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信息来源: 人事部
编辑:山石 | 责编:青苗5月23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主办的“科学的缘分——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第二场报告在北京大学二教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能源研究院院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金之钧作题为“漫谈科研创新规律、方法及要素:以能源领域为例”的报告。活动由人事部副部长李伟主持。
讲座现场
金之钧作报告
金之钧梳理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中创新中心转移、科学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规律。他指出,科学研究以科学家为中心,群体协作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发展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应用为目标的研究推动科学重大突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要双管齐下。金之钧结合能源领域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科学发现与创新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科技工作者突破西方传统海相生油理论的束缚,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关注美国页岩气革命并创新陆相页岩油气开发技术,既解决了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为世界石油地质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金之钧从孔德的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论再到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讲起,结合自身科研实践,提出“三元论”的认识论及科学研究方法。
金之钧特别分享了他总结的“三”字经:做研究,要明确科学问题、解决方案、预期目标;做管理,要重视战略目标、组织框架、人力资源;做人,要“信、达、雅”;做导师,要培养学生个人三个品质:个性(personality),毅力(persistence),耐心(patience)。金之钧提出科研成功的三大要素:方向——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团队——个人与群体的结合,坚持——戒躁与忍辱的结合。
贾爱英为金之钧颁发讲座纪念证书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金之钧就页岩油气开发技术、科研人员素养培育、前沿领域突破方向等问题,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师资人才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人事部副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贾爱英向金之钧颁发“科学的缘分——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纪念证书。
报告合影
“科学的缘分——院士报告会暨博雅师德讲堂”是北京大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资深学者分享科研、育人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以“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
主讲人简介:
金之钧,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能源研究院院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集体一等奖(主要贡献者之一)、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等。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