大书写。

汤米与燕园的情缘,起于孩童之时。像很多中国孩子一样,汤米·林赛自小便将北大作为自己求学的向往之地。小时候的他,常常跟家人到北大清华游玩。当谈到对北大的第一印象时,汤米脱口而出:“牛!”而谈及留学北大的原因,他回答道:“我从小生活在北京,哥哥又是北大历史学系的学生,所以我有空就去北大转转。我对北大的认知跟普通的中国孩子是一样的。”当然,汤米和燕园的缘分远不止于此。汤米还透露了一个“家族”渊源。同样是“老北大”的哥哥,当年就是在未名湖的石舫上向汤米未来的嫂子求的婚。北大见证了哥哥的青春,见证了他的爱情,汤米也想同哥哥一样,在燕园留下自己独特的成长记忆。

汤米在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英国展台

在燕园遇到的人、上过的课、见过的风景,都是汤米的情深所在。汤米尤为珍爱在燕园收获的友谊。刚入学的时候,他和父亲在蒙古国航拍长城,错过了学校精心准备的开学典礼,没能在第一时间认识北大的同学与朋友。即便如此,性格开朗的他很快融入了燕园大家庭中。从国关课堂到赛艇社日常活动,从观看十佳歌手到参加五四长跑,他收获了一众可爱的友伴。“在北大,不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都很有包容心,只要愿意去与他们建立友谊,就会发现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汤米欣慰地说道。

汤米在二教展示瑜伽课“倒立成果”

这里不仅有益友,更有良师。谈起他喜爱的课程时,汤米十分兴奋。他尤其喜欢雷少华老师的课程:“比如‘中国政治概论’,只要是雷老师的课,我都特别能听进去。”瑜伽课也很令他惊喜:“上了这门课后,我还在二教练过倒立。” 而“西方美术史”则是汤米心里最“舒服”的一堂课。课前,他会在二教一层的麦隆咖啡店买上一杯摩卡。“课上我就坐在前排一边喝着摩卡,一边听课,老师丝丝入扣的讲解如同咖啡般丝滑,沁人心脾。”这句“广告语”,把汤米自己都逗笑了。

汤米珍爱傍晚在湖边跑步的时光。布谷鸟在空中歌唱,清风从耳边吹过,阳光从槐树叶隙中洒下,似乎一天的劳累都烟消云散。长城的景色是巍峨的,它为汤米的成长注入了父辈般的坚实底蕴和人生底色;而燕园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柔美又浪漫,增添了真实的生活气息与脉脉温情。这正是汤米最爱的燕园风格,也是汤米的情深之处。

长城内外皆故乡

在烽火狼烟、金戈铁马的时代,长城将南北分割。而今,发达的交通、无所不达的网络,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长城也不分内外,大河无论南北。全世界的人们,可以聚在一起,唱着同样的歌,在同一竞技场比拼体育。

奥运会,正是把全世界团结在一起的契机。2008年,汤米还是芳草地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懵懂的他经过选拔赛,与小伙伴一起,在北京夏季奥运会闭幕式的鸟巢里唱响了希腊语的《奥林匹克会歌》。那一句句硬生生背下来的希腊语歌词,让他记忆犹新,特别是其中一句:“在这重大的日子里,我们从世界各地而来,欢庆这古老的盛会。让世界各地的旗帜,在手足之情的名下飘扬,为每个国家放声歌唱。”2022年,汤米再次受到学校邀请,回到熟悉的鸟巢做一名观众,观看开闭幕式。经历过2008年的排练,汤米对参演人员的辛劳和不易深有体会,在观看冬奥会开幕式时,更觉得台上每个瞬间都弥足珍贵。鸟巢里,触动汤米心灵的不仅是现场绚丽的表演,更是那奋勇拼搏、顽强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

汤米在飓风赛场地

运动,是汤米的力量之源。他热爱“飓风赛”、越野赛等体育赛事,曾在希腊参加过60小时的飓风赛。“中间没有任何休息,而且比赛内容都是未知的。比赛前一天晚上,组委会将我们的物品全部没收,只留下电解质和水,这真是无比困难的60个小时,挑战人生极限。”汤米准备在毕业后与哥哥一起沿着父亲当年的路线跑完明长城,跑到丹东的虎山长城,跑完4500公里。对汤米来说,运动的意义非凡,它象征着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与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是2008年参演夏季奥运会,还是2022年观看冬奥会,都是汤米人生路上的点睛之笔。哪里有路,哪里就有奋勇拼搏的普世价值,哪里就是亲切的精神故土,“长城内外”,都有他追寻的脚步。

燕园的四时春秋暂告一段落,汤米求索“长城内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今年,汤米作为留学生代表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言,给自己4年的燕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说到未来的计划,他嘴角上弯,兴奋了起来:“首先我将和哥哥完成我们的长城梦,继续走完我们没有走过的路。然后我要申请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希望跟中国最顶尖的学生继续一起学习、一起竞争,促使我不断砥砺前行。”在这个可爱的世界上,在这个美丽的园子里,还有很多未知的风景与知识等待汤米探索与发现。在未来,他将收拾行囊,继续上下求索,再续“长征”故事!

汤米·林赛手写的毕业祝福

长城内外皆故乡,此情深处是燕园。离别的时刻总会来临,汤米·林赛对北大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还有深深的祝福。“置身当今新时代,我相信每个人心里一定都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中国梦、世界梦。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希望我们能远离捷径,头也不回地踏上漫漫‘长征路’。祝大家毕业快乐!”

受访人简介

汤米·林赛(LINDESAY,THOMAS),来自英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

采访:余冰清,图片:受访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