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思政实践课 | 数学学院赴四川绵阳三一国际共享农场开展“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主题思政实践课程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举国战“疫”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迎接建党百年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着眼时代命题和现实关切,2020年思想政治实践课程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为课程主持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主讲单位,教务部作为主管单位,校团委作为执行单位,协力推进思政实践课方案完善和实施。100多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担纲思政实践课任课教师,25个开课院系书记或院长全部参与带队,在革命老区、城镇乡野、田间地头开展实践课教学;100多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研究生党员担任思政实践课助教;3226名选课学生正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学思践悟总书记回信,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触摸新中国的发展脉络,在抗疫主战场感受战疫精神,在改革主阵地见证发展力量,在历史大变局中读懂中国未来,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8月11日至13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赴四川绵阳三一国际共享农场开展“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东璘担任指导老师,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王艺纯、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凡担任助教,数学科学学院“三一国际共享农场”实践团2019级2位学生代表赴现场参加,19位学生在线上全程参与。

课程采用直播、录播相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实景展示、交流访谈、参与劳动、讨论发言等方式,使同学们对三一农场的生态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主题有了全面的了解。

11日上午,课程团师生与农场创始人、北大校友林强师兄,村委副书记赵林,北大数院1998级校友王允师兄座谈,了解三一农场的基本概况、生态循环的科学理念与兼容并包的国际交流情况。同学们在线上积极向基地老师提问。林强师兄,如今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农场在15年前曾是一片荒山野岭,发生如此大的改变正是因为勇于创新、敢于坚持。同学们纷纷表示,三一农场先进的理念、实干的作风无愧为现代农场的先驱和楷模。

团员与农场负责人座谈

11日下午,北大四川籍校友、北大数院1998级校友徐辉师兄携老师同学共同参观三一农场。根据介绍,十几年前这片土地偏僻荒凉,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匮乏,但如今,农场不仅规模空前庞大,其中建筑也颇具巧思,各类种植养殖设施采用高新技术,生态环境优美和谐。徐辉向课程团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他表示:“真心希望,我们能给师弟师妹们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多角度地去解读世界,为他们未来的选择提供更多多元化的参考。”

三一国际共享农场景色

12日上午,在同学们对农场基本情况有一定了解之后,农场创始人林强师兄针对养猪产业,向课程团介绍了农场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农场一直坚持的生态环保理念。林强指出,养猪是农场的开端,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作为农场的重要支柱,在实现养猪等产业兴旺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了焦点课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变废为宝——将猪的排泄物干湿分离,干的固形物加入生物发酵菌及秸秆等物质做成固形有机肥料;流体物质经科学方法处理后直接进入种植土地做肥料,另一部分通过好氧颗粒作用更深度地处理成中水以上标准的水再做利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传统的沼气发酵和现代的好氧颗粒技术都可以有效处理污水。集约化、工厂化养殖不仅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更降低了猪发病风险,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

三一国际共享农场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12日下午,林强向课程团队介绍了农场信息化建设等乡村振兴问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农场和农村建设的思考。他表示,三一农场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启,也应用了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正不断取得成效。AI技术、大数据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农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耕作方式正在取代人类的重复劳作。而这些技能对新时代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原住民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表示,“要扎实专业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实践,完善自己,毕业后投入到这些依靠信息技术能被颠覆的行业中来”。

13日上午,实践团开展了以“劳动”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线下参与实践的同学们制作咖啡、披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时,大家协助农场清扫大雨过后道路上的枯枝落叶,并一同收拾农场活动器具;同学们走上田间地头,采摘农场里的丝瓜和西红柿等蔬菜,为农场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团员参与农场劳动

13日下午,李东璘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乡村振兴事业绝非一蹴而就,而需要科学与创新精神,以及勇于冒险和担当的企业家魂魄。李东璘鼓励同学们,“要多到田间地头,了解基层、了解社会,虚心请教,发挥所长,获得课本上没有的鲜活体验,使自己全方位成长”。

本次思政实践课程中,同学们每天晚上开展线上评议会,根据当天的直播或录像进行自我学习总结,提出问题与思考,并与农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探讨,内化实践学习效果。同时,围绕“乡村振兴与信息化建设”这一主题,同学们阅读《乡土中国》一书,结合本次实践活动,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现场合影

数学学院四川绵阳三一国际共享农场思政实践课程团积极响应号召,在疫情防控期间,探索出线上实践与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本次思政实践有助于同学们了解基层情况,感受我国现代化农场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将激励同学们打破偏见与刻板印象,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