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思算力调度系统”项目亮相工信部2025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大会

6月26日,北京大学携“鹤思算力调度系统”项目受邀参加工信部2025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应用推广大会。大会以“聚链成网、智创融合”为主题,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以及江苏、山西、安徽等地方产业的主管部门领导,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国建筑等用户代表,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用户单位、企业、行业组织、媒体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

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申报的“鹤思算力调度系统信创解决方案”从全国1324个申报方案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典型应用案例”及“重点推荐应用案例”双项名单,作为国内首个支持超智算领域的信创开源算力调度系统在本次大会亮相。

“鹤思算力调度系统信创解决方案”获得重点推荐应用案例证书

6月26日上午,“鹤思算力调度系统”项目负责人马银萍在大会主会场作题为“鹤思算力调度系统的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此次“鹤思算力调度系统信创解决方案”的入选和亮相不仅展示了北京大学在全球算力技术最新发展方向上的科研实力,也标志着我国在算力产业国产化替代与高质量发展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会议期间举行了典型解决方案推广会、大模型实践与应用交流会,深入探讨行业领域如何释放应用场景、强化供需协同、开展联合攻关,协同打造更多优质解决方案,持续赋能各行业数智化发展。在应用场景上,鹤思系统展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它既能支持传统高性能计算(HPC)场景,如空气动力学模拟、大气环流建模、高能物理研究等,也能满足新兴智能计算需求。在智能计算领域,鹤思系统支持DeepSeek、Qwen、Llama等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流程,支持Docker、Podman等容器化环境,为AI科研提供高效算力底座。同时,系统对EDA等吞吐量敏感型应用的支持,充分验证了其产业落地能力。在推广会和交流会现场,北大团队与行业及地方产业代表进行交流,还就未来的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示现场

“鹤思算力调度系统”针对国产AI芯片与异构集群调度难题,率先实现10万节点级超大规模调度,实现每秒调度任务超1万次、并发任务量200万个。这种高性能和高吞吐特性,显著解决了大规模资源调度中的效率瓶颈,将计算资源利用率提升至新高度。此外,鹤思系统支持跨CPU、GPU、NPU的异构算力融合,并自研高效资源调度算法,通过碎片资源智能整合,提升算力资源效率,同时可实时预测算力负载,智能动态休眠节点,从而达到降本节能、低碳减排的效果,这些算法论文被高性能计算领域权威国际会议ACM超级计算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ercomputing 2025,ICS 2025)和《计算机科学》期刊接收。

“鹤思算力调度系统”连通算力产业的上下游

北京大学在超智算系统软件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构建了超智算一体化算力中心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于5月7日亮相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全球AI领域开源盛会——GOSIM大会。方案集成两大核心系统(SCOW算力平台系统、鹤思算力调度系统)及两大创新应用(小蒜大模型智能体平台与ShadowDesk远程桌面),实现了超算、AI与云计算中心的统一调度与管理,打造了高效的算力网络,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与资源利用效率。

北京大学超智算一体化算力中心系统解决方案

这种全栈技术做到了国产自研自主可控,打破了算力资源的技术壁垒,为构建开放、协同的算力生态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数字时代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北大智慧。

8b81e9191b254fa288600f0b8aa7abe7.jp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