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 信息来源: 融媒体中心、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文字:李东东、卢燕、宁韶华| 编辑:麦洛 | 责编:安宁8月8日下午,地球科学大中衔接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新书首发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本次活动是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径赛2024全球总决赛(“博雅1909”杯)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国120所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学的200多位专家与教师齐聚北京大学,围绕地球科学领域的大中衔接教育改革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地球科学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郭正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永信,长江大学校长刘勇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冯新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赵志丹,西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董发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副校长赖旭龙,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门头沟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顾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夏红卫等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中学代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潘懋、院长张立飞,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李亚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等主办方代表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包含五个环节:开幕式、邀请报告、两个圆桌论坛,以及《中学生地球科学素质培养丛书》首本《宇宙起源与太阳系形成》新书发布仪式。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冰主持。
会议现场
郭正堂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环境变化、资源短缺和灾害挑战加剧的背景下,培育具有全球眼光、创新思维及卓越实践能力的地球科学领域杰出人才迫在眉睫。大学和中学教育是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主体,在当前形势下正面临着更为严格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本次论坛旨在深入研讨如何更有效地衔接大学与中学地球科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和整合两者优势,为未来地球科学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和新方法。他强调,应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措施,建立大学和中学之间常态化交流机制,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习惯,并逐步成长为地球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
郭正堂致辞
邀请报告环节,徐义刚以“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为题,探讨地球科学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张立飞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分享北京大学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改革经验与实践成果。陆云泉作题为“学校科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实践路径”的报告,探讨中学阶段科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顾慈阳以“地球科学知识普及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题,探讨如何通过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徐义刚、张立飞、陆云泉、顾慈阳作报告
圆桌论坛一由张立飞主持,周忠和、潘永信、冯新斌、刘勇胜、赵志丹等围绕“地球科学前沿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主题,就如何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推进地球科学的前沿研究、如何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拔尖人才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圆桌论坛一(从左至右:张立飞、周忠和、潘永信、冯新斌、刘勇胜、赵志丹)
圆桌论坛二由西北大学地质系主任张志飞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院长吴元保、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杜震洪、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曹彦彦、重庆市巴南育才实验中学校理事长邹毅等围绕“地球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教育举措”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分享各自在教育实践中对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经验。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贯通式培养模式有利于有效打破壁垒,帮助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都能获得系统化的教育支持和知识体系的建立,为他们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圆桌论坛二(从左至右:张志飞、孙卫东、吴元保、杜震洪、曹彦彦、邹毅)
圆桌论坛期间,现场的一线教师们也分享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面临的挑战,针对中学与大学之间贯通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圆桌论坛参会嘉宾发言
论坛最后举行《中学生地球科学素质培养丛书》首本《宇宙起源与太阳系形成》的发布仪式。丛书执行主编沈冰主持发布仪式并介绍了丛书的策划背景和相关情况。丛书共14本,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教授、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担任主编,百余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审,11所中学的老师参与编写。丛书重点关注地球科学科学逻辑和知识体系连贯,以及地球科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有效连接,旨在积极回应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地球系统观,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探索地球科学大中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我国地球科学科普事业,助推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夏红卫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加强地球科学的科普教育,同时培养一批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中学生们,从而为地球科学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北大出版社将坚持“教材优先、学术为本、建设一流”的方针,不断创新出版形式、谱写出版新篇章。
《宇宙起源与太阳系形成》图书封面
周忠和、郭正堂、徐义刚、潘永信、夏红卫、沈冰,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李亚琦、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校长孙睿、北京大学科协副秘书长郑英姿共同为新书揭幕。
新书揭幕仪式(从左至右:孙睿、沈冰、徐义刚、郭正堂、周忠和、潘永信、夏红卫、李亚琦、郑英姿)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